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触叩听”辨脑瘫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阶段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孩子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凡是可以引起非进行性脑缺陷或损伤,继而引起中枢性运动障碍的因素都可视为危险因素。具体分为产前、产时、新生儿期等。
  1.产前因素:母亲孕期有放射线接触、工业污染、宫内感染、服用某些药物、异常妊娠史、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脐绕颈和宫内窘迫等因素,胎儿脑畸形,遗传因素。
  2.产时因素:如新生儿窒息及产伤。
  3.新生儿期: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由缺氧缺血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所引起的新生儿脑病、病毒性脑膜脑炎等。
  脑瘫的危害?
  脑瘫患儿约占儿童残疾的23.5%,是儿童致残的重要因素。脑瘫主要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但其中约32%合并有癫痫,约38%的患儿伴发言语交流障碍,视觉障碍高达28%,其他并发症包括脊柱侧弯、髋关节半脱位、智力发育障碍、心理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等,因而脑瘫对患儿的不良影响往往很严重。
  哪些情况提示可能系脑瘫?
  望:即看。
  一看面容:小头畸形或大头、眼神呆滞、内斜视、眼震、张嘴、流口水、闭眼哭闹不止。
  二看肢体:安静状态下四肢放置不自然(即异常姿势)、肢体活动少、四肢发紧、双手握拳、脊柱侧弯、双腿交叉、尖足、足外翻或足内翻,月龄大于3个月的孩子俯卧位臀高头低。
  三看运动:月龄3个月以上的孩子,检查者用手遮住孩子的视线,孩子应转头避手,如不能则提示异常;健康的孩子裸露双足,将其抱起后一只脚放置在台面上,另一只脚放置在台面下,则台面下的脚会自动抬起放置到台面上,如不能完成该动作提示异常。
  运动落后于正常发育的孩子。发育正常的孩子,1个月会哭、2个月自然发笑、3个月眼睛会追光,喜欢看灯光;3个月俯卧位上肢能自行前移,头能抬起至45°以上并可保持5秒以上;4个月能被逗笑,头控良好,可自行由仰卧位变成侧卧位,甚至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但尚不能自由翻身;5个月将玩具塞给孩子时孩子能用手抓住玩具,且下肢已能较好负重;6个月能认生,已能主动伸手去拿自己喜爱的玩具,坐位呈半前倾状,且能靠双手前撑坐;7个月会自由翻身、呈直腰坐,能将玩具在左右手之间传送;8个月会腹爬,即仅仅利用上肢向前爬,腹部不能离开床面,坐位能力已很好,能转身拿玩具而不跌倒;9个月左右会拍手、再见,会手脚并用完成四点爬,会扶着凳子由坐位变为站位;10个月会高爬,即四肢伸直位爬行;11~12个月会独站或独走;12个月左右会有意识地对着爸爸喊“爸爸”,对着妈妈喊“妈妈”等。其中关于爬行方面的运动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表现为在1周岁后先学会行走再学会爬行,对这一点家长需要有所认识。
  触:即触摸孩子的肢体,前囟、后囟是否闭合。
  囟门是否过大或过小(后囟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闭合;前囟一般在出生后2岁左右闭合,但也有一些正常孩子在出生后7个月时前囟就基本闭合);用手指轻轻触碰孩子的面颊或嘴唇周围,他会很快转过头向被触碰的那一侧寻找,此反射即觅食反射,一般出生后3个月内存在是正常的,但超过4个月后仍存在则提示发育落后;触摸颈后肌群感觉是否紧张,被动屈颈时是否抵抗明显,如紧张且抵抗明显提示异常;2个月以上发育正常的孩子觉醒时,检查者用手抚摸孩子的头及颈部、手足,部分孩子会高兴地“转头、手舞足蹈”,或者由哭闹逐渐变为安静,如无反应则提示可能有异常;被动上举上肢、被动分腿,下肢被动屈髋、屈膝、屈踝时阻力较大,用手触摸被牵拉肌群感受到肌肉过于紧张则提示异常;孩子安静时,用手按压四肢肌肉时感觉肌肉过于“僵硬”或“过软”均提示可能存在异常;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脊柱两侧时孩子的身体向按压侧屈曲(≤6个月无此反应为异常,≥15个月此反应仍存在者亦为异常);用手指轻划足底时孩子无反应或出现下肢僵直等,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发育异常。
  叩:无论多大的孩子,检查者用指尖快速轻叩孩子眉间,孩子应能眨眼,即瞬目,如不能则为异常;叩击孩子肩胛后出现肩胛骨后缩反应;叩击上肢屈侧出现肩前屈且内旋、过分屈肘、握拳;叩击大腿前方出现下肢整体性伸展;叩击小腿后侧出现下肢紧张性伸直并伴尖足;轻叩髂前上棘出现下肢不自主运动;用中指中等力量连续弹击足底2次,孩子无反应或过5秒后方有哭闹;孩子仰卧位,用双手在孩子身体两侧的台面上突然用力叩击时,孩子四肢出现惊吓反应(上、下肢伸直前屈抬起)等,均提示孩子发育可能存有异常。
  听:听父母表述孩子与同月龄婴幼儿相比如何“不好”;孩子不哭或哭声很小。正常的语言发育:6个月大的孩子听到喊自己名字时会回头;9个月左右会知道喊自己的名字,会拍手、再见;1岁大的孩子可以用手正确指出爸爸、妈妈,会喊“爸爸、妈妈”;18个月的孩子能说短句;24个月的孩子能用较长的句子表达诉求。如果孩子的语言发育明显落后,则提示可能存在异常。
  以上情况仅仅只能提示有异常,如果家长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醫院找专家进一步检查、确诊。应该科学、客观对待,即使是脑瘫患儿,只要在出生后1年内(最佳康复期是出生6个月内)得以正确诊治,大多数孩子的发育也可以基本接近正常。
其他文献
秋季昼夜温差大,冷暖多变,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防护,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所以秋季要注意呵护胃肠。  呵护胃腸应注意以下几点:  稳定情绪 研究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过度的忧愁、悲伤、紧张、愤怒均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因此,预防和治疗胃肠病,要心情愉快,保持乐观,避免患得患失、焦虑、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规律饮食、不吃不洁食物
第二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1月1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强保证。  王沪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习
儿童肥胖与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早发风险密切相关。澳大利亚“更好健康”网站最新载文认为,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娃娃抓起,幼儿期每餐持续时长等饮食习惯十分关键。  1.每餐进食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定时定餐有助于孩子感受饥饿,养成何时吃、吃多久、哪里吃等习惯。专家建议,除了与成人一致的一日三餐之外,幼儿每天在两餐之间(通常为2~3小时)还应有2~3次的牛奶、水果和鸡蛋等加餐。进食地点固定不变,吃多少由孩子自己
● 案例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也渐渐走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3D打印教学是创客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实现创意设计、物化成果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在开展3D打印教学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了解3D打印技术与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3D创意设计,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理想和现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在接触3D打印
小时候,最爱看武侠片和战争片。江湖上高手如云,大侠飘来飘去,忽而拳来脚往,不分高低,忽而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唯独受伤之后都是一句,“快快把那金创药拿来。”只见一层层包裹之下便是一小瓶“灵丹妙药”,武林高手用过之后再出场时又是生龙活虎。那时我便万分好奇,为这金创药的神秘疗效惊羡不已。  其实不仅是我等凡夫俗子称奇,早在明代时李时珍也为之称奇。1587年,广南府的两名军官,千里迢迢捎了几棵小草,请当时
笔者近日偶读语文版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发现平素熟知的“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句中的“乞之”竟然被改为“丐之”。这使笔者大惑不解。究竟是“乞之”还是“丐之”?这引起了笔者探究的兴趣。就此问题,追本溯源了一番。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伤仲永》一文中,此句为:“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书下注释为:“乞,求取。意
《本草拾遗》的作者陈藏器述:骨碎补原名猴姜。到了唐代才称之为“骨碎补”,据说骨碎补之名还是唐朝开元皇帝所命名的。相传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常年带兵打仗,将士跌打损伤骨折的很多,皇帝搜集到此药可以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特别是对粉碎性骨折效果极其显著,故下诏赐其“骨碎补”之名。在历代本草中,能由皇帝亲自命名的药品,骨碎补可谓绝无仅有。这也是对其补肾强骨作用的充分肯定。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说
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了一件人類祖先视作理所当然,而我们却几近遗忘的事——人类和动物会罹患相同的疾病。科学界已经证实,目前已知的人类主要传染性疾病中,70%以上为动物来源,包括我们曾经遭遇过的流感、埃博拉、SARS等。  回望历史,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实一点也不新鲜,每次暴发流行都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病毒或许无意来犯,只是寄居在动物身上,包括人类身边的猪和狗,以及远离人类生活圈子的海豹和蝙
墨旱莲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为菊科鳢肠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墨旱莲一名,得之于其形,《本草纲目》记载:“鳢,乌鱼也,其肠亦乌。此草柔茎,断之有墨汁出,故名,俗称墨菜是也。”“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莲名。”“旱”字则是相对水生莲花而言。  相传唐代有个叫刘简的人,他平生爱慕仙道,如果听到哪里有名山仙迹,他一定要去游览拜访。一天,他遇到一位自称“虚无子”的采药人,虚无子被刘简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于是便带他到
众所周知,人体的经络系统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这些都是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双手也是经络循行所过之处。手上有众多的穴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治疗该穴位隶属的经络所主导的疾病。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言“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例如合谷穴可以治疗牙痛,落枕穴可以治疗落枕,少府穴可以治疗失眠、多梦等。下面介绍后溪穴的功效。  定位与功效  后溪穴是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