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内心修炼顽砥无摧

来源 :女友·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了七年半MTV中国的双语节目主持人,发过一张十足个人风格的同名音乐专辑,演过大银幕作品的女一号,一直是时尚圈炙手可热的IT Girl,这些都没有让她红,却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绯闻,名气来得措手不及。然而,走近她就会知道,她的世界真是无比精彩!她有无限的可能性!
  对不重要的事情视而不见
  夏末的北京仍然炎热并且躁动。摄影棚里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摄影师做着拍摄前最后的准备工作。穿着素淡小鸟图案衬衫裙的朱珠,就那么不设防地走了进来。神情自若,甚至带着几分邻家女孩的俏皮。接着,便是朱珠与摄影师的大大的拥抱。整个影棚的气氛顿时热情生动了起来。
  私底下的朱珠,语速不紧不慢,字斟句酌,即使谈到前段时间令她大伤脑筋的八卦,也不见她表现出任何急躁。看得出来,是个内心沉得住气的姑娘!
  然而,如果不提她同时身兼的各种身份,似乎会让人忽略她的才华——MTV音乐台中国区的当家主持人、歌手、演员,以及时尚IT Girl。而她在意甲尤文图斯加冕现场,与意大利尤文图斯足球队老板、菲亚特集团副总裁拉波·埃尔坎,当着全世界球迷的那一场热吻,风头盖过了她过去所有的努力达到的名气的总和,甚至盖过了她正在宣传期的新电影。
  接下来,便是微博粉丝的板砖与唾沫星子,正方反方轮番上阵,一时间她从时尚版女主角跨界成了娱乐版大头条。八卦新闻来势汹汹,即使一切并非出于她的本意。于她本人,流言再猛一百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她早已学会对不重要的事情视而不见,但是这次伤害的却是她的家人!
  同为媒体人的朱珠,可能没有邓文迪那样的强势与手腕,但为了保护家人,巨蟹座的她同样可以对攻击者穷追猛打,不依不饶,绝不手软。“我不喜欢计较,但该说的该做的一定不会手软。如果别人有攻击性,我会第一时间反击。”此时的她,就像一头高傲的狮子,内心里有着一座正待喷薄的火山。
  红色后代vs在路上
  化完妆,拍摄还没开始,朱珠就跑到影棚中央先High唱了一曲。很难说是主持人的工作习惯使然,还是因为爱音乐的天性发作,总之有朱珠在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冷场。即使采访中途需要去趟洗手间,她也会打开手机让你看看她刚完成的歌词作品,这样等她的时间不会太过无聊。
  出生于红色家庭的朱珠,有着严格的家教。爷爷朱虚之,老红军,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共和国开国将军之一。朱珠出生时,爷爷送了架昂贵的钢琴作为见面礼。这架钢琴为后来朱珠的人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三岁的时候,身高仅能勉强够到琴键的朱珠,与人生的第一架钢琴有了亲密的接触。这段经历被朱珠形容成为“生的第一个拐点”。正是这个拐点,让朱珠明白了音乐对自己的重要性。
  人生的第二个拐点,是妈妈去了澳大利亚。当时还在上小学的朱珠,只能与家里的保姆阿姨在一起,却因此锻炼出了自己的独立,也因此才有了后来初中时一个人的背包旅行。那段时间,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孤独天使》和《达摩流浪者》成了朱珠最好的朋友,“读它们让我有种幻想,就是一个人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可能是因为心中有种解不开的情愫,所以才要把身体送出去远行。”旅行打开了朱珠的世界,让她今天可以去胡同里吃羊肉串喝啤酒,明天可以去参加名利场的晚宴,因为“看世界的Range有多大,人的成长就有多大”。
  人生的第三个拐点,是大学学习电子信息工程的理工科女生朱珠,竟然跑去时尚杂志当平面模特,后来甚至一度成为时尚杂志的兼职编辑和撰稿人!结果是朱珠发现自己的兴趣根本不在杂志社,于是果断将人生拐到了另一个方向。
  而最后一个拐点,似乎超越了我们对美女的理解。改变了朱珠人生的重要拐点居然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电影《教父》。《1984》于朱珠无异于一场对于人性理解的头脑风暴,而《教父》教给朱珠的,是“人生的智慧,家庭的情感,伙伴的情谊,以及是非观”。
  或许,这样的脉络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灵魂的美女看上去特别让人着迷!
  永远的新人姿态
  朱珠的口头禅是:“Cause I am Cool!”主持人当得好好的,结果去出了张唱片,唱片影响力一般,又跑去演戏,问她为什么胆子这么大,朱珠的回答是:“有什么可怕的呢?Nothing to lose!”
  好一个“没什么可以失去”!所以,在猫眼妆、火辣身材和烈焰红唇的后面,藏着一个内心有力量和有胆量的大女人。胆量让她从不对自己设限,而力量让她一直以新人的姿态在不同的领域里自由穿梭。每个电影角色都是靠自己试镜得来,一年四部新戏上映,还在电影新人的阶段就已经和好莱坞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以及《罗拉快跑》导演汤姆·提克威合作过了。
  然而,无论聊电影、聊时尚、聊音乐,或者聊造型,朱珠从头到尾都没有流露出一丝“前辈”的姿态,即使无论哪个行业她都可以算上资深。“我希望自己永远是新人。我喜欢,喜欢新事物。”所以,演电影算什么,接下来她还可能制作电影、写小说、开演唱会!“Why Not?!”不设限的人生,不是在等待生命给她的惊喜,而是在创造生命的精彩。
  问什么样的工作信念可以让她自由跨界,朱珠的回答是:“我工作的信念就是表达自己。”无论演员、主持、歌手,抑或时尚Icon,朱珠在做的,只是在寻找一种方式无限接近自己。“自己和自己总是隔着一段长长的距离,可能因为时间的关系,或是不断自省的关系,我离自己很近。我日常做的事情都离自己很近,不是事情与我的距离,而是我的躯壳与我的灵魂的距离。”而朱珠的极致,或者魅力便在这里。
  所以,她并非派对动物,只是因为她的好人缘使得大家都愿意拉上她一起玩;她并非性感女神(即使她的性感有目共睹),只是因为她的内心早已修炼得刀枪不入,可以如此招摇。
  :马上两部电影《纽约客@上海》和《云图》即将上映,跨界电影的体验很精彩吧?   朱珠:嗯,演戏需要我对于所演人物的理解,需要我对电影的理解……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我不是靠天赋演戏,也没专门学过表演,靠的都是自己内在的积累,对世界和人与人关系的理解,其实是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演戏。
  :最喜欢的电影人是谁?
  朱珠:导演?灯光?道具?(又开始开玩笑了)最喜欢的电影人我想是Ennio Morricone,电影原声音乐家,我在意大利碰到过他,很可爱的老头,他的音乐让我心碎。(现场立刻开始哼唱)还有,梅利尔·斯特里普以及芭芭拉·史翠珊。至于导演,我喜欢那些意大利的老导演,比如Francis Coppola,Tim Burton……
  :你喜欢的都是年纪大的人?
  朱珠:我喜欢了不起的人。像梅利尔·斯特里普和芭芭拉·史翠珊,她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都是有个性的人!史翠珊从歌女到歌手到演员到导演到制片人再到有自己的公司,而她最自豪的一点就是在好莱坞取得成就,但从来没有把自己的鼻子变小;而斯特里普,唱过歌剧、音乐剧,快30岁才有机会出演自己的第一部电影……
  :现在还有哪些为自己保留的生活习惯?
  朱珠:早起喝蜂蜜水,跑步,十公里马拉松我就跑过好几次。写日记。(纸质的?)对,用笔写在本子上那种。
  :听说你有一张“完美男人”的名单?
  朱珠:其实我对男人,没有特别具体的眼光,我觉得我看男人和男人看我是一样的。我的意思是,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什么特质,我就会在他们身上看到什么特质。如果他们看我是个性感大美妞(自己不好意思地乐了),或是个很开心很好玩的姑娘,那我呈现给他的就是这一面的我,我们相处的模式就是这样。但如果有个人视我如真爱,觉得我什么都好,思想也好,内涵也好,变老变丑生病残疾也都喜欢我,我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
  :那对结婚是什么态度?
  朱珠:顺其自然吧,暂时没想法。人都是在“不得不”结婚的时候才结婚,这种“不得不”并不是被别人所逼,有可能是自己对自己妥协了。
  :你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朱珠:理想中的爱情,两个人是平等的。从硬件到软件,从思想到生活,都平等,都相似,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才会舒服。我并不奢望有一个人和我一起走到我想去到的方向,找个相处舒服的人就很难了,其实各自走各自的路也没什么不好,只要生活上可以一起待着,可以给对方一种陪伴,让对方不孤独,当对方需要的时候在那里就好了。
  :男人似乎并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太有个性?
  朱珠:是,我对大部分男人而言可能都是A little bit too much,太多了,有些用不着。对男人来说,我可能会是一个奢侈品。(乐)我的意思是性价比不高,没事怎么会有人天天穿Alexander McQueen!即使他们喜欢我,但我身上有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说是多余的,在生活中是不必要的。
  :那进入一段关系之后,会不会需要改变自己的个性?
  朱珠:我觉得个性本身不会有改变,但生活上需要做些改变。
  :女儿朱珠和女朋友朱珠,哪个角色让你觉得更难应付?
  朱珠:女儿朱珠不是很难,我和父母关系很好,像朋友,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很平等,会争论,也会互相照应;女朋友或伴侣角色的朱珠,对于巨蟹座的我来说应该不难,但问题是这个世界现在变得很难,不是人的问题。
  :喜欢什么样的服装?
  朱珠:我喜欢的衣服,是可以突出我,能够让我穿上它变得更美的衣服,当然也应该舒服。我喜欢跟自己气质契合的衣服,有一点调皮,有一点中性,有一点性感,也有一点点Preppy,感觉是坏学生假装好学生的感觉。
  :如果让你列个快乐清单,都有什么?
  朱珠:唱歌,旅行,聊得来的朋友(男伴和女伴),美丽的事物。
  :听过别人对你最好的评价是什么?
  朱珠:“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样的赞美让我感觉太好了,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会有很多的色彩,会有很多的可能性。
  :别人给过你最好、最糟糕的建议分别是什么?
  朱珠:最糟糕的建议是让我把自己炒火,这是我不想要的,我对名利没有那么在意。最好的建议是要做一个职业的人,做演员、歌手、主持人都OK,但不要为了成为明星去做。低调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最终光芒被人发现了,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的过程才有意义。
其他文献
保罗·高更在印象派三杰中,与梵·高的关系最为亲密,后人研究两人性格及画作给予了这样的结论:“梵·高天真,是受虐狂;而高更狂野,是个操控狂”。高更和梵·高有着相似的遭遇——幼年丧父,但高更的母亲很快受到富商眷顾,因此高更童年一直生活富足。其实,在高更早期的志向里,我们依稀可以感受他向往自由的心性。11岁到14岁,高更在神学寄宿学校只对绘画和宗教饶有兴趣,并一心想成为远航的水兵。从17岁到23岁,想方
期刊
猫一样的女人,如猫一般优雅妩媚,似猫一般狡黠伶俐,若猫一般高贵骄傲,亦如猫一般会爱护自己。用凝聚无限能量的精华液,在这个秋天给自己最尊贵的呵护。
期刊
罗兰·巴特谈到一张1850年拍摄于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利恒之路的照片,简单的影像上只有一片沙石地和橄榄树,但是令他意识大为震惊的却是有三个不同时刻的重叠——现在(看照片的时刻)、耶稣的时代、摄影家的时代三者全部直接地在一起展现。一张照片直接明了地交杂了三个不同的时刻,延伸出很多故事与话题而无需造假,那就是穿越的魔力与魅力。  穿越,是一种终极的幻想,能够在时空的轨道里上下求索,无论你在哪里,它都给你时
期刊
虽然没有人可以帮你摘到天上的星,但也总会有人常伴左右,温暖你的心。用婚戒来做你们爱情的见证,如手心糖果,甜在内心。
期刊
话剧不是电影,舞台比荧幕更直接,角色会直接走入你的内心。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热爱话剧舞台,在几年间打造了一幕幕现代传奇。你也许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很可能看过他导的戏。他,就是何念。是什么让他成为“票房蜜糖”?  从《武林外传》到《杜拉拉》,以及《双面胶》《我爱桃花》《资本·论》,乃至最新上演的《撒娇女王》,这些炙手可热的话剧在各个城市轮番点燃话剧粉丝们的热情,也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造了一波又一波的
期刊
为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们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武器,像炮弹一样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这个被赞誉目前影响力超过米奇老鼠的愤怒小鸟,已经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不可思议地红起来了。  《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是芬兰公司Rovio Entertainment推出的一款益智游戏。在游戏中玩家控制一架弹弓发射无翅小鸟来打击建筑物和小猪,并以摧毁关中所有的小猪为最终目的。2009年12月《愤怒的小
期刊
朱珠笑起来很迷人,初见面好纤瘦娇小,清汤挂面的长发,穿着深色One-piece ,背着天蓝色小号窘包,小清新如邻家女孩。在拍摄的时候,她又是光芒四射的气质大女人,有着淡定的内在和无法估量的勇气。  这个秋冬在T台上最强趋势就是回归1950年代经典、优雅的装扮。封面作为整本杂志的窗口也希望传达这样的风尚给读者,从服装、服饰、妆容、明星的状态都是杂志的精神在渗透。朱珠的经典淑女造型很成功,她有那个时代
期刊
亲爱的,你和他在一起时间久后,你们日渐沉默了吗?追求你时,电话狂轰滥炸、上个厕所都要短信报告;热恋时讲不完的笑话,诉不尽的相思……可仅仅两三年共同生活,他所有的表达懒到只剩下一句:“饭好了吗?”  “失语”对感情的伤害,对心灵的离间,一点都不亚于让你严防死守的小三!懒得表达、不愿表达、不屑表达,心灵缺乏沟通,会为你们的关系平添猜忌和冷漠,在不动声色中冰冻和窒息曾经热烈的情感。  不希望最亲密的爱人
期刊
在刚刚结束的2012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上,细心的你可能不仅仅被那些绝美华服震撼到,那充满着神秘感的面纱一定也撩拨着你的心,让你过目难忘。  关于面纱的起源众说纷纭,无论宗教信仰,还是身份标识,抑或单纯的实用目的,在当今时尚风潮中,最终面纱保留下来的装饰意义大于其实际功能性。在15世纪的欧洲,面纱与尖顶高帽的组合就曾经风靡于贵族之间,装饰功能也逐渐体现了出来。其后,传统面纱经历了几百年长长短短的发展
期刊
一个个指甲盖大小的Apps究竟藏着多少能量?它不仅为成千上万的人们提供了各种与生活相关的优化方案,和迷人游戏,更为一群梦想改变世界的年轻人创造了希望与平台。看看这些与App有关的创业故事吧,你的梦想有多离奇都不怕,只要……动起来!  What is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因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广泛流行,现在的APP多指第三方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