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实施鼓舞文化的策略 浅谈学校实施鼓舞文化的策略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lbw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舞文化,最初代表的是一种舞蹈文化形式,其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文化以及地方发展特色,也受到了当时本地区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发展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当中注重鼓舞文化的应用,实际上更加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此本文首先针对现阶段学校实施鼓舞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鼓舞文化建设的具体意义,最终提出了学校实施鼓舞文化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更好的传承这种文化形式,提高文化的内涵与品味。

关键词:学校;鼓舞文化;意义;策略

引言:

最初的鼓舞文化,主要表现的内涵为庆祝丰收,或者是面对一些重大的节庆时分、祭祖神灵所进行的舞蹈表演形式,其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有着非常密切地关系。所以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也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更好的提高文化传承本身的效果和价值。

一、现阶段学校实行鼓舞文化的现状

鼓舞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典型民族特点的文化表现形式,并且比较常见于民间,是深深扎根于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通过深入的分析就可以看出,鼓舞文化的传承,在后期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重要內容。尤其,鼓舞文化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了一定的体现,其通过更好的方式进行社会传承,使得这种文化形式本身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鼓舞文化的传承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在民间进行传承,还是在教育领域进行发展,鼓舞文化主要都是以娱乐功能为主要模式,通过传授鼓舞文化的动态表现,进而将这种具有特点的文化形式传承下去。

二、加强校园鼓舞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当前校园鼓舞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角度来看,可以尝试利用影视载体的方式切实扩大鼓舞文化的影响。所谓影视媒体,实际上代表的也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其可以有效提高鼓舞文化的审美价值。所以学校则可以利用影视文化作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对于鼓舞文化的欣赏水平以及审美品位,进而将这种独特的审美意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的意识。

另外鼓舞文化本身所弘扬的正能量也是许多现代文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近些年来通过利用和结合鼓舞文化形式从而创造出的优秀文艺作品也实际上是对这种文化的传承,表达出的也是不断坚持,拼搏向上的鼓舞文化意识。

三、学校实施鼓舞文化的策略

(一)全面树立推广意识进行鼓舞文化传承

未来学校实施鼓舞文化,就应该针对鼓舞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树立科学文化的鼓舞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这种文化所具有的科学内涵传承下去。要不断立足于鼓舞文化的艺术价值,积极挖掘出鼓舞文化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长期树立民族文化的审美观念,有效意识到鼓舞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将其作为艺术瑰宝进行宣传和推广。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要不断发挥引导的作用,这样才能针对鼓舞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通过组织学校的相关专业人才加强对这种文化的传承和研究,通过对鼓舞文化表演的基本方式、常见动作、场景表现等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挖掘,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传统鼓舞文化进行改造,将其和校园发展以及教学活动相结合,更好的融入到校园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在无限的美丽传承过程中更好的人发展下去,从而发挥出鼓舞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三)制定鼓舞文化传承和保护政策

学校在实行鼓舞文化策略的时候应该注重完善鼓舞文化传承的相关保护政策,通过落实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进而全面依托于政府以及校园等组织形式,以相应的基本设施保障以及经费帮助的方式,通过开展一系列重大的活动,将鼓舞文化进行传承。一方面要加强鼓舞文化表现形式的展现,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高鼓舞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这样才能确保其更好的发展下去。

(四)科学管理以规范运行

学校在针对鼓舞文化进行传承和实施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整个过程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鼓舞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与思想价值。陶器时代的鼓舞文化常见于古代中国的军事、劳动、祭祀等活动中。后期在中国几千年来农业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鼓舞文化则表现为人们向神灵祈祷风调雨顺的重要途径,其代表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的憧憬与渴望。再后来鼓舞文化在战争中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其表现出的是对军事阵势的鼓舞。唐宋时期鼓舞文化更成为了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其代表的是人们生活中的祥和与希望。所以,针对如此具有丰富内涵的鼓舞文化进行传承,理应选择科学的手段与方式,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其融入,进而有效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将其作用在多种文化题材内,使得学生们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到这种文化的价值。

结束语:

鼓舞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我国几千年来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俗以及文化资源的综合体现。为此,鼓舞文化的传承具有比较稳定的社会发展基础,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价值。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将其应用于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未来学校加强对鼓舞文化的理解,增强对鼓舞文化价值与内涵的挖掘,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这种文化的理解程度,从而使得鼓舞文化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生活,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文雅载体与形式。

参考文献:

[1]段祖婷.毛南族猴鼓舞的演变[J].炎黄地理,2021(08):38-40.

[2]在数学文化中成长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五年级三班(水手班)[J].数学小灵通(5-6年级版),2021(Z2):81.

[3]赵旭赟. 瑶族长鼓舞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4]李倩. 广西白裤瑶猴鼓舞课程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2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行业,真实的课堂有优点,但也存在缺陷。例如,课堂教学里的课堂纪律问题不仅是传统的问题,也是随着社会及教育行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对中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分析及策略建议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此领域提供更多启示。关键词:中学;课堂纪律;原因策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自身意识的增强,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现,教育行业注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这很好地践行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也无疑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但新出现的课堂纪律问题不仅会干扰教师的教学,也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而课堂纪
期刊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人有其独有的个性,对于不同的事物,人和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是截然不同的。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对英语产生兴趣。兴趣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全员学习英语的环境下,兴趣似乎不能成为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和顽强的状态.具备了学习积极性的学生在
期刊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和写字作为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强化对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成为教学的第一目标。 那么如何在学习中让学生喜欢汉字并且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呢?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逐步渗透学习汉字对学生自己的学习和以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状态越来越好,教育事业也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在初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课程,启蒙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化学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此,教师必须要在这重要时段合理科学的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中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对化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动力。本篇文章就来探析一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有哪些策略?关键词:初中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前言:学习最好的教师就是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它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不断的发展,我国的课程改革也不断的深入,逐步走向完善。学生到了高中的阶段,自主意识比较强,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由浅层次学习逐步过渡到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理性的对待生活中发生的想象,实现政治课堂的意义,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深度学习前言:在高中的政治课堂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教师在不断的给学生讲课,不断的给学生输入知识,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我们要改变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和实施,现在初中数学教育也开始考虑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实际实施新的教育的思想。在此过程中,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开始考虑引入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有效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目标。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运用策略问题导学法是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方法。科学的运用该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指导并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也大大提高。由于知识上的困难,在课堂上学习时,由于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往往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在这种情况
期刊
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创新构建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平动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GX - 342。摘要: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平台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各项体育学习、锻炼、交流等活动而开发建设的活动平台。平台构建体现出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有效解决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现状,实现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本文在分析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平台创建意义、现状的基础上,从理念、内容、师资、管理等方面探究平台构建策略,深入全面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关键词: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平台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
期刊
摘要:口语被人们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人际交往活动中一个重要工具,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要从低年级小学生语文教学当中开始培养,实现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究有效的方案策略来强化学生口语训练,培养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口语是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类语言,口语可以用来与人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要求人有更强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面貌,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口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要求越来越多的实用英语人才。通过对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我国中职英语教学相对贫乏。中职学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中职学校应注重英语基础教育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关键词:中职英语;实践能力;教学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教育也面临着重大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应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加强教育观念的创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新课程改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四项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其余三个的基础与依托。本文对课堂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并尝试针对问题提出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这一素养的策略。关键词:语言能力;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一、对语言能力素养的认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英语的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 “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其中提到,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