鹍鹏展翅九万里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ming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他的名字前,冠以著名油画家的头衔,绝对是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
  他原为川渝黔交界的大山深处一只“小鸟”,却化而为鹍,变而为鹏,展翅冲天一飞,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自己说过:在21岁前,他还在重庆大街小巷卖冰棍,对什么绘画、美术、艺术等概念,几乎一无所知。但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来,他却痴迷于绘画,且时来运转,勤奋、智慧加运气,终于有所成就。
  据了解,他创作的许多巨幅长城主题画和其它风景、人物画,悬挂在国防大学综合办公楼接待大厅、京西宾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以及不少中央和国家机关的会议大厅,国内外不少艺术品顶级拍卖行还争相与他约稿拍卖其作品。
  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长城画派领军人物、著名油画家陈滔先生。
   (一)不甘平凡农家娃
  1970年10月的一天,陈滔出生在重庆武隆县后坪乡中岭村一个贫寒农家。地处川渝黔交界的大山深处,家有三姊妹,其父逝世太早,母亲既要务农养家,又要操持家务。那时候,生活太穷了,一家人常常吃不饱,穿得也破烂不堪。
  陈滔回忆道:1982年秋,他进入桐梓中学读初中,经常是饿着肚子上课,想起母亲体弱多病,家庭贫苦,根本没有心思念书。于是,仅读了一年半,他就辍学回家务农。由于营养不良,他又瘦又矮,帮着母亲牵牛耕田,站在田里却没有耕牛高,弄得满身是泥水。干农活不行,他又改行去当“背儿哥”,帮别人把盐、油、炭、药材等从桐梓镇背往后坪乡,或送到别人家里,挣点儿力费养家糊口。因人小力不大,又苦又累不说,还时常挨打受骂。在与别人一次斗嘴受气后,他便离家出走,决定告别大山,去大城市闯天下。
  1988年,陈滔直奔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下找到了帮别人烧砖的叔叔。打砖、搬砖也是重体力活,他依然干不了,深感身心疲惫,苦泪横流。但他第一次看到了长城,心中波翻浪滚,狂热痴迷。由于生活所迫,仅两个多月后他又依依难舍地返回了重庆。
   (二)意外结缘学绘画
  常言道,穷则思变,干则业兴。
  陈滔深有感慨,他说,一个人,只要“思变”,就会去寻求机会。只有实干,才会创一番事业。
  返回重庆后,他跑了许多餐厅,洗碗,抹桌子,扫地板,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就是挣口饭吃。1990年,即使是微薄的一点工资,老板也要拖欠,他一气之下不干了。他想,自己当老板多好,不受人气,不看人脸色。于是,他推着冰棍车,游走在大街小巷,高声呼叫“买冰棍啰,买冰棍。”
  有一天,他走在一条街上,看到许多人围着一个画像的人。经打听,一位画家给人画像,一张画要收三十元。顿时,他心底涌起一阵莫名的感觉。他思来想去:我一天卖冰棍只挣几块钱,别人画一张画就是几十元。我怎么不去学画画呢?一个奇怪的念头,却点燃了深藏在他心底的激情圣火。他找到那位画家,要拜其为师学画画,人家开口要收三百元学费。天啦,我哪有那么多钱?他很失落地离开了。
  回到出租屋里,他魂不守舍地打开电视,正巧看到播放潘玉良从小妾到画魂,一支画笔绘出一代传奇的人生故事。节目看完了,让他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总觉得被什么猛烈地撞击着胸膛。突然,他飞奔出门,找到文具店买铅笔,去往书店买来毛主席像。从此,他每天卖完冰棍就回到出租屋,夜以继日地勾画人物、树枝、河流等。邻居家有一位学生正在备考四川美院,他经常去看其作画或向其请教。时间久了,那位学生也厌烦地说:我还忙得很。你要学画画,就去川美参加培训班嘛。
  一语点醒梦中人。陈滔去到川美旁边,参加了一个由川美教师举办的少儿美术培训班。他当年已有21岁了,与那些几岁或十来岁的孩子一起学画画,但他毫不气馁,还感觉浑身是劲,不懂就问,有时间就画,并买来绘画书读。
   (三)狂热执着当画家
  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上刻苦努力,他画画也不断进步了。此时,他不再卖冰棍,而是要以画谋生。
  每天走上街头,他拿起作画工具,给别人画肖像。只要别人给钱,无论三、五元,最少一元錢,他都毫不犹豫地画出来。别人说一个好字,就令他倍感兴奋,增添他画画的动力。
  苍天不负苦心人。1992年,广州某油画公司来渝招聘员工。他把画作交给招聘负责人看,并讲述他绘画的历程,让人深为感动,终于给了他走上职业画家道路的机遇。忆起这段经历,他还津津乐道。他说:到了该公司,才知天有多高,海有多深。油画的大家、名家多,绘画的理论书籍多,这也是让他奋进、攀登的一次大好时机。经过几年的拼搏,陈滔在广州也是小有名气的油画家了,一幅油画也能卖出三、五万元,至少也是一、二万元。
  在积累了一定的本钱后,他不“安分”地又一次转向,前往福建做生意,既办服装厂,又开装饰公司。一边经商,一边画画。然而,好景不长,在2005年生意失败后,他再次落魄地回到故乡重庆。当时已身无分文,住无居所,在黄花园大桥下睡过十几晚。
  经过深刻反省,他痛定思痛,坚定信心以绘画为终身职业。他常跑一些大公司卖画,有时在街道、小区办画展,努力宣传和推销自己的画作。
   (四)长城似海美无边
  在重庆艺术界,陈滔先生的绘画,尤其是油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开始与外地的画家们有了一些接触。一位朋友告诉他:要想成为名家大家,北京那里才是画家的天堂。
  听了友人的话,他怦然心动了,便第二次“北漂”进京。不再跟别人打工,他自己开办了一个画室,并且选择了主攻方向:画长城,画人物。他先后徒步走了两千多公里的长城,常常夜宿在长城边,详细观察日升、日午、日落不同时段的长城面貌,认真记住天晴、下雨、阴天不同状态的长城景象。天长日久,他痴迷长城,崇拜长城。他说:长城,是我心中的神。今生必须徒步走完十多万里的长城,一生坚持画好每一段长城。画人物,除应邀作画外,他主要画家乡的苗族姑娘系列。近十年来,陈滔先生作画不多,大约一百二十多幅油画作品,其中人物画八九十幅,大多是受别人邀请,或一些大企业需要,或参与竞标绘制,每幅都是精品力作。   古人云: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功名利禄,多因机缘巧合。陈滔在京城如鱼得水,广阅中外名著,遍习古今名画,不断练就扎实的艺术功底,画作大受青睐,很快声名鹊起。一些机关单位和企业老板主动请他作画,一些艺术拍卖机构也邀他参与作品拍卖。2013年,他创作的一幅风景油画被中南海收藏。2014年,他的一幅油画《仰望》,受邀參加北京翰海拍卖行秋拍,竟以36.8万元成交。2015年,他的一幅人物油画作品《苗女系列-001》参加北京保利拍卖行春拍,也以40多万元成交。
  2015年,陈滔先生迎来了他艺术人生的新起点。当年冬,国防大学要创制一幅综合办公楼接待大厅大型壁画,绘画主题是“长城似海”,面向全国公开招投标,一时国内不少顶尖级艺术家参与竞争。陈滔说,当时他不是任何一级美协会员,也未在任何一家艺术机构任职,只是一名独立自由画家,连报名参与竞标的资格都不够。但是,他心有不甘,决心要以自己的作品来求得公平公正。他做足了充分准备,一连数天半夜爬上长城,很晚才回去,东看看,西望望,还跑到大海边看潮起潮落,以寻找创作灵感。凛冽寒风刺骨穿心,但他心中反而如烈火般升腾。在一次次创作中,他坚守一个信念:只能赢,不能输。先后画了十幅作品,最后他选定自己最满意的样稿交了上去。专家评审的当天,入围参评的作品多,他更感到希望渺茫,心里忐忑不安,便躲在酒店睡大觉。不过,幸运总是降临给那些勤奋的人。当接到电话通知,他创作的作品被最终选定时,他竟然像一个孩子喜极而泣,不仅因自己的作品被选中,而且重要的是人生得到公平公正对待。历经14个月,克服诸多困难,他终于成功创作了一幅全世界最大的长城主题油画(壁画,规格为540cm×180cm)。2017年3月,国防大学为其巨作举行了隆重揭幕仪式,政治部主任李升泉少将主持,副校长毕京京中将作重要讲话,对其画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钢铁长城象征着保家卫国。陈滔画家所画的《长城》,朝霞浸染,层峦叠嶂,与天相连,可谓古老长城尽朝晖;画面饱满,表现出长城苍茫雄伟的气势;朝阳初升更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画作也得到了众多画家的认可。”更令其喜出望外的幸运又一次降临:鉴于他的艺术成就,也给予他大展才智的机会,国防大学决定特聘他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随着艺术水平和知名度的提升,陈滔先生被众多专家和媒体称为中国长城画派领军人物,其艺术事业不断走向辉煌,各方邀请其作画是应接不暇。北京、重庆、江苏等地一些企业家,相继助他开设了艺术馆。2017年,他的一幅油画作品《爷孙俩》参加北京翰海拍卖行秋拍,以172.5万元成交。2018年,他的一幅油画作品《苗女系列-011》,被北京京西宾馆收藏,悬挂于“两会”大厅右侧名人作品展示厅。2019年春,在众多大师名家角逐下,他最终以作品取胜中标,为北京京西宾馆创作一幅长城油画作品(规格为360cm×150cm)。
  当问到他因何不参加美协组织,以及今后有何长远考虑时,陈滔先生坦诚地说:“我不太在乎那些虚荣和地位。要说图虚荣的话,中央领导常在我的画作前合影,已是我最大的荣耀了。作为一名真正的画家,要让自己的作品代代传扬,才是最高追求目标。我今后潜下心来,要创作系列长城主题画,让自己的绘画作品随着伟大的长城精神流芳千秋”。
其他文献
岁月不居,时光如梭。转眼之间,《现代艺术》杂志迎来创刊20周年。2000年10月,迎着新世纪的钟声,《现代艺术》应运而生。一路走来,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风雨兼程。20年,婴儿已然成人,幼苗已然成材;20年,正是一代人的青春,亦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作为我省文艺舆论宣传主阵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现代艺术》传承初心之志,创造艺术之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省文联“六大行动计划”为
他,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双白嫩嫩的小手,折起东西来像风一样快,他就是我们班的巧手指——孙宇哲。  这不,他又开始折纸了,我很好奇,便走去看。原来他正在折一架飞机。不一会儿,他就把一架精致的飞机给折好了。  “哇,太漂亮了!我也想要一个啊!”我拉着他的胳膊请求道。“好的,小菜一碟!”说着他立刻从书桌里拿出一张蓝色的纸,飞快地折了起来。那张纸就像被他施了魔法一样,只见他先把纸上下对折了一下,摊开沿
千禧之年,作为新世纪元年(2000年),华夏大地一派生机盎然、万物回春的景象,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在新的世纪焕发出新的面貌与神采,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亦不断谱写出新的华章。正是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现代艺术》杂志破土而出,应运而生。这是一份涵盖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民间文艺、非遗传承、文艺理论、文艺评论等多个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刊物。《现代艺术》作为
龙玲,一位天资聪颖、美丽文静的彝族剪纸艺术家,是云南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她自幼喜爱绘画、剪纸、布贴、蜡染,扎染、丝网花等民间工艺,研习剪纸四十余年。其剪纸作品题材丰富,形象生动;工艺精细,气韵流畅,受到国内外数十家媒体采访报道,曾多次出访中国香港、台湾及日本、美国、法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人认可并赞赏中国的民间艺术。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  在我们传统观念
自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开始,我国原始先民都能创造自己的生活资料,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状态,并有了较为稳定的生活领域、相沿成习的生活方式和一定模式的承传性,由此发展成不同阶段的文化。与此同时,文化的物质载体也逐渐形成,有着明确的标志和内涵。“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仪以养人之欲”,故形成了一种对保障以王权为轴心的正常运转,维护社会秩序,放四海皆准的同
天很神奇,它会打喷嚏。它打出的喷嚏声就是雷,让人心惊肉跳;它打出的唾沫星子就是雨。  夏季是天最爱打喷嚏的时候,它一打喷嚏就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夏天一到,每次遇到天打喷嚏,我都会用双手捂着耳朵,躲进妈妈的怀里。每到这时,我都希望雷快止、雨快停,然后我就可以到外面去看彩虹了。  天會打喷嚏,这是自然规律。但我希望它以后打的喷嚏能规模小一点儿,不要让雷声太吓人,不要让雨下得发生洪涝灾害。
12岁考入川剧院,在校期间学习川剧,主攻花旦、青衣行当。花旦是中国传统戏曲角色行当,是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开朗活泼或泼辣放荡,常带喜剧色彩。而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是贞节烈女之类。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 小时候看到那些美好诗句总是忍不住幻想,是怎样的风姿才能称得上“裙拖六幅
工笔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无疑有其肌理效果,并由此构成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视觉语言。  2011年6月的唐山,花儿开了,开的红火。姹紫嫣红的花朵装扮着城市的风景,绿意深深的叶子,掩映着初夏的风情,洁白的云为碧蓝的天空增添美的韵律。在这美好的季节,唐勇力老师携多年来的美术创作成果“艺”锦还乡,在家乡河北省唐山博物馆举办了大型个展“传统与现代——唐勇力中国画作品展”。能在家乡举办这样的个展,这也是唐勇力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