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gegoodl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就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知道,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属于精神产品。因此,写文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上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一系列的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主题思想上的创新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中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的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很形象地说明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
  如果是命题作文,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原因就在于对这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如《滥竽充数》,从结果入手,可以谈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而贻笑天下;从原因入手,则可以谈齐宣王搞大锅饭,未建立严格的人才考核制度。又如以《雪》为题:从雪的颜色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从雪的作用可以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从雪的覆盖大地可以批评雪的虚伪懦弱,即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或者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再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篇作文的主题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一种对科学、真理执著追求永不妥协的精神的体现。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有人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这显然是错误的。角度的不同还体现在涉及的不同的知识。一些时事作文,涉及到历史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及军事问题等,要对之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有所发现。选择主题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修养、理想与前途、学习经验、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等;也可以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出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的本质和规律。
  
  二、 選择材料上的创新
  
  选择材料的创新即选择新颖的,别人不注意的,或不了解的材料,且具有典型性,能准确地为主题服务。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周围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物随处可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不是缺少新颖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匠心独运。选材的创新,要着眼于材料的“新”。“新”即体现它的价值,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众人瞩目、议论纷纭的各种社会现实情况、看法、意见等。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实用的新信息,要注意无人涉足的“短缺”材料。可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反,选择材料一定要避开“熟”,避开大家已感到落俗套了的题材内容,当我们所写的事物与过去已写过的同类事物处于同一水平、程度和状态时,人们就会产生“似曾相识”之感,降低了对文章的兴趣。因此,人云亦云的,我则不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材料的创新是一篇好文章的鲜明特点,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写出好文章,还要看它是否具有内在的价值。因此既要抓新材料,又要重视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价值,使下笔的文章既避免了俗套,又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
  
  三、写作方法的创新
  
  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等。不同的文体还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可用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也可以用补叙法、追叙法等;议论文可用归纳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归谬法等;说明文可用综合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比较说明法、类比说明法、图表说明法等。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灵活应用,也可以自创新法,只要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节外生枝法: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曹雯的《家庭的喜剧》便是一例:妈妈回家发现两个孩子一个烧糊了饭,一个打碎了碗,按事情的逻辑发展,可能有两个结局:要么做一番检讨,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要么与妈妈顶嘴,母子争吵。可是作者巧妙放进偶然因素,在行文中添枝加叶,先是加上爸爸的烟头烧破了衣服这个偶然因素,使故事有了喜剧色彩;然后加上妈妈烧菜不放盐这个情节,把矛盾推向高潮,充分显示了家庭生活的和谐和欢乐。两个孩子在这种喜剧的矛盾中明白了事理,文章读来新鲜有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进行合理思维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学核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
  (作者联通:551619贵州省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大水乡中学)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作为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应通过班级管理的形式,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文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教育,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培养个性发展,造就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一、杜绝 “包办”管理,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职业中学学生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导致班级管理难度大
期刊
21世纪,不再是遥远的呼唤,现在我们已踏进了它的门槛。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创新型的人才的出现,创新型的人才的出现有赖于教育的培养。担负教育这一重任的教师在这新时代的作用尤为显著。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中如果不使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是塑造人性、培养信念、意志、感情的过程,这便不是成功的教学。”这是很有见地的论述。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着不容忽
期刊
【摘 要】作为幼儿园班主任,必须抓住良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心理上走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采用赏识教育,多鼓励,多表扬,使得小朋友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键词】儿童化 微笑 宽容 耐心 身正    今天,作为幼儿园班主任站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还算是第一次,但我深深地知道当一名幼儿教师必须有超人的耐心和博大的胸怀。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为此,我深感自己在班级中的重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其责任重大,工作辛劳而光荣、平凡而有意义。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几年了,虽然有一点可喜的成绩,但在这成绩的背后却发现班级管理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吃,没有什么最佳捷径可走。下面,我就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浅谈一下。    一、订好制度开好头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集体没有一个明确的纪律,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这个班级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从而会慢慢地松懈、分散。
期刊
现在的孩子难管,现在的老师难当,要使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们做班主任的一定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要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认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营造良好氛围,进行心理熏陶    首先,要美化环境。教室是学生滞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优美、健康的育人环境。他们学习、生活在这里,心灵会得到净化,审美情趣也会增强,也会
期刊
和谐的社会应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应由和谐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教师应唱响主旋律。  教师是和谐构建的引领力量,学生是构建和谐的主体力量。教师与学生只有和谐相处,与他们交知心朋友,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才能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1、平等待人,架和谐桥梁    平等待人就是要平等对待班级里的一些特殊学生。这些特殊学生是指贫困学生、学困生、调皮生和留守生等。我以“爱”为核心,满腔热情地
期刊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成为了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视点。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中,我们对网络教学环境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一、网络教学环境的构建及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日渐普及。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工具,以多媒体技术体系为特点的信息教学手段已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具体学科
期刊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态、教材内容、学习方法的变化。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学习台阶,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    一、高一物理学习存在的主要台阶    台阶一:从思维方法上,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完成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期刊
每位热爱教育的教师都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他们满心希望学生热爱学习,个个学好,人人成才,而学生也不想辜负老师的期望。但希望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学生中总是有优秀和后进之分,而不少教师一谈论学生,常为后进生的问题感到困惑,为什么教师的付出与学生的进步不成正比?为什么一旦被列入后进生,会一路滑坡,更加难以转化哪?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在班主任工作中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工作重点。后进生的转化不但要用
期刊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地理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基本常识。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    一、注意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