数字散斑的仿真建模与变形场测量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构建像面散斑的数字模型,可以精确产生位移和变形场的数学仿真散斑图,为求解亚像素位移或变形的算法研究构建一个软件分析平台.从物体粗糙表面的随机分布出发,基于光学成像系统高斯点扩散函数模型,构建了像面散斑的成像模型,对变形前后的随机表面产生的像面散斑进行了模拟和变形场计算.提出在找相关峰值时用局部区域进行搜索,减少了运算时间,避免了相似峰的出现.
其他文献
通过现场暴露实验,研究了LC4铝合金在西沙群岛典型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暴露1个月和3个月后的腐蚀行为和规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腐蚀产物的表面和断面微观形貌,并用能量色散谱(EDS
在(2+1)维时空中,对高阶微商系统中含Hopf项和Maxwell-Chern-Simons项O(3)非线性σ模型的量子分数自旋和分数统计性质进行研究,利用约束Hamilton系统的Faddeev-Senjanovic路
利用静力学方法研究了受外力作用下锯齿边和扶手边石墨片的形变规律.给出了键角、键长和杂化轨道的s-轨道成份和p-轨道成份随外力的变化关系.在锯齿型边的石墨片中以外力为对
采用在区间[1,m]上的Chebbyshev多项式为基底的谱方法,研究了环形套管内上随体Maxwell非牛顿流体由一类定常流动状态向另一类定常流动状态的非定常旋转流动的速度场分布,把该问
酪氨酸酶是一种能氧化酪氨酸残基为对苯醌的生物活性酶,其活性部位含有双铜核心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这两个铜核心易与氧气结合生成两种异构体μ-η^2:η^2-Cu2O2(Ⅱ)和bis
在分析目前被广泛研究的Logistic映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复合混沌序列生成方案.该序列由两个不同初始值的两个Logistic映射复合而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复合混沌序列初值敏感性
PCR引物设计是PCR实验中关键而重要的一步,而引物的特异性情况直接影响着PCR实验的成败. 首先,设计了基于多因素(序列相似性,引物3′末端自由能,Tm等)的PCR引物特异性评估工
利用多种方法在不同基组水平下,对TiO基态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通过对比选用密度泛函(DFT)B3LYP/6—311+G方法研究在强外电场(-0.02a.u.~+0.02a.u.)作用下的TiO分子的基态键长、总能量、HO
研究了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的杀虫活性,并利用荧光标记多肽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首次检测了取食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中肠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麻疯树
针对CDMA下行链路仅知道目标用户自身扩频码这一情形,通过仿真实验对恒模、最小输出能量、递归最小二乘、Kalman滤波以及基于独立分量分析这几种线性和非线性盲多用户检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