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乡结合部农村基本体育服务现状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hydromu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课题以西安城乡结合部农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田野作业、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西安市中心市区边缘的城乡结合部农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自然村(北张家村、三爻村、鱼花寨村、草滩村)为研究对象,西安城乡结合部农村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农民 体育现状
  
  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西安城乡结合部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安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的走访,考察发现,西安市中心市区边缘的城乡结合部农村的行政组织机构都是以自然村存在,村里的农民生活方式、周边的环境都非常的相似,南北都有大学城,东西都有大的厂矿或学校。故本課题以西安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自然村(北张家村、三爻村、鱼化寨村、草滩村)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的体育现状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 查阅相关著作、论文以及网上资料报刊等文献32篇(部)并对其文章进行分类整理。
  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研时间从2006年12月—2007年3月对西安市城乡结合部农村进行考察,对这四个村农民进行了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62有效问卷348份。对调研的全部数据资料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本文的所有数据大部分由此而来。
  2.3 田野作业[2] 取得当地群众的允许和合作,直接进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观察访谈,取得有关当地文化事象的第一手材料过程。
  2.4 访谈法 访谈法是一种很好的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通过对当时人的口述、了解,可以对很多事情提供很精彩的解释。
  2.5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已获悉的资料和现象,对西安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的体育情况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3 结果分析
  
  3.1 体育服务的定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体育服务是指由政府投入,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支柱兴办的以无偿为主,适当有偿的非营利性的公共体育服务,是以公益性事业为主体的体育服务。对基本体育的服务这样的定义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第二十五条中“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的精神吻合。据此,可以认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农民的基本体育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群众性的体育健身组织与管理服务;提供体育健身指导与咨询服务;提供体质测定服务;提供体育文化信息服务;开展体育科普知识宣传服务;开展送体育下乡活动服务等。[3]
  3.2 4个村体育的组织机构 在对西安市城乡结合部农村体育组织的调查中发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四个自然村中都没有专门的体育机构,没有全民健身的领导机构,没有农民体协及农民组织。所调查的四个村中的体育工作组织都是由该村的村长兼任,或是由该村的妇联主任兼任。
  3.3 4个村体育指导员调查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定义是: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评定中心 中国网/2004-2-11) 调查发现4个村没有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有2个,平均1个村不到1个。
  3.4 通过调查发现西安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农民的体育活动经费的来源大部分都是靠上级财政的拨款和村民自己的摊派。所以由于经费问题各个村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较少,对于村里的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器材的购置基本上也是寥寥无几。社会、企事业、个人捐款比较倾向于边远地区的农村。
  3.5 4个村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本次调查分别就4个行政村中的小学内的体育设施和村内的公共体育设施,以及村里的私人开设的体育健身场所进行了调查。(表1、2、)
  


  通过调查发现4个村里的棋牌室和台球室为最多,而通过走访发现这些台球室、棋牌室都是村民自己开办较多面向的对象主要附近的大学的学生和在本村租房的打工人员,2所小学的办学条件逐步的提高,一般的体育设施器材比较完善。但是对于单双杠的利用率不高,锈迹斑斑,4个村里有2个私人承办的盈利性的健身房。
  
  4 结论与建议
  
  4.1 村中体育组织不健全、体育指导员缺乏、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在被调查的4个村中,没有专门的体育组织部门和专门负责体育组织的领导,都是由村长或村妇联主任兼职,因为没有专门负责人所以很少有人想的起来去组织体育活动,只是上面文件下来了临时想办法;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人数不多,在走访中了解到基层一些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后,除了正常工作外,业余时间很少对村民进行指导工作,现有的为数很少的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实际上指导率也是很低的;4个村都是很少组织体育活动,在对村里领导的访问中每年村里几乎没有体育经费的预算,开展活动都是向上一级部门临时打报告或由村里摊牌,经济是基础,经费不足是制约农村体育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
  4.2 村中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缺乏 在被调查的4个城乡结合部农村的体育设施中,除了村中的小学、有田径场外,村中没有大的空余地提供给村民锻炼,其次就是村中的体育设施几度的缺乏,没有太多的公共体育设施,加之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人均场地更是寥寥无几。
  4.3 宣传力度不大,村民的体育健身观念不强 综上所述西安市城乡结合部农村村民享有的基本体育服务不高主要反映在: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具体措施;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大,最直接就反映在场地器材上的基础设施上。西安市城乡结合部农村中体育器材缺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西安市城乡结合部中有许多的可利用资源而没有被充分利用;体育社会指导员的不足;组织活动需要经费,但现在村级经济实行无财务制度,而乡级机构又无此预算,就使得农村体育事业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宣传不够。因此农村体育处于“自然”状态也就在所难免[6]。
  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认真研究城乡结合部农村体育,中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农村体育发展水平,农村体育的发展首先要看城乡结合部农村体育,这是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城乡结合部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城乡结合部农村体育是大众体育向农村推进的突破口,是将体育推向广大农村的前沿阵地和实验田,我们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城乡结合部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认真研究城乡结合部农村体育发展的规律,以便正确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Z].2004.9.19.
  [2]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技,2006,26(4):86-95
  [3]郁俊,等.浙苏皖赣鲁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 2006,26(4):21-27.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5]陈玉忠.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体育的价值目标[J].体育科学,2005,25(9):20-23.
  [6]李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新体育[J].乡镇经济,2006,(7):51-53.
其他文献
1、局限性的原因 ①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信息数据提供者的利益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计算流(速)动比率的数据常常被扭曲。
摘要: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将网络的优势和基于问题协作学习的先进理念有机结合,有效地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当前广大师生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关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活动的研究大多数关注宏观的技术环境层面,极少涉及微观的学习活动层面。本文以福州四十中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为个案研究对象,开展个案研究,探索高中信息技术基于网络的问题讨论式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