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毛细管电泳集成电化学检测装置和4种碳纤维电极的比较研究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行设计组装了微流控芯片安培检测系统,以自制的碳纤维微米电极、碳纤维纳米电极、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碳纤维微米电极以及碳纤维微盘电极等4种电极为检测器,采用柱末检测的模式,考察了其对儿茶酚胺类物质多巴胺与异丙肾上腺素的分离检测效果以及电极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在检测电位为0.6V、0.02mol/LTris-HCl(pH8.0)为缓冲溶液的优化条件下,检测多巴胺与异丙肾上腺素的分离度分别为0.64、1.06、0.61和1.22;灵敏度(S/N=3)分别为1.7×10^-7、5.9×10^-8
其他文献
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On-line SPE 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S/R-阿姆西汀手性异构体的方法。血浆样品经过以下预处理步骤:采用甲醇-乙腈(50:50, V/V)沉
以盐酸普萘洛尔为目标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多巴胺,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对目标分子有特异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和
2012年《分析化学》迎来了创刊四十周年。在本刊“不惑”之年之际,回首《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感欣慰,感触良多!
目的 观测优质护理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铁西区精神卫生中心二个精神科女病房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普通护理的两组患者做为科研组(56例)与对照组(55例)。对比两组护
细胞电融合芯片技术是最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细胞融合方法,它可以广泛用于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医药、食品以及农业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
电致化学发光(ECL)由电化学反应直接或间接引发,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易实现实时化和集成化、可进行原位检测的优点,为生命科学进入到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脱氧核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对染砷后Chang肝细胞中的砷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通过参考文献及相关实验推测出两种未知砷代谢产物,并采用标准合成
实现吸附于植物叶片表面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现场原位测定,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实验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nanose
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原位监测界面吸附分子的振动变化,提供定向和构象的信息,因而备受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表面增强红外光谱产生、增强机制、基底制备方法、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EO-PPO-PEO))为模板,在强酸性(1.6 mol/L HCl)条件下,水热合成了棒状二维六方有序介孔材料SBA-15。粒径棒长约1~1.5μm,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