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个体化治疗探索

来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61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发现分子标记物可提高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治疗方案、预后判断等环节的准确性,但是不同人群发病原因与基因位点也不相同,因此治疗效果也不相同。即便使用相同药物进行治疗,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医生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采用个体化治疗方式。新型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起效快,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结合思密达治疗霉菌性食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霉菌性食道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
目的观察和探讨吴茱萸汤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武科”的确立与制度化、应试人资格与应试内容、武学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武科”又称“武举”,是以“武艺弓射”等体育项目取士的科目,宋仁宗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