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有序流动”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小学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全社会的基本普及,教育公平、教育均衡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人们期待通过“教师有序流动”来解决师资发展不均衡问题。然而,笔者在参与“教师有序流动”的实践中,发现“教师有序流动”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其原因是人们对“教师有序流动”内涵认识不清,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教师流动的理论研究和舆论导向,缺乏对“教师有序流动”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本文就尝试着对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思考作一阐释。 With the universal popularizat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whole society, education fairness and balanced education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people expect to solve the imbalance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through “orderly flow of teachers”. However, in the practic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orderly flow of teachers”, the author found that “orderly flow of teachers” di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because people did not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orderly flow of teachers” Clear,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l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ublic opinion on the flow of teachers, the lack of incentives for the “orderly flow of teach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centiv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ain my own thinking in these areas.
其他文献
生本课堂的理念,相信很多老师都深以为然.但在实际教学中,相当多的老师仍在不自觉地“包办代替”,或小组合作表面热闹,实则低效.对于高效的生本课堂,我们往往心向往之,却无法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该是这个样子,是行走在羊肠小道上的样子。她既不能有高铁那样标准的预设,也不能像高铁那样的飞驰;她需要慢慢地自由地行走,在行走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并强化形象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且势在必行,否则,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会在一定程度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花季”,初中阶段教育在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当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至为重要.可是,当下初中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与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要求相去甚远.具体体现
中小学教师是职业倦怠现象的高发群体。随着社会转型期综合征现象的出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压力,职业压力感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应进一步关心学生物理思维、物理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和提升.本文从物理问题情景创设原则的角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这些年对教师培训越来越重视,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以中央政府为例: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5000万元专项经费,教育部继续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教师
错题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粗心、对知识点不理解等原因而导致答案不正确的题目.这些典型错题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反映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正
本文首先对“中小学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的内涵进行界定并肯定了加强中小学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内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提出
着眼小学数学课堂,良好的理答行为能够带动师生双方的长足进步.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其对数学的理解,并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得到不同的反馈,进而改变教学方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