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导入小议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yygyds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高效的导入。高效的导入不仅能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从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入手,讨论了课堂导入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介绍了一些导入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入;重要性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就是在一堂课开始时,通过一定的方式促使学生立即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体现教师深厚的语言基本功和对学生思维调动的能力,更反映出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和对教材切入点的选择。学生对语言材料感知、理解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环节中与学生认知过程协调的效果。因此,导入的设计和使用效果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恰当、有效的导入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本课内容上;二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是为新课内容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英语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 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如果在一堂课的开头即导入部分能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呈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那么学生便会主动进入学习的角色,自觉进行思考。
  2. 课堂导入要注意实用性
  无论是多么有趣的导入形式,都是为课堂后续内容的学习服务的。如果光顾着形式上的花哨和奪人耳目,而忽视设计的有效和实用性,往往会造成学生很活跃但是没达到教学目标的尴尬情况。
  要想使导入变得有效实用,而不是为了形式的有趣而摆花架子,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导入与本堂课的重难点知识联系起来,以确保导入部分成为整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导入部分的问题也要做到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能力范畴。太难或太容易都会让学生丧失兴趣。
  3. 设计导入时要联系实際
  导无定法。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不同的班级特点甚至教师风格,都是影响导入设计的因素。
  在设计导入方法时,教师要切忌生搬硬套,而应该联系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忽略任何一个因素的导入设计,都有可能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出现导入无效或低效的情况。即使在同一个班级教学,教师的导入方法也要经常变换,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三、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1. 情境导入法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就要为学生营造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全心全意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例如,学习牛津英语7B unit3的一堂关于指路的口语课,先展示一张寻宝图,告诉学生This map can help you find a magic treasure. Would you like to find it?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介绍找到宝藏需要完成的5个task,让学生在寻找宝藏的情境中训练他们的交谈和表演能力,巩固与指路相关的各种知识点和句型。学生的表达欲望在简短有效的情境导入后被很好地激发出来,较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2. 游戏、竞赛导入法
  在导入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一本正经的“学”与轻松愉快的“玩”结合到一些有趣的游戏中,那么学生的畏学心理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更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这种导入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有效。
  例如,在讲授牛津英语7B unit 6 welcome这一课时,首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要求学生在观看完一个animal collection的短片后,迅速答出其中包含的动物名称,答出最多种类的为优胜小组。
  这个游戏要求学生在观看短片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在大脑中迅速回顾以往所学的与动物相关的知识。作为一堂课的初始,这样能很好地抓住学生注意力并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这个比赛能让班里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包括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他们为集体争光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在这样一个小游戏之后,再自然地过渡到本堂课关于宠物的学习,导入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在讲授这个单元的reading三篇诗歌时,也同样运用了游戏的导入方法。
  由于本课中诗歌句法结构比较容易,但是大量出现的生词是学生理解的主要障碍,因此我把这些生词分成两类,分别设计了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中让学生根据图片的部分提示让学生猜图中的狗Eddie在做什么,从而一一介绍诗歌中所涉及的大量动词的意义。
  第二个游戏中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上所提供的几个地点,猜测小猫Poppy躲在哪里,然后呈现诗歌中所涉及的一些地点名词。学生在猜的过程中,自然掌握了这些新词,并且与图片相结合加深了印象,为后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
  3. 时事及生活元素导入法
  这是一种比较自然,有生活气息的导入方法。以最近发生了我们身边的事件作为开场话题,用近乎随意交谈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
  例如,在讲授牛津英语8A unit 6“自然灾害”这一课时,可以以汶川大地震、云南旱灾为话题,在与学生谈论这个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之后,再进入本单元主题。这时学生大脑中那部分平时生活中阅读积累到的见闻促使他们大脑迅速兴奋起来,他们对这个刚发生过的灾难的感受也使得他们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这样的时事导入自然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然后再过渡到对自然灾害的知识的学习就顺理成章了。
  在学习fire safety这个话题时,首先让学生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火的认识。然后以今年上海高层住宅楼大火这个事件入手,请学生谈谈对这个事件的了解和看法,然后引导他们思考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用火。
  在进入8A unit3 A day out这个单元的学习时,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暑假或者国庆假期中旅游的经历,谈论他们喜欢的旅游景点和喜欢的国家与城市。这样各抒己见,在讨论交流中进入本课的内容。
  这种导入法可以迅速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这些问题他们比较熟悉,学生容易参与课堂,有较强烈的表达欲望,在自然的衔接过渡后,也会对接下来的新课内容比较容易接受。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变被动为主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端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自然。
  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安排导入环节,并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教态,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这样离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