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促学?以疑诱思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_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改革始终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呢?我们可以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鼓励质疑,激活自主探究精神;拓展延伸,丰富自主探究领域。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以疑诱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古人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人的思维来自于疑问,由疑诱思,以疑获知,激活思维。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调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提升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带来一片清新好风景。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实践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前提。
  在教学中,首先应重视导课的设计,力求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情境,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利用直观形象的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如人教版第二册第六组《快乐的节日》这篇课文,它是一首充满喜庆氛围的诗歌,是一首歌词,描绘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快乐地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开课伊始,我选用了歌曲《快乐的节日》来创设欢乐的情境,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因为这首歌旋律欢快、活泼,学生都很喜欢,听了二遍,学生就开始轻声跟唱。我顺时告诉小朋友这首歌的歌词就是由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改编的,这时,小朋友们就巴不得马上就会唱,于是他们学习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了,主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其次,要不断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让语文教学充满情趣,充满童趣,充满纯真,充满生机。在教学中,要尽力避免教学形式的模式化,更要根据年级段的不同,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画面感强的课文,我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对于诗歌类的课文,我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并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如何欣赏诗歌;对于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我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如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样子时,我先用多媒体呈现小艇的样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小艇,再用笔画一画小艇的样子并说一说小艇的样子;随后要求学生用手势来表演小艇的行动轻快与灵活;最后让全体学生做“船夫”,以手代替小艇来演一演课文中描写船夫操纵自如的具体内容,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坐上小艇的感觉。在让学生动眼看一看、动手演一演、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的过程中,努力地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吸引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二、鼓励质疑,激活自主探究思维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创新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也是提出问题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给自己提出问题,变老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如人教版第11册第三组《穷人》這篇课文,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进行质疑。其中,一个学生这样提出:如果课文不写“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这一段心理活动,文章一开头就写桑娜发现邻居寡妇死去,把两个孩子抱回抚养?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一方面对提问的学生予以表扬,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理解、交流、合作等方法,去寻求答案,在质疑——明理过程中,力求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其次,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创新。在让学生质疑时,不只留在理解教材的最初层面上,还注重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精神和创造能力。如在教学《称象》一文,在课文结束前,老师提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有没有比曹冲称象更好的办法?同学们有的瞪大眼睛,有的在议论,有的在思考。一会儿,一位小同学举起小手,说出了他的称象办法,直接让兵士站在船上,直到船下沉到做记号的地方,再称出兵士的重量。对呀,这岂不是更方便吗?
  此外,教学中还要处理教师的巧“引”和学生的妙“探”关系,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活动中放飞思维。既要做到不放任自流,也不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但也不能过多地牵引。如在教学《跳水》第4段时,我先让学生细读后,才提问:“船长能用什么方法来救他的孩子?”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回答,于是我又问:“除了船长的这个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救他的孩子?”这时,学生中有的说:“怎么上去,就怎么下来。”有的说:“可以在甲板上铺上厚厚的海绵。”有的说:“可以在甲板上放上跳跳床。”有的说:“可以在甲板上放上人字梯。”有的说:“可以派直升机去救他下来。”等等,大家各抒己见,但都只停留在用什么方法来救孩子,这时我适时点拨、诱导。于是,又问:“这些方法来得及准备吗?为什么?”我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一步认识到:只有跳水才是孩子唯一脱险安全有效的方法。
  三、拓展延伸,丰富自主探究领域
  学生在课堂上和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围绕课文转,而应不断地拓展延伸一些学生喜爱的内容和作品,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由课文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此我注重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做到课内外有机地结合。如学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学生们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因势利导,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布置他们准备一次“海底世界”知识展览。孩子们一听,可高兴啦。课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请教家长,有的去翻阅书籍,有的去上网……一周之后,展览会如期举行。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每个学生真正地成了自主学习的探究者,在探究求知领域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学习氛围,要让学生进入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能力,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努力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和语境的缺失,要达到如新课标强调的“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效果,可谓“难于上青天”。因此,唯有教师转换角色,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成为孩子们获取知识的乐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
提高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是缓解当前中国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与水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工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工业水资
【摘要】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展团队合作学习,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最先开展合作学习,但是根据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形式化太严重、忽视合作学习的内涵等。因此,需要给实际的教学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语文知识储备。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中,语文阅读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它的作用也没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感情不足或者准备不充分等等。笔者将结合体验式阅读教学经验,探究如何更好发挥出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功能与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教有法,但教无定法。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新课程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推广和深入,重视并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同时,课堂讨论也即相应地引起学校及教师的重视。本文在简单追溯“讨论法”的历史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今国内教学中采取“讨论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及相关误区,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最后本文还指出了组织好课堂讨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關
【摘要】语文一直是我国教学的重点科目,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离不开语文的印记。而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莫过于作文的教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实践部分,对学生语言文字实践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思想转化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主要分析和讲述初中语文记叙文的写作教学,抓住教学要点,即教学生从怎么写
【摘要】高中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学生作文水平的体现直接反映他的语文综合素质。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自身想法与意见的表达。然而就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成果而言,其局面不容乐观,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高中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出路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