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双元制”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当代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类: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学校、企业、社会三者要相互渗透、互相配合,团结一致,形成合力。
  当前,我国引进和推行的国际模式,主要是德国的“双元制”。即:青少年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20多年来,“双元制”模式在理工科类尤其是工科类职业教育中,已经显示出卓越成效。那么在文秘专业职业教育中,“双元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又如何呢?
  一、“双元制”改革的实践与现状
  1.两种培训机构——学校和企业
  人才由学校与企业这供需两端的“双元”共同培育和制造出来。校企紧密合作,是实施“双元制”模式的重要标志。嵊州市职业学校依托本地校企长期合作项目的优势,已与30余家企业有良好的职教培训合作关系,保证了学生有良好的外部实习条件和毕业就业岗位。有10多家企业还在各届学生中挑选部分学生作为合同培养生签订职业培训合同,如宁波雅戈尔集团、浙江宏达制衣有限公司、浙江天乐集团等。学校服装设计、木雕、电子、机电等专业的学生能在相关行业中集中地找到对口的培训岗位。而对于秘书这样非行业化的专业,在量上很难满足一届上百个学生集中的培训与辅导。
  2.两类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
  毫无疑问,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核心价值观,它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简课程内容。目前的文秘专业,在浙江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都投入巨资,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秘书实训室,类似于工科的车间式教室,可以进行一些接待、信息、办公室管理、文档处理、公关礼仪、谈判、沟通等有关秘书技能的模拟训练,但这终归是还是虚拟的。秘书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是跟人打交道,以实现其参谋、辅助功能。所以,秘书的专业核心技能,主要不在于手工操作,而在于对人情事理的通达与明悟。对于秘书而言,练的是脑,是心,如果缺失了企业培训的一元,就缺失了其成长最重要的营养。
  3.两种教材——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
  教材是人才成长的“营养单”,应该符合中职人才素质要求。目前文秘专业的教材,基本上都只有理论这“一元”,只有《秘书学》等极少数课程有实训教材,大多数根本就是沿用中文、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材。这种教材的特征,就是讲究知识框架上的大而全,完全背离中职教育要培养“理论够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根本宗旨。
  4.两类教师——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
  教师是教育行为的执行者,是教学的主导者。笔者认为:职业学校的教师除了教师资格证外,还必须通过企业培训,取得高级工证及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才能上岗。目前,文秘专业的教师,从事过文秘工作的少之又少,导致根本就没坐过办公室却教办公室事务管理,从未写过公文和事务文书的却教应用写作,没做过公关的教公共关系学,没谈过判的教谈判学,甚至连档案室都没进过的却教文书档案学,连数码相机都不会使、打字都不大会的却教办公自动化。只有在相关企业岗位上受过培训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双师型”职业教师。
  5.两种培训身份——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
  由于普通高中大量扩招,留给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只能是“边角碎料”。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适合走知识型、研究型学习道路。文秘专业的学生,必须深入企业,到具体工作环境中,才能感觉到学习的必要,才有增长能力的条件和土壤,也才能培养自己的秘书角色意识。企业秘书岗位实习的缺失,不能使学生真切明悟到作为一个秘书所必须拥有的知识技能,这才真正是文秘学生厌学的主因。
  6.两类考试(证书)——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
  在我国当前中职、高职院校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采取三种考试方式:闭卷、开卷考试、课外论文。学校内部文秘专业的考试,平时增加小论文的写作、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几分钟小考等,尤其注重技能面试等综合形式,促使学生既巩固知识又训练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不少学校的文秘专业,都强调1+X证书,鼓励学生大量考取其他技能证书,以增加就业竞争力。但是,由于缺少企业的介入,校外的岗位技能培训都不存在,就更不用说岗位技能考试了。
  二、突破秘书人才培养瓶颈的两大措施
  一国的经验能否有效地被另一国家所借鉴,其中有很多制约因素。我国目前大力提倡多元化办学,强调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许多地方出现了学习德国“双元制”经验,校企联合办学的典型。但也有人认为,要加快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进程,就要改变企业领导的价值观念,加强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缺失了以行业为背景的企业的加盟,文秘人才模式“双元制”只能是“一元制”。这企业的“一元”对于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渗透到了包括秘书岗位设定、秘书能力素质定位、教学课程设计、教材教法、教者与受教者角色设定、考试与就业等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对于文秘的职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一元”。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
  1.提高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在德国,各企业提供培训位置是自愿的。企业对待培训的态度是积极的,热情很高。为什么德国的企业愿意承担培训呢?(1)可以获得国家的经费补助。(2)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学徒在企业培训其间,企业只支付相当于熟练工人30%的培训津贴。(3)是对未来的投资。不断补充受过良好培训并熟悉本企业生产的年轻人是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只有录用受过良好培训的人才能保持产品的质量与竞争优势。(4)是固定资本投资。德国企业在录用、裁减和解雇工人时,要取得工会的同意,这样一来,企业用人的随意性大大降低。
  2.增加对企业培训的推动因素
  (1)政府的作用。各级各类政府应当制定相应地法律、法规来保证青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法定培训义务,企业必须支付相应的报酬等等。(2)行业协会的作用。协会在职业培训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多方位的,主要有对培训企业的资格审定及监督、缩短及延长培训时间、负责考核、成立职业委员会、成立协调委员会等。(3)工会的作用。像企业一样,工会也是有组织的,德国工会联盟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其组织目标是:保证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并且让更多的人能够参加培训。
  在我国,校企之间的合作,一直只限于两厢情愿的“私奔”,没有任何社会、政府的规则来促成或制约这种合作行为。文秘专业没有行业背景,缺失与企业联系的天然神经和血脉,要实行校企联合办学,鼓励企业的参与,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提供一定的社会条件,其目标是难以达到的;或者即使达到了目标,成果也难以巩固,缺乏责、权、利三者的紧密结合,凝结成为一种培训制度。在我国,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秘书协会、秘书学会蜂起,参与者可谓群雄荟萃,少长咸集,正是大展所长,呼吁和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文秘人才的培养,成为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的好机会。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清晨,雨后校园里的读书声格外清脆,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此时正是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早自修时间,校长周金刚值完周,回到行政楼三楼的办公室,“学校就应该是这样,书声琅琅,充满文化气息。”  “经典文化”提升内涵  周金校长认为,在现代人才的培养中,学习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全面提升综合素
课堂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新的规划教材从内容到编排都比较符合中职教育的特点,突出了实用性、科学性并兼顾了趣味性,是目前比较好的教材,从而为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而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方法使用好这一教材。  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但很多学生对它都很头疼,上课睡觉或看课外书是常有的事。很多学生坦言,他们不是不想学好英语,而是学好英语实在太难了,所以干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紧扣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中职语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专业岗位需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就业后实现良性发展服务。  一、根据岗位需要,确立语文教学能力目标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它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广泛的迁移性。职业核心能
在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今天,职业技术性人才的极大需求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技能教育的重要性。适应社会需求,中职院校实训课时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文化课时不断缩减,使之日渐失掉了完成其原有教学目标的机会。加之中职学生本身存在文化课基础偏弱现象和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教学内容不受重视和授课对象的不配合造成受教困难与传教消极的恶性循环。所以创设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真正适合中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文化课,让文化课为学生的专
电子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电子线路实验是电类和计算机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是电子技术应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但是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并不重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实验课程的目标。由于电子线路实验处理的是模拟信号,通常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且达到同样的指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验时需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调试电路,因此有部分学
摘 要:《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五版上册)课本的一篇文章。本文主要讨论该课的教学目标设置问题,从实践经验出发分析课文,重新设置教学目标并对如此设置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学心得 教学目标设置 整体把握  《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全文介绍牛顿上大学第一天的经历及这些经历对牛顿的一生产生的重大影响,重点是写两件事中牛顿的收获。笔者试讨论该课的教学
从小学到大学,语文都是基础学科里的基础学科。语文者,小而言之,语言文字之谓也;中而言之,语言文章(写作)之谓也;大而言之,语言文学之谓也;恣肆而言之,语言文化之谓也。这既是“语文”的涵义,也是语文教学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识字、正音、辨语法;第二阶段,教写作;第三阶段,教文学赏析;第四阶段,在以上知识集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接受先进文化,认同传统文化,辩证接触东西方各种文化,进而提高文化素养。用文
摘要:语文能力是人们最重要的一种交际能力,而口语的表达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针对技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谈谈在技校语文课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技校学生 口语锻炼 语文课  我国语言大师叶圣陶曾把语文定义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应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口语能力不
亚欧  首届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发出《青岛宣言》  首届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2011年1月12日在青岛闭幕,与会的23个成员国代表一致通过了《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青岛宣言》。  《宣言》指出,各成员国政府应当重视行业企业参与,从而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并倡议,以定期举办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为基础,建立国家间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对话机制;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合作,建议成立亚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2012年2月27~28日,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会上,“技校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热门关键词,与会代表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经验和做法,亮点频现。    云南  三项措施促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以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近年来,云南省建成了5所技师学院,其中云南交通技师学院等3所技师学院于2011年10月升格为副厅级单位;新建成了占地面积在1000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