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因不能提供主诉,不能配合治疗,不会使用吸氧装具,因此在护理上要给予更多关怀和特殊照顾,以保证高压氧治疗安全、有效。方法:2002~2005年对112例新生儿进行HBO治疗、观察,通过分析总结,制定出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护理常规。结果:高压氧治疗得到安全、有效实施,无合并症发生。
关键词 婴儿高压氧舱 新生儿高压氧护理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274
资料与方法
2002~2005年收治我院进行高压氧(HBO)治疗的新生儿112例,其中男婴61例,女婴51例;患儿治疗次数多数在1~4个疗程(10次为1疗程),最少治疗1次,平均治疗次数为17次。
方法:对每次进行HBO治疗的患儿进行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护理观察及护理评价。
护理安全管理
治疗前护理安全管理:①婴儿高压氧舱安全检查:首先检查室温,安置氧舱位置不靠近火炉、暖气片等,避免日光直接照射;舱体内外表面用洁净水和清洁柔软的全棉毛巾轻轻擦洗;用供婴儿舱加压的氧气先经医用加湿器加湿,可防止舱内静电的产生和积聚;检查有机玻璃筒体最长使用期为5年,最多加压次数为5000次,当达到任何1条或发现有化银议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换;检查仪表板上标示舱内压力的氧压表,温度及时钟显示器,进、排气控制阀及进、排气流量计、测氧仪及测氧流量计。②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辅导:由于患儿家长不了解HBO的治疗原理,所以在治疗前,尤其首次治疗前必须耐心将患儿所患疾病的知识,HBO的治疗原理以及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对其家长作耐心细致的讲解,对患儿进行抚触、安慰,以便正常治疗。③進舱前细心检查:细心检查进舱患儿的穿、带、严禁带易燃、易爆物品进舱,进舱必须穿纯棉织物,尽可能少带不必要的物品进舱;细心检查患儿的病情。除认真填写新生儿高压氧治疗护理评价表中的内容,进舱前要为重症患儿进行二查:一查气管插管是否固定妥当、痰液是否抽吸干净;二查输液瓶是否有长针管插至瓶内液面以上,防止减压时瓶内气体膨胀将液体从进气管内压出。
治疗时的护理安全管理:①加压时护理:治疗时,加速速度宜缓慢,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不适,呼吸困难或惊厥发生,若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加压并报告值班医生处置,有些患儿严重不耐受或舱后恐惧,哭闹不止,应在治疗前常规给予“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点鼻以扩张咽鼓管,增加患儿对压力的耐受性,患儿哭闹时,要轻抚患儿头、脸及体,应用安慰性语言抚慰患儿,同时停止加压并稍作减压(减15~22.5mmHg即可),给予患儿适量饮水,作吞咽动作,以调整咽鼓管,用1次性眼罩保护患儿眼睛,以免合并症发生。②稳压时的护理:因HBO治疗时间较长,患儿多情绪烦躁,护理时要多进行沟通交流,调动其愉快情绪,达到安全顺利治疗,同时严密观察患儿的情况,随时调整氧流量,使患儿感到舒适。③减压时的护理:减压前应检查开放一切引流管,如胃管、导尿管等减压过程中英菲氏管内的空气会膨胀使液平面降低,应适时调整,减压时舱内空气的温度会下降,所以要注意患儿防寒保暖,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并认真记录,减压时因很快就要出舱,患儿多较兴奋,防止患儿屏气引起肺气压伤[1]。
治疗后的护理安全管理:每次治疗结束,减压出舱后要密切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让患儿休息5~10分钟,及早发现HBO的并发症,如鼻部分泌物有带血丝或痰中带血丝等应报告值班医生及时处理,并认真记录观察内容及结果。
讨 论
随着高压氧(HBO)医学的飞速发展,高压氧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2]。目前,高压氧治疗有效的儿科疾病有两类:一类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核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常见疾病;另一类是支气管哮喘、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小儿常见病。
婴儿高压氧舱是供新生儿及婴儿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专用氧舱,它的结构特点为有机玻璃透明舱体,两端为金属端盖,前盖设外开门,后盖上设安全阀,生物电插座,进推气管接头和压力表,温感元件的引出接头,婴儿高压氧舱的仪表板固定在拉杆和金属端盖侧。
随着高压氧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小儿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等疾病所致的病残率,在高压氧治疗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儿有效吸氧,有效治疗,保证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冯梅秀,记明毅,苏小莲,等.患儿在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43.
2 高压氧在儿科及产科的实用.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107-128.
关键词 婴儿高压氧舱 新生儿高压氧护理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274
资料与方法
2002~2005年收治我院进行高压氧(HBO)治疗的新生儿112例,其中男婴61例,女婴51例;患儿治疗次数多数在1~4个疗程(10次为1疗程),最少治疗1次,平均治疗次数为17次。
方法:对每次进行HBO治疗的患儿进行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护理观察及护理评价。
护理安全管理
治疗前护理安全管理:①婴儿高压氧舱安全检查:首先检查室温,安置氧舱位置不靠近火炉、暖气片等,避免日光直接照射;舱体内外表面用洁净水和清洁柔软的全棉毛巾轻轻擦洗;用供婴儿舱加压的氧气先经医用加湿器加湿,可防止舱内静电的产生和积聚;检查有机玻璃筒体最长使用期为5年,最多加压次数为5000次,当达到任何1条或发现有化银议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换;检查仪表板上标示舱内压力的氧压表,温度及时钟显示器,进、排气控制阀及进、排气流量计、测氧仪及测氧流量计。②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辅导:由于患儿家长不了解HBO的治疗原理,所以在治疗前,尤其首次治疗前必须耐心将患儿所患疾病的知识,HBO的治疗原理以及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对其家长作耐心细致的讲解,对患儿进行抚触、安慰,以便正常治疗。③進舱前细心检查:细心检查进舱患儿的穿、带、严禁带易燃、易爆物品进舱,进舱必须穿纯棉织物,尽可能少带不必要的物品进舱;细心检查患儿的病情。除认真填写新生儿高压氧治疗护理评价表中的内容,进舱前要为重症患儿进行二查:一查气管插管是否固定妥当、痰液是否抽吸干净;二查输液瓶是否有长针管插至瓶内液面以上,防止减压时瓶内气体膨胀将液体从进气管内压出。
治疗时的护理安全管理:①加压时护理:治疗时,加速速度宜缓慢,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不适,呼吸困难或惊厥发生,若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加压并报告值班医生处置,有些患儿严重不耐受或舱后恐惧,哭闹不止,应在治疗前常规给予“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点鼻以扩张咽鼓管,增加患儿对压力的耐受性,患儿哭闹时,要轻抚患儿头、脸及体,应用安慰性语言抚慰患儿,同时停止加压并稍作减压(减15~22.5mmHg即可),给予患儿适量饮水,作吞咽动作,以调整咽鼓管,用1次性眼罩保护患儿眼睛,以免合并症发生。②稳压时的护理:因HBO治疗时间较长,患儿多情绪烦躁,护理时要多进行沟通交流,调动其愉快情绪,达到安全顺利治疗,同时严密观察患儿的情况,随时调整氧流量,使患儿感到舒适。③减压时的护理:减压前应检查开放一切引流管,如胃管、导尿管等减压过程中英菲氏管内的空气会膨胀使液平面降低,应适时调整,减压时舱内空气的温度会下降,所以要注意患儿防寒保暖,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并认真记录,减压时因很快就要出舱,患儿多较兴奋,防止患儿屏气引起肺气压伤[1]。
治疗后的护理安全管理:每次治疗结束,减压出舱后要密切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让患儿休息5~10分钟,及早发现HBO的并发症,如鼻部分泌物有带血丝或痰中带血丝等应报告值班医生及时处理,并认真记录观察内容及结果。
讨 论
随着高压氧(HBO)医学的飞速发展,高压氧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2]。目前,高压氧治疗有效的儿科疾病有两类:一类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核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常见疾病;另一类是支气管哮喘、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小儿常见病。
婴儿高压氧舱是供新生儿及婴儿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专用氧舱,它的结构特点为有机玻璃透明舱体,两端为金属端盖,前盖设外开门,后盖上设安全阀,生物电插座,进推气管接头和压力表,温感元件的引出接头,婴儿高压氧舱的仪表板固定在拉杆和金属端盖侧。
随着高压氧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小儿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等疾病所致的病残率,在高压氧治疗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儿有效吸氧,有效治疗,保证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冯梅秀,记明毅,苏小莲,等.患儿在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43.
2 高压氧在儿科及产科的实用.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10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