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县域相对贫困的时空演化与驱动因素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扶贫主题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然而目前对集中连片特困区域相对贫困的测度、时空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较为薄弱,例如,对县域层面上相对贫困的测度、时空格局的研究相对较少,对贫困空间分异影响因素效应的时间变异性关注有待提升;在影响因素定量识别的模型选择方面,缺少同时控制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的模型,使得模型估计效果不佳。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区,利用FGT指数、贫困距离指数、SARAR模型等揭示了2001—2018年武陵山片区县域相对贫困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片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教育文化出版领域,但其在面向高校科技期刊综合化发展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针对高校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办刊模式单一、办刊经费不足、优质稿源流失、稿件处理周期长、期刊影响力有限等问题,探讨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化高校科技期刊综合发展模式,旨在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力。
在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受专业性、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的影响,尤其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通过不断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作为一名期刊编辑,要想充分利用新媒体开拓业务,适应行业发展,关键在于提升编辑的媒介职业素养,尽快实现从传统编辑到新媒体编辑的转型。
为提升气象官方微博的品牌效应,提高气象信息的覆盖度,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通过对“西安气象”新浪官方微博近10 a的运营数据分析,并对比国内气象类官方微博运营发现,运营较好的气象官方微博都具有明确的运营理念和定位。针对微博的传播特点,可以通过对气象信息原创深度解读,增加与粉丝互动交流,与本地大V和气象大V形成传播矩阵等方式增加关注度、提升传播力和扩大影响力。
高质量的专栏/专刊出版聚焦了期刊的亮点,展现了专业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发展现状,为期刊争取到更多的优质稿源,是促进科技期刊发展、提升办刊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以《红外与激光工程》为例,针对近年来出版专栏/专刊的方案、流程、宣传等实践经验进行阐述,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
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刊载信息量大、反映学科内容新、流通范围广等特点,在信息生产和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期刊编委会的学术指导、引领和把关作用是科技期刊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保证。阐述分析了科技期刊编委会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及编委工作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指出科技期刊办刊过程中编委会的职责范围和充分挖掘、发挥编委能力和影响力的必要性,讨论并提出了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稿源质量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只有拥有稳定且高质量的作者群体,才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编辑应借助新媒体发展的东风,加强作者群体的维护与发展。从稳固原有作者群体、发掘新作者以及其他发展途径3个方面探讨了作者队伍建设的策略,旨在提高作者对期刊的信任度,维护作者队伍的动态发展,为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夯实基础。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总结了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国新媒体出版研究的文献来源、主题内容、研究单位、研究关键词及相关的聚类分析,旨在更好地把握我国新媒体出版学科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撤稿事件倍受关注,为此分析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自创刊至2021年3月31日撤稿的文献类型、撤稿原因、撤稿时滞、撤稿主体、撤稿后处理等特征,其中重点关注作者非主观故意错误导致的撤稿及后续处理。结果显示:四大综合性医学期刊总体撤稿数量不多,其中作者非主观故意错误导致撤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无虚假同行评审导致撤稿;撤稿并非完全负性事件,应视其具体情况客观看待。
利用高陵区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PM2.5质量浓度监测资料、空气质量指数,分析PM2.5的污染特征,结合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定量分析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近3 a来高陵区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累计时间远超其他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的累计时间。(2)PM2.5平均质量浓度月变化呈明显的“U”型特征,1月最高,2月、12月次之;季节变化规律为冬春高、夏秋低,冬季最高,夏季最低。(3)PM2.5质量浓度
在我国逐渐由科技大国发展为科技强国的新时代,伴随各种国家政策支持和新方法、新技术的繁荣,科技期刊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科技期刊建设中的核心资源之一,编辑人才的能力提升在推动期刊发展中尤为重要。基于团队协作模式,在具备编辑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科技期刊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编辑人才“个性化”能力,包括专业科研视野、数据分析头脑、媒体传播思路、资源整合能力等,利于以“一专多长”的模式发掘编辑的个人潜力并发展成团队优势,进而推动科技期刊建设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