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下瘀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缓下瘀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查询并筛选出2016-2021年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缓下瘀血法治疗的CKD 3~5期患者66例作为治疗组,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比较缓下瘀血法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CKD患者以及蛋白尿是否超过1 g/24 h之间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Scr、BUN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CKD4~5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蛋白尿≥1 g/24 h的CKD患者的疗效优于蛋白尿<1 g/24 h的CKD患者(P0.05).结论:缓下瘀血法可以保护CKD患者的肾功能,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精准地运用.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探讨敦煌医学相关古方大补心汤.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此方具有益气通脉、滋阴补阳、降逆止呕之功效,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焦虑伴躯体化状态等疾病有显著疗效.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其临床应用的治疗效果:①大补心汤适应证的特点;②原方中药及组方配伍分析;③心-脾胃辨证;④循环系统的现代药理作用;⑤“心胃同治,温阳补气、培土宁心”的治疗思路及敦煌医学相关方剂的应用价值与发展.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和胃汤加减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与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和胃汤加减辅助治疗),各35例,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炎症水平变化、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中药熄风通络止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接收的1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熄风通络止痛汤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
目的:观察康氏益气芪术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NAFLD患者88例,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芪术汤,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6周.判定两组中医疗效、肝功能、血脂、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值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
目的:研究清热通腑活血汤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激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通腑活血汤内服、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水
导师李霞运用膏方“素膏”临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迁延期经验丰富,强调肺脾气虚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余邪未清是导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重要诱因,治疗时从疾病本质出发,调理脏腑气机,在运脾益肺温肾的基础上,益卫固表,兼清余邪,从小儿病理生理特点出发,用药审慎,轻灵多变,效果显著.
肾泻因其病变较长、迁延难愈,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肾为胃之关”理论源自《黄帝内经》,着重强调了胃、肾分别为水之上、下源的水液代谢关系,为临床从胃治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旨在探讨“肾为胃之关”理论内涵,及基于该理论应用四神丸加味治疗泄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今后防治肾泻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目的:评价中药消臌汤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加用中药消臌汤联合中医外治法,观察比较两组腹水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消臌汤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满意.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是儿科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本例为李霞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合并湿疹的患儿,经3次门诊治疗,睾丸鞘膜积液透光试验阴性及湿疹基本消失.
目的:探讨自拟调经方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调经方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使用调经方及安慰剂治疗,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末进行中医证候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及不良反应量表(Trea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的测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