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润向医药龙头又迈进一步,而国药集团与新上药集团也不甘示弱。
2010年4月2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与华润集团总经理乔世波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华润将有两大举措:一是将旗下医药和微电子业务总部落户北京,打造国家级的生物医药和微电子产业基地,一是实现与北药的整合。
华润在京发力,直奔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龙头而去。
在北京的交易中,最为人关注的是北京医药集团股东的变动。据称,华润医药获持北药100%股份,作为对价,北京市国资委持华润医药30%股份。
同为三巨头之一的国药集团、新上药集团在全国重组中也动作频频,刺激华润拿下北京医药,推进了中国医药板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南方都市报》华润直捣北药,等于在国药的心脏插了一把刀。医药领域巨头之争,将集中在国药、华润和新上药三者之间。三国时代来临,而这个时代更因为周边各路诸侯诸如复星医药、广州医药、南京医药、九州通等大鳄的环伺,加剧了竞争的复杂性。
医药分析专家李博在这张牌桌上,三个巨头是不可能打牌的——国资委、国药、上药、华润,才是三国演义的真正格局。
国药集团人士华润旗下的医药资产还没有形成体系,在规模上还比不上国药,华润在医药上与国药集团存在竞争,但不是那么激烈。
医药界业内人士对华润而言,这一合作出于无奈,属城下之盟,不足对外炫耀。
《21世纪经济报道》华润这样做一方面是受国药集团、上药集团整合重组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旗下资产整合形成合力,与国药集团展开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医药央企,华润如今地位多少有点尴尬,成为北药集团第一大股东后,华润其实一直未介入北药集团的经营管理,如再不能抓住北药,将被对手甩开。
《新世纪》华润最初的央企医药平台未成,借力北药之后,再谋药业帝国梦。
《竞争力》华润医药2000年以来的医药整合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其整合三九药业一直困难重重,此次又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拿下北药,对规模的追求恐怕会使其重蹈过度扩张的险滩。
新上药集团:
旗下有上海医药、中西药业(600842)和上实医药(600607)三家上市公司。拥有销售过亿的品种16个,而其抗生素制剂占国内的20%以上。2009年收入300亿元,利润8.8亿元。2010年3月25日,上药与福建华侨实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由此上药正式完成华东六省一市分销网络的全面布局。此前,新上药已收购广州中山医药、山东商联生化药业等4家地方分销龙头企业。
华润集团:
早在2000年前后就开始在医药行业大举并购,高举打造央企医药平台大旗,然而先来居下。如今旗下有华润三九(000999)、东阿阿胶(000423)、双鹤药业(600062)、万东医疗(600055)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北药目前控股参股20余家企业,其中有双鹤药业和万东医疗两家上市公司。在医药流通方面,北药集团下面拥有北京市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北京医药、安徽华源医药、西安新西北双鹤医药、昆山双鹤医药、北京紫竹医药、北京赛科昌盛医药,以及上市公司双鹤药业控股的北京、长沙、云南等地的公司。北药集团2009年收入269亿元,利润3.56亿元。
国药集团:
由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旗下拥有22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还有国药控股、天坛生物(600161)、国药股份(600511)、一致药业(000028)4家A、H股上市公司。重组的上海医工院目前旗下有现代医药和上海医药(600849)两家上市公司。2009年收入650亿元,利润36.3亿元。上海医工院作为央企唯一的医药科研院所,拥有为企业注入最新产品和科技的强大能力,因此在医药领域和坊间有一个传说:在中国医药领域,得上海医工院者得天下。
2010年4月2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与华润集团总经理乔世波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华润将有两大举措:一是将旗下医药和微电子业务总部落户北京,打造国家级的生物医药和微电子产业基地,一是实现与北药的整合。
华润在京发力,直奔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龙头而去。
在北京的交易中,最为人关注的是北京医药集团股东的变动。据称,华润医药获持北药100%股份,作为对价,北京市国资委持华润医药30%股份。
同为三巨头之一的国药集团、新上药集团在全国重组中也动作频频,刺激华润拿下北京医药,推进了中国医药板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南方都市报》华润直捣北药,等于在国药的心脏插了一把刀。医药领域巨头之争,将集中在国药、华润和新上药三者之间。三国时代来临,而这个时代更因为周边各路诸侯诸如复星医药、广州医药、南京医药、九州通等大鳄的环伺,加剧了竞争的复杂性。
医药分析专家李博在这张牌桌上,三个巨头是不可能打牌的——国资委、国药、上药、华润,才是三国演义的真正格局。
国药集团人士华润旗下的医药资产还没有形成体系,在规模上还比不上国药,华润在医药上与国药集团存在竞争,但不是那么激烈。
医药界业内人士对华润而言,这一合作出于无奈,属城下之盟,不足对外炫耀。
《21世纪经济报道》华润这样做一方面是受国药集团、上药集团整合重组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旗下资产整合形成合力,与国药集团展开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医药央企,华润如今地位多少有点尴尬,成为北药集团第一大股东后,华润其实一直未介入北药集团的经营管理,如再不能抓住北药,将被对手甩开。
《新世纪》华润最初的央企医药平台未成,借力北药之后,再谋药业帝国梦。
《竞争力》华润医药2000年以来的医药整合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其整合三九药业一直困难重重,此次又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拿下北药,对规模的追求恐怕会使其重蹈过度扩张的险滩。
新上药集团:
旗下有上海医药、中西药业(600842)和上实医药(600607)三家上市公司。拥有销售过亿的品种16个,而其抗生素制剂占国内的20%以上。2009年收入300亿元,利润8.8亿元。2010年3月25日,上药与福建华侨实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由此上药正式完成华东六省一市分销网络的全面布局。此前,新上药已收购广州中山医药、山东商联生化药业等4家地方分销龙头企业。
华润集团:
早在2000年前后就开始在医药行业大举并购,高举打造央企医药平台大旗,然而先来居下。如今旗下有华润三九(000999)、东阿阿胶(000423)、双鹤药业(600062)、万东医疗(600055)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北药目前控股参股20余家企业,其中有双鹤药业和万东医疗两家上市公司。在医药流通方面,北药集团下面拥有北京市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北京医药、安徽华源医药、西安新西北双鹤医药、昆山双鹤医药、北京紫竹医药、北京赛科昌盛医药,以及上市公司双鹤药业控股的北京、长沙、云南等地的公司。北药集团2009年收入269亿元,利润3.56亿元。
国药集团:
由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旗下拥有22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还有国药控股、天坛生物(600161)、国药股份(600511)、一致药业(000028)4家A、H股上市公司。重组的上海医工院目前旗下有现代医药和上海医药(600849)两家上市公司。2009年收入650亿元,利润36.3亿元。上海医工院作为央企唯一的医药科研院所,拥有为企业注入最新产品和科技的强大能力,因此在医药领域和坊间有一个传说:在中国医药领域,得上海医工院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