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奇特的储蓄存单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当地球上有了人类时便有了储蓄活动,最早的储蓄是人类将雷电劈中的燃木储存起来,使其成为火种。其后,人类便积存谷物、牲畜之类的食物用于抵御灾害。
  在我国,“储蓄”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据《后汉书·章帝记》中说:“古者耕种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南北朝时,吴均写的《西京杂记》中提到了汉武帝时已经流行的“扑满”储钱方法。而另一种形式是“窖藏”,把钱币埋于地下或墙壁内。此时的储蓄尚处在萌芽状态,只是把钱币积蓄起来,与现代的储蓄含义完全不同。唐朝后期(大约公元800年左右),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范围随之扩大。扩展的货币经济使社会对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有较大需求,出现了有时需要量大、有时需要量少、有时却闲置起来的情况。这时候,就有商人在城里设立“柜坊”,后来就逐步过渡到了“钱庄”,货币业务也从单一型走向了借贷,结算方式与今天的储蓄大同小异。
  


  储蓄存单,是金融行业货币收储的法定凭证。对储蓄存单的印制除法定要素外,其图案设计和储种设置大都由上级银行审批即可。因此,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利用各自的优势,对储蓄存单票面的定额、定种、定图等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创新,使储蓄存单不仅有欣赏价值,还有史料研究价值、教学应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在笔者的金融票证旧藏中有一些老储蓄存单,用现代眼光看可能会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它们确实存在并见证了昔日的往事。
  用“跃进”命名的最美存单
  这张用“跃进”命名的定额定期有奖储蓄存单,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蓟县支行印制发行的。从票面图案一眼就可看出,该存单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时代,其票图的气息把当年热火朝天的社会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工厂冒着滚滚浓烟,象征着工业生产在大干快上;田里的稻谷在跃进声中穗垂饱满;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年轻人,手举代表“工农兵学商”旗帜,骑在腾飞的马上,寓意着各个领域在大跃进的号角声中高奏凯歌。
  在当年那个时代,一个县支行能设计印刷出这么精美的储蓄存单,在全国金融系统中是少有的,把这款储蓄存单称为“最美存单”并不离谱。有趣的是,该存单背面的章程中有3个“仲”字应是“中”字,“仲”字的意思是“中间”,即“第二”,在章程中用“仲奖”实为别字。查阅河北蓟县的方言,方言中的“中奖”也不会说成“仲奖”,设计如此精美的作品在文字上用了一个别字,确有不严谨之憾。
  


  “干劲冲天”的存单
  这张定额储蓄存单票面上的发行日期加盖了1958年12月22日,蓝色年月日条章印确定了其身份。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样是大跃进年代,构图设计的政治色彩很浓,一面飘扬的旗帜上,“干劲冲天”4个字格外显眼。这张存单在构思上可以说是别具匠心,旗帜下方文字为“存入人民币”,上下连贯读起来是“干劲冲天存入人民币”,意味着去银行存钱都“干劲冲天”了,有趣吧?再加上石龙县的“红旗”人民公社信用部名称,以“红旗”、“干劲冲天”的组合,完整地留下了时代的烙痕。
  


  


  储蓄存单上的“浮夸风”
  笔者把这张由中国人民银行平南县支行印制发行的“为今年粮食亩产5000斤而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单说成是“浮夸风储蓄存单”,并不是无事生非。我们用事实说话,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粮食亩产5000斤,实为天方夜谭之事,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试验了一辈子都未能实现亩产5000斤。而在那个年代,弄虚作假是时尚,浮夸谎报放卫星是潮流。
  “浮夸风”是大跃进时代的历史产物,当时这股风自上而下刮遍华夏大地,上有“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一天等于20年,共产主义在眼前”,下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和“单季稻亩产三千多,谷子黄豆大,挑了一箩又一箩,挑到日头落了水,还要用架板车拖”的歌谣。再加上媒体的传播,鼓吹地方工农业生产大放卫星是一颗比一颗大。
  


  钢铁储蓄
  银行发行以“钢铁储蓄”为主题的存单,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讲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怪事。但在新中国的金融史上,确实有过那么一回事。当年国家为尽快甩掉一穷二白的落后帽子,以大干快上的步伐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毛泽东于1958年在全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同年8月在北戴河会议上又提出钢的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全国发动了“以钢为纲”的群众动动,全民动员几千万人上山大炼钢铁。
  据濉溪县志记载:濉溪县随于1958年9月成立了钢铁指挥部,抽调4.5万人的专业队伍,土洋结合大建小高炉,全县开展钢铁冶炼生产。中国人民银行濉溪县支行为了筹集资金,支援“大炼钢铁”,随即开办了定期为一年的“钢铁储蓄”。这种储蓄存单的面额分为贰元、伍元和拾元三种,共吸储251000元,全部用于支援大炼钢铁。当时各地人民银行专门为“大办钢铁”开办主种储蓄的并不多见,而现在能保存下来的这种钢铁存单更是稀少。
  

  毛线有奖存单
  1958年,国内虽然是大跃进最热闹的一年,但是人们还没有全面进入浮夸风时期,各条战线的工作还讲究点实惠主义。那时人们收入微薄,民生物质匮乏,一切东西全部都要凭票证限量供应。当年中国人民银行也是纯粹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部门,但它作为国家物资“统购统销”的货币支付机构,在职能上享有一定的调拨资源,为了充分利用优势吸引和鼓励储蓄,自然开办了一些实物型的有奖储蓄。而这些可供参入的物品也是千变万化,银行发行的一般是抽奖式的定期有奖存单,因在存单印上难以一次性定下奖品的物名,所以往往什么物品到位就开办相应的有奖业务,运用原有的定期存单办理业务,只是在存单上加盖相应的印章,注明奖品名称以示诚信。
  这张存单加盖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毛线有奖存单”印章,它的中奖奖品即是毛线。虽与后来在市场经济中开办的实物有奖定期储蓄同属性,但与家用电器、黄金等奖品相比,它内含的史料元素却比后来者要有趣得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如今银行已不再发行抽奖式的实物有奖储蓄,基本上是按存款额发给或赠送礼品,实物有奖储蓄存单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计息不太适合标准的存单
  这是一张由醴陵某信用社发行的定额储蓄存单,时间在1960年,印刷面额为贰元,票面为当时的统一格式。为何说它计息不太适合标准?其关键在背面的注意事项和计息表上,计息表上载明了贰元存期1个月至12个月各档的利息,注意事项中明确有:存满15天才可支取;存入不满一个月者,概不计息。假设某储户存满了一个月又不满二个月,按《计息表》计息方式,应付息0.0036即3厘6,而人民币中的最小辅币面额是0.01即1分钱,对不满二个月者是无法付息的。当然,按传袭的金融方式是四舍五入,这0.0036属舍的单位,如同时兑2张是否可以累计付1分息?注意事项中没有规定,按会计分类做账也不可能,那么存期在15天以上不满2个月者,其事项和计息表中的规定确是属于不适合标准计息的形式主义。
  


  


  2角活期
  现在如果有人拿1元钱到某家银行或信用社去存,肯定会成为笑料。而在笔者的藏品中就有一张射洪县农村信用社印制发行的活期定额存单,面额为人民币贰角整。存单上宣传的内容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持家,节约储蓄;滴水成河,聚沙成塔”。
  今非昔比,现代人对2角、5角面额的人民币多数会不屑一顾,金融机构也不会再发行此类面额的储蓄存单。目前在收藏品市场上,这些昔日发行的小面额储蓄存单因少见又较特别,其市场价格往往要高于元以上面额的储蓄存单。
  面额最小的储蓄存单
  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安康县支行曾于1958年发行了一套“聚宝盆储蓄存单”,全套4张存单的面额分别为1分、5分、1角、5角,票面图案一致,色彩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青莲色。存单的右侧为一个“增产节约”储蓄罐,背面印有“为鼓励群众节约储蓄,组织社会资金支援工农业生产建设”的说明。这套储蓄存单中的1分面额在全国金融票券发行中属于目前发现最小面额的储蓄存单。
  该套储蓄存单面额怎么这样小,当年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行的呢?据《安康县志》记载:1958年由县委发动全县城镇、农村开展“勤俭持家、节约储蓄”和“聚宝盆”等活动,并在全县中小学中普遍成立“红领巾小银行”。按照全县统一安排部署,“红领巾小银行”发动中小学生把零花钱按班级收集后负责送银行存储。因当年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并不像现在这样是以元为单位的,那时能给几分钱的家长就算是宠爱大方了,所以就诞生了这套小面额的储蓄存单。
其他文献
四季的当代书画专场和大拍不一样,大拍的当代书画专场拍的都是当代画家最新最典型的作品,所以一般价位比较高。而四季则有一个有利条件,我们可以去征集画家早年或者比较接近于当前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质量并不差,是画家经历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的甚至会更富艺趣,市场价格也更为实惠。这么多年来,我们和不少当代画家都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也很愿意和我们一起梳理他们的早期作品。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四季被看作是一个当
期刊
程十发《召树屯和喃婼娜》40开册页  此作在2005年9月嘉德四季第3期拍卖会上付拍,估价160万至180万元,成交价为1100万元。此作是程十发首次创作的少数民族题材的连环画稿,创下了当时程十发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也是迄今为止嘉德四季成交价最高的中国书画作品。    张大千《天女散花》  在2006年9月嘉德四季第7期拍卖会上,此作以80万元起拍,经过50轮激烈竞价,最终以236.5万元成交
期刊
江南多省士子,为寻求功名、为节省里程,穿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省城,进考场要在贡院龙门前接受搜检,为防止夹带,不许片纸只字带进考场,俗有“裸体入闱”之说。被当成小偷来防范,大多数考生只能忍气吞声,接受侮辱,只为“三场成败在此一拼,满盘打算,仔细思量”的理想抱负,将人格搁置一边了。    乡试炼狱 贡院赏月  经过九天六夜炼狱般的三场考试,多数考生已不成人样。比如,参加乡试的蒲松龄,因为在贡院生病,不得
期刊
匈牙利的油画、柬埔寨的雕像、布拉格的玻璃艺术……在这个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不出国门艺术爱好者们就能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度的精彩艺术品。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异域文化的精髓,真是让人大饱眼福,受益匪浅。  来自高棉的微笑  9世纪至14世纪为吴哥王朝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高棉的微笑”蜚声国际。日前,“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在首都博物馆
期刊
2014年的玉雕收藏市场已经一目了然了,从拍卖的成交状况来看,基本延续往年的大格局,风格成熟、知名度较高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群体依然稳居一线,其代表性风格作品也最为高端藏家所关注。从题材类型来看,山水、花鸟题材占比有上升趋势,作品内涵也由过去的“讨口彩、图吉祥”,逐渐向审美化、艺术化的方向转变,这与收藏群体日益提升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意识密不可分。  在传统玉雕创作的语境中,山水题材常以“山子雕”的
期刊
我在嘉德四季工作了4年,印象最深刻的是2011年下半年的拍卖,因为当时正好碰到了市场的拐点。从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市场都很不错,四季拍卖的成交量也比较大。到2011年9月份的拍卖,也就是2011年下半年的第一场四季拍卖,我们依然按照之前的预估,规模和上半年差不多,光瓷器专场就做了两本图录。但最终拍卖的结果却不太好,成交额一下子掉了很多。当时自己压力特别大,立刻反思成交额下降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期刊
据悉,2015年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 Maastricht)将于3月13日至22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展览中心举办。此次博览会吸引了来自20个国家的274位世界顶级艺术品和古董经销商,他们将带来当前市场上最优秀的艺术品。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古典绘画大师作品和古董,您还可以欣赏及收藏到其他各种类型的古典、现代和当代艺术品,如珠宝、20世纪设计和纸本艺术等。    大师  欧洲艺术博览会因其展览和出售
期刊
米哈伊·蒙卡奇(1844年至1900年)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因其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被誉为匈牙利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此次参展的作品曾于2014年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吸引了数十万观众前来参观,展览获得圆满成功。为了让首都观众也能一睹19世纪这位艺术巨匠的风采,北京画院美术馆特从其中挑选出51幅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馆藏精品在京展出。  蒙卡奇生于19世纪中叶的匈牙利东部,坎坷的童年命运及
期刊
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地。长期以来,布拉格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中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北京艺术博物馆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玻璃的艺术展——捷克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日前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亮相。  此次展览从捷克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典藏的4万多件玻璃器中遴选出211件(套)精品,囊括了从古代、中世纪直到近代的各个重要
期刊
煮茶、焚香、挂画、插花,被宋人合称为“四艺”(也称为“四事”),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位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以茶器和香器为代表的“艺术消费品”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香器关注“四大金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