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节期间,新宇陪爸爸妈妈回到农村爷爷家过年。他发现快七十岁的爷爷每天戴着老花镜拿着手机点点刷刷,忙着组织他们的中学同学聚会。听爸爸说,爷爷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没想到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爷爷在这偏僻的乡村组织同学会,用手机建立微信群,动员老同学参加聚会,利用支付宝收付活动经费,上淘宝买纪念品,上“携程”订酒店,上“大众点评”订餐厅……新宇对“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有了真切感受。
你对“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有怎样的生活体验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当今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透过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不分年龄,不论学识,都在学习运用互联网,方便、丰富自己的生活。这种变化,正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在物质生活相对满足之余,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角度,可以立意为:在日益富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充实感和幸福感;便捷的通讯技术让生活绚丽多彩等。从材料中近七十岁的老爷爷利用手机来掌控一切活动安排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科技改变生活;网络让农村生活走向现代、快捷等。
综合材料中的信息,还可以从一些细微处进行挖掘立意。如“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爷爷”,从这句话中可以判断爷爷的文化水平是很低的,而使用智能手机收付款或订货,是需要一定的操作知识和技能的。爷爷能够娴熟地使用智能手机,是需要学习的,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无法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从这个角度可以立意为: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享受时代生活;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改变单一的生活模式,享受丰富的生活等。
从文体的角度看,议论文是最好把握的,采用确立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写作思路,既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又能充分运用各种论据材料,使作文显得说理充分、深刻。若是写记叙文的话,要注意不能只是讲述发生在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在叙述现象中议论,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点出生活现象的本质,在作文的结尾进行总结,升华主题,这样写,会显得流畅自然。
精神文化正当红
田惠宇 (恩施高中)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不仅在于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更在于文化精神上的极大丰富。
新的幸福时代就在于精神文化的满足,应该做到精神文化正当红。
精神文化的丰富,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近七十岁、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爷爷,也会利用手机组织同学会。为什么老爷爷也会组织时髦的“同学会”呢?这看似与他们老一辈人丝毫不沾边,实则是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人民需要后,精神生活的追求已成为人民的新目标。只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才能让生活更多姿多彩。当一群七十岁的老人聚在一起,回忆往事时,生活的变化和岁月的痕迹浮现于脑海,这种气氛,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呢?精神文化满足,人民才生活得更美好。
精神文化的丰富,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提升文化内涵。央视新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一出台就获得大众好评。经典的古诗文纷至沓来,重新让人们认识到了经典的魅力。其中一曲《苔》引起了大众的共鸣:“阳光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支教老师和山区孩子的吟唱让經典冲破尘土的束缚,散发出文化的魅力,人们领悟到多数人如苔花般渺小,但绽放之际,也会与牡丹一样灿烂。通过精神文化的丰富,人们领会了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思想境界,人民的生活变得充实、有内涵。精神文化的满足,人们才可以到达更高的精神境界。
精神文化的丰富,推动国家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走文化发展之路,不仅仅欲借此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更欲借此让世界舞台演绎出我们中国的文化影响。大国博弈,靠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科技力量,还靠的是文化战略。一个没有自己精神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放弃了自己精神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只有极大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让我们的国民都拥有文化自信,我们的国家才会变为文化强国。
新的幸福时代已来临,精神文化正当红。只有丰富了精神文化,人民才能追求美好生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拥有文化自信,让中国走上文化发展之路,成为文化强国。
新的幸福时代,精神文化正当红。
尾 批
全文紧扣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来确立中心论点,观点正确,符合题目中材料的要求。开篇指出新时代需求矛盾的变化,自然引出第二段中心论点的表述,简洁明了;然后通过三个分论点,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证明中心论点,结尾总结,再次强化论点,显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具体到语言的表述与论证过程中的不足,详见批注。
春节期间,新宇陪爸爸妈妈回到农村爷爷家过年。他发现快七十岁的爷爷每天戴着老花镜拿着手机点点刷刷,忙着组织他们的中学同学聚会。听爸爸说,爷爷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没想到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爷爷在这偏僻的乡村组织同学会,用手机建立微信群,动员老同学参加聚会,利用支付宝收付活动经费,上淘宝买纪念品,上“携程”订酒店,上“大众点评”订餐厅……新宇对“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有了真切感受。
你对“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有怎样的生活体验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当今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透过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不分年龄,不论学识,都在学习运用互联网,方便、丰富自己的生活。这种变化,正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在物质生活相对满足之余,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角度,可以立意为:在日益富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充实感和幸福感;便捷的通讯技术让生活绚丽多彩等。从材料中近七十岁的老爷爷利用手机来掌控一切活动安排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科技改变生活;网络让农村生活走向现代、快捷等。
综合材料中的信息,还可以从一些细微处进行挖掘立意。如“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爷爷”,从这句话中可以判断爷爷的文化水平是很低的,而使用智能手机收付款或订货,是需要一定的操作知识和技能的。爷爷能够娴熟地使用智能手机,是需要学习的,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无法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从这个角度可以立意为: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享受时代生活;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改变单一的生活模式,享受丰富的生活等。
从文体的角度看,议论文是最好把握的,采用确立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写作思路,既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又能充分运用各种论据材料,使作文显得说理充分、深刻。若是写记叙文的话,要注意不能只是讲述发生在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在叙述现象中议论,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点出生活现象的本质,在作文的结尾进行总结,升华主题,这样写,会显得流畅自然。
精神文化正当红
田惠宇 (恩施高中)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不仅在于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更在于文化精神上的极大丰富。
新的幸福时代就在于精神文化的满足,应该做到精神文化正当红。
精神文化的丰富,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近七十岁、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爷爷,也会利用手机组织同学会。为什么老爷爷也会组织时髦的“同学会”呢?这看似与他们老一辈人丝毫不沾边,实则是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人民需要后,精神生活的追求已成为人民的新目标。只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才能让生活更多姿多彩。当一群七十岁的老人聚在一起,回忆往事时,生活的变化和岁月的痕迹浮现于脑海,这种气氛,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呢?精神文化满足,人民才生活得更美好。
精神文化的丰富,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提升文化内涵。央视新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一出台就获得大众好评。经典的古诗文纷至沓来,重新让人们认识到了经典的魅力。其中一曲《苔》引起了大众的共鸣:“阳光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支教老师和山区孩子的吟唱让經典冲破尘土的束缚,散发出文化的魅力,人们领悟到多数人如苔花般渺小,但绽放之际,也会与牡丹一样灿烂。通过精神文化的丰富,人们领会了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思想境界,人民的生活变得充实、有内涵。精神文化的满足,人们才可以到达更高的精神境界。
精神文化的丰富,推动国家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走文化发展之路,不仅仅欲借此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更欲借此让世界舞台演绎出我们中国的文化影响。大国博弈,靠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科技力量,还靠的是文化战略。一个没有自己精神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放弃了自己精神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只有极大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让我们的国民都拥有文化自信,我们的国家才会变为文化强国。
新的幸福时代已来临,精神文化正当红。只有丰富了精神文化,人民才能追求美好生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拥有文化自信,让中国走上文化发展之路,成为文化强国。
新的幸福时代,精神文化正当红。
尾 批
全文紧扣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来确立中心论点,观点正确,符合题目中材料的要求。开篇指出新时代需求矛盾的变化,自然引出第二段中心论点的表述,简洁明了;然后通过三个分论点,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证明中心论点,结尾总结,再次强化论点,显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具体到语言的表述与论证过程中的不足,详见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