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在内科方面十年来成就的一斑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国医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各地卫生部门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了党的中医政策,下决心,拿大力,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团结中西医,使中西医紧密合作,并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的作用,对祖国医学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研究,从而使祖国医学像千年古树一样,在党的领导下,发出了无数鲜艳的花,还结成了丰硕的果。在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和使祖国医学进一步为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出勤率,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单从内科一门来说,它对防治人民最大的季节性传染病,几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以及一般常见疾病,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对现代医学尚未得到解决的疾病,也探寻了值得研究的线索。总的来说,建国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医内科是有成就的,而且正在继续跃进。

其他文献
我院自本年第一季度起,开始应用张仲景“茵陈五苓散”治疗黄疸的原则,(茵陈浸膏溶液8-20毫升,五苓散合剂5-20毫升,每日两次内服)同时并用西医的支持疗法,观察了13例效果相当满意,均能在短期内使症状消失和试验诊断较快改善,肝功能恢复顺利,至今已全部治愈出院。
期刊
近年来抗菌素的使用日趋普遍,过敏反应病例亦大大增加,有统计青霉素过敏反应已自2%增至15%。然据不完全的文献参考,对多种抗菌素乃至多种药物均产生过敏反应之病例,在国内文献中尚属罕见。
期刊
在党的启发与鼓励下,我们总结了1955-1958年间我院中医对于住院40例慢性肾炎的疗效,并企图从中医的理论基础上,分别类型,从治疗方法中找出一定的规律性,成为可以捉摸、可以推广的治疗方法。
期刊
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是当前心血管病中重要问题之一。早期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甚至晚期已发生心肌梗死时,也约有50%的患者病前并无心绞痛史。从客观检查中诊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极为困难。多数报告认为,经过详细的查体,X线,及休息时的12导程心电图检查后,仍有25-60%的结果完全正常。但运动时,心肌需氧量增加,可使原有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表现明显,致产生暂时的心电图
期刊
近来全国各地发表关于中医中药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的报道很多,且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院内科经短期的学习中医后,在中医科直接指导下,由1958年10月至1959年4月短短六个月中,用中医中药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黄疸型)14例,并以1957年10月至1958年4月间用一般西医疗法治疗之10例作为对照。
期刊
白喉心肌炎是白喉严重的并发病,死亡率甚高。作者曾对225例白喉做心电图检查并对白喉心肌炎做了初步观察。在继续观察中发现在本病流行期间心肌炎不但发病率高,而且病变严重、死亡率高。本文报告资料系1958年冬季本病流行高潮期间所观察的心肌炎共172例,其中一些问题是前文所未见。
期刊
高血压为一常见病征,80-90%为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所引起,即高血压病或所谓原发性高血压。其余10-20%系继发于肾脏疾患、内分泌紊乱、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颅内肿瘤、脑挫伤)及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其中以肾脏疾患所引起者最为多见。肾脏疾患所引起的高血压中有,一部分病例是一侧肾脏疾患所致,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可与高血压病完全相同,但经确诊而截除病肾血压可恢复正常。因之一侧肾脏疾患引起的高血压
期刊
癫狂病是一种神志昏乱的疾患,其主征一般为:意态失常,言行错乱,心烦少寐,啼笑非时,病情严重时可发现逾垣上屋、行险杀人等情事。他如高歌骂詈,弃衣奔跑,则更属常事。在我国医学宝库里,对本病的症状及治疗早就有了详细记录,用于临床,往往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期刊
解放前,反动政府对人民保健根本不重视,内分泌疾病防治工作几乎等于零,医疗质量很低,内分泌制剂几乎全是依赖外国进口,一般劳动人民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科学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解放前内分泌学在我国是一个空白点。解放以后,情况完全不同了,党和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极为重视,不少医疗研究单位设有内分泌专业,国务院1956年制定的科学研究十二年规划把内分泌病的防治列为医药卫生部分的中心问题之一;随着医药卫生事业
期刊
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跃发展,人民卫生事业也正以一日千里的步伐前进。十年来我国卫生事业的中心任务是除四害,讲卫生,防治和消灭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我国除害灭病的成绩是空前巨大的。霍乱、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乙型脑炎、猩红热、白喉、伤寒等传染病发病率也大大下降。麻风已基本控制。性病已接近消灭。我国卫生面貌已大大改观。人民的卫生知识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