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病免疫失败的原因

来源 :兽医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18597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接种对于动物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疫病防治的关键环节,也是预防动物感染疫病的主要方式,它在防治动物疫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证动物健康的成长,确保养殖业畜牧业的繁荣发展。可是由于缺乏工作人员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疫苗的接种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文章通过对牛结节病概述及其临床症状,分析其免疫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对牛结节病的免疫提出一些建议,促进免疫工作的运行,提升免疫水平,促进养殖业的进步一发展。
其他文献
猪肺疫是因为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有急性、热性和传染性等特点。患病猪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和灵活性差,发病之后会蔓延到整个猪群,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危害很大。通常情况下,体重为30~65kg的猪只易感,其他猪只也会染病。此外,气候变化、断奶和更换饲料等因素会减速病情的传播蔓延。
为了解贵阳市及周边家畜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和防控形势,采用文献检索结合试验研究的方式开展本次调查。文献检索分析显示,2016年贵州省牛羊布病阳性率最高,但是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羊阳性率极显著高于牛,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采用RBT初筛和SAT复检的方式对2019~2020年贵阳市规模场的猪、牛、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个体和群体阳性率均为0%;牛个体阳性率为0.04%(8/21772),群体阳性率为12.9%(4/31);羊个体阳性率0.27%(8/2985),群体阳
本文主要简述防治策略情况,对监测防控、移动监管、血清学检测等防控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现阶段散养户布病防控薄弱,动态监管存在短板,基层布病防控技术薄弱的布病净化问题。针对牛羊场布病防控提出:在流通监管、定点屠宰、溯源防控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布病防控的县级布病防控的总体规划,提升防控技能、强化村级防疫员布病防控能力,完善社会化兽医服务、强化布病防控体系,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布病防控意识的意见建议。
羊腐蹄病会造成羊只蹄部糜烂,并出现脓性分泌物,造成蹄部组织发炎、坏死,从而导致羊只出现跛行,严重的影响了羊只的养殖生产,本文将针对羊腐蹄病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养殖户与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在猪生产过程中,寄生虫病一直是备受重视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弓形虫病在猪生产过程中危害较大,属于人畜共患病的一种,因此需要格外关注。病猪感染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神经症状、呼吸症状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等现象的发生。由于患病猪的死亡率较高,因此严重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猪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本文主要从弓形虫病在猪生产上的具体病例、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其预防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养猪业作出参考意见。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需求,养鸡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养殖场为保证鸡的健康生长,开始探索免疫增强剂在鸡病防治中的应用。本文就免疫增强剂概述、免疫增强剂在鸡病防治中的应用实践展开论述与探析。
畜牧养殖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因此在广大农村得到了大力推广与普及。但是,很多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不重视基础建设,从而导致布鲁氏菌病流行蔓延,很容易造成绵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给养殖企业及农户造成经济损失。羊布鲁氏菌病又称羊布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人畜共患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防治。
猪高热病通常是由于暑感湿热而造成的,有时也可能因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或者是由于感染而造成的。往往表现出发热、皮肤发红的情况,与此同时可能还会伴随呼吸道症状和繁殖障碍等。猪高热病的发病季节往往在夏秋季,并且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而中药对于猪高热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猪高热病治疗中常见的用药误区做了分析。
羊口疮病是常见于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性疫病,该病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蔓延,不仅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威胁人类健康。本文通过对羊口疮病的流行特点、主要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给养殖户对本病的流行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扁长纺锤形树形,是大樱桃树矮密栽培,早期丰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发展都市农业观光、采摘、体闲,并可实现大樱桃栽培集约化、机械化及综合效益的理想树形。现将其整形修剪技术编写成七字经,方便读者快速记忆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