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时间阶段CT影像学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月69例经核酸检查确诊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平扫
【机 构】
: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基金项目】
:
浙江省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KJGG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时间阶段CT影像学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月69例经核酸检查确诊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平扫图像,最终入组60例,记录并分析患者不同阶段(1~4d、5~13d)的病变部位、分布、形态、数目、密度、细网格征、结节伴晕征、反晕征、支气管空气征、血管增粗征等影像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CT影像显示,疾病好发于左肺下叶、右肺下叶以及外带胸膜下,23.3%的患者累及5个肺叶,当疾病进展到第二阶段时,病灶进展迅速,病灶数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对放射科应用影像技术的意义以及质量效果进行系统研究,以全面推广影像技术.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采集的100例患者的DR图像作为统计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
通过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进行概念性分析,并且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方式进行总结与评价,得出有效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控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的检测,以期早期发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动脉血管结构及功能损伤寻找有效的临床检测指标.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118例射血分数
<正>围刺法[1]又称围针法、围剿刺法,是多针围刺以治疗病灶相对局限、边界较为清楚病症的一种针刺方法。其源于《灵枢·官针》[2]十二节刺中的"扬刺"法。扬刺法经后世历代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