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径迹定年的过渡方法——Zeta法

来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裂变径迹Zeta法定年及应用现状作了简单的介绍。采用国产的铀标准玻璃UB2标定了磷灰石的Zeta常数,并对Zeta法的过渡性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对Zeta法过渡到绝对法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其他文献
从农药厂排污沟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毒死蜱的新菌株,命名为R17,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Sphingopyxis terrae R17可以利用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生长,该菌株的
以天津盐碱荒地农垦过程为例,分析盐碱荒地农垦为水田种植水稻后土壤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袭明,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Cd、As、Hg元素大量富集在0~20cm土壤中,其原因
沉积盆地中的油气聚集和某些金属矿床都是盆地演化过程中盆地流体活动的产物 ,是同一地质 构造格架内同一自然过程留下的物质表象。油气是被封存起来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
下庄矿田是华南重要的热液铀矿产区,区内控矿条件复杂.本文选取下庄矿田部分矿床内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碳、氧同位素组成,测得与成矿有关的碳酸盐的δ13CPDB值为-3.1‰~-8.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在沉积建造类型、沉积作用方式、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反映了热水沉积的多样性。该地区的热水沉积作用具有相对确定的演化特
地壳从地幔中熔融出来是地质学立论的基础,也是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原因.上述理论阐明不了大陆岩石圈、大陆造山带的组成,结构与演化,也与当代的基础理论不尽吻合.为此特提出
根据推导的误差公式,本文对岩石遭受后期强烈改造于其εNd(t0)计算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应用εNd(t0)讨论太古宙早期岩石成因及地壳演化需持特别谨慎的态度。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经历了前期楔入和后期垮塌变形.楔入事件发生于~60Ma、~23Ma和~13 Ma,垮塌开始于6~7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同样经历早期走滑和后期正断,走滑年代分别为58~56Ma、23M
本论文在对褐色金刚石中点缺陷的谱学研究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的成像技术--同步辐射X形貌术与其他形貌学方法研究褐色金刚石中的线、面缺陷特征,及与点缺陷的相互关系,以解决褐
古土壤蕴涵着古老时期的大气氧、二氧化碳以及生态植被的演化信息,利用有效的手段提取这些信息并据此推测古气候环境。在贵州省的遵义苟江、道真县、正安县等地发现了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