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广东足踝学术大会通知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1岁,因交通伤致左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d,诊断为左侧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脱位,于2007年1月31日由当地医院转入我院.该患者于3 d前(2007年1月28日)因骑摩托车不慎与汽车相撞,致左髋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行走,伴头面部肿痛,但无昏迷、呕吐.被急送当地医院就诊,经体检、X线摄片和CT等检查,排除了颅脑和内脏器官损伤以及创伤性休克,初步诊断为左侧髋臼合并同
期刊
目的 系统评价桥式外固定和非桥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创伤数据库(2009年)、MED-LINE(1966年至2009年12月)、Embase(1966年至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09年12月)、PubMed、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或)创腔的新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最初用于治疗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应用效果很快得到肯定,并逐渐被应用于治疗创伤后各种问题创面(problem wounds)[1],经过近10年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VSD已成为处理这些创伤创而的标准治疗模式[
期刊
4项队列研究关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时不治疗尺骨茎突骨折对疗效的影响.这4项研究的结论均认为:与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相比,不治疗尺骨茎突骨折并不会对最终疗效产生影响.通过1~2年的随访发现,不论患者是否存在尺骨茎突骨折,疗效均无显著差异。
期刊
项随机对照研究(RCT)和4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获得的有限证据显示,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等指标用于评估两项技术的结果并不一致.虽然有研究发现接受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其翻修率、假体周围骨折率、死亡率更低,但是这些结论仍存争议且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假体周围骨折率外,两种治疗方法在非致命性并发症的
期刊
期刊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炎症反应对静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存活和迁移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的最佳时间.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后0h、6h、12h、24 h、3 d、5 d和7d组,每组5只,不同时间点取脊髓组织,行HE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另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后0h,6 h、12 h、24 h、3 d、5 d和
目的 通过问卷式调查方式较客观地了解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部分骨科医生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状况.方法 利用2009年4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微创和损伤控制学习班"机会,发放调查问卷300份,以一般情况、诊断和分型、治疗方法、特殊部位损伤治疗、术后康复等5部分进行调查.对合格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工作仅限对国内部分专科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断、分型及治疗的趋向进行了解.结果 本调查共回收合格的有效问卷21
目的 总结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残端创面临床应用结果. 方法 2001年9月至2006年5月,应用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5例同侧前臂残端软组织缺损.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0~44岁(平均37岁).右侧3例,左侧2例.皮瓣切取范围:30 cm×9 cm~40 cm×9 cm,平均34 cm×9 cm. 结果 1例术后发生小的受区切口表浅感染,经换药逐渐愈合,改良的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