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钢管组合柱施工的质量控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某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我们对15层以下的框架柱采用了钢筋混凝土钢管组合柱施工措施,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还在其中利用了拉线透视法以及吊线法进行施工,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施工技术效果良好。本文结合某工程为例,浅要分析了钢筋混凝土钢管组合柱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钢管柱;施工;质量控制;拉线透视;吊线法
  某市中心的某幢建筑物总高度为193.2m,属于超高层建筑。该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地下4层以及地上40层,其中地下结构每层层高为3.5m;地上结构的第一层层高为12m,以上层高为4.2m。该结构形式属于方柱形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并对核心筒的周围均匀布置了16根框架柱。为了提高建筑框架结构的刚度、强度以及延伸性,我们决定在该建筑的15层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组合柱进行施工,以此降低组合柱的截面。通过分析,组合住的截面尺寸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为1200mm×1200mm、1300mm×1300mm、1400mm×1400mm。其中我们采用了Q345B钢板卷轧通过电焊而制作成钢管柱,其中焊成的钢管柱有以下几种规格(从上到下顺序为):900mm×15mm、900mm×20mm、900mm×25mm、1000mm×25mm、1000mm×30mm、1100mm×30mm、1100mm×25mm,其中900mm、1000mm、1100mm均属于钢管柱的外径。在制作与吊装钢管柱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1)应该保证每一层都有一段管柱,由于建筑的第一层相对比较高,所以我们需要在其中吊装两段。2)每一段的钢管柱都需要利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外径不一的部分,应该采用承插的方式连接,此时承插的长度应该控制在1.5m,这样才能够保证钢管柱连接的稳定性。3)在建筑梁柱的接头部分,施工人员应该在钢管柱上钻相应尺寸的孔,以此来固定框架梁上的钢筋,弥补其强度。4)在对建筑的梁柱部分设施抗剪肋时,施工人员应该保证其间距为2m,并没在梁柱顶部与底部每间隔6m设置一个抗剪栓钉。在整个施工中,需要钢结构的总量达到900吨。
  1 钢管柱加工制作的质量控制
  1.1审查钢结构详图
  施工人员首先应该对钢结构的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不仅要保证该结构的设计满足原定要求,还需要审查穿筋孔设置的位置、尺寸、数量以及方向是否准确,是否会限制梁柱钢筋的布局与施工,是否会影响到梁柱各个节点的安装等。
  在对钢管柱进行分段长度时,施工人员需要从吊装设备、浇筑混凝土等方面的施工进行全面考虑,尽量分成易于施工的长度。一般来说,在分段过程中,为了简化整个工作流程,保证钢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该减少钢管柱的分段长度。可以在建筑楼面以上的1.1m左右设置一个分段,这样有利于后期的工作。
  1.2钢管柱身母线标识
  众所周知,圆柱体并没有较为明显的棱线标志,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很难发现钢管柱身的母线,这就导致在钢筋上预留孔的位置出现偏差,不利于钢管柱的安装。为了提高其安装的精确度,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标识:1)将钢管柱两端的管口分成四等份,并标识出来,其中管柱两端分点的位置必须要一一对应,然后采用呈现在钢管的两端拉出径线。2)对两端的径线进行检测,如果两条径线没有重合,那么施工人员可以一端的径线为基准,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两条径线进行重合,再对径线进行标志。3)根据钢管的等分点将两端进行连接,此时也就会获得钢管柱的母线。
  1.3管口倾斜度指标
  所谓管口倾斜度指标也就是施工人员对钢管柱进行检测而得到的一个倾斜度数值,以此来断定钢管柱安装的偏差度,它是评价钢管柱安装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检测到钢管柱尺寸的偏差超出允许的范围,那么就会造成钢管柱的焊接处出现较大的变形,也难以控制其安装的垂直度,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控制后材料吊装的精确度,提高快料的精确度,将对角线的差值控制在3mm以内,如果在卷管的过程中出现错边,那么施工人员必须要重新卷轧。
  1.4制作工艺流程
  钢板下料——卷轧——竖缝焊接——组装接长焊接——标识——钻孔——焊加劲肋板、吊装耳板等。
  2 钢管柱安装质量控制
  现场很难有条件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用两台经纬仪进行钢管柱的安装校正,这种情况下,吊线法还是实用的。但是,吊线法检查柱身垂直度,却不方便检查位移。必须事先完成必要的辅助工作,即在楼面放线时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在下节柱顶作出新的标记,并对照柱顶原来的控制标记量测出下节柱顶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据此在上节柱安装时用吊线的方法进行反向纠偏。
  3 组合柱的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组合柱的混凝土施工应先钢管内,再钢管外,并每层分柱身、柱头两段进行浇筑,人工振捣。钢管内混凝土施工,应严格过程控制。施工组织必须满足钢管内混凝土质量检查的要求。
  3.1钢管内混凝土浇筑
  (1)钢管内一般使用微膨胀混凝土,限制膨胀率为0.02%~0.04%。
  (2)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设计要求的0.4。
  (3)膨胀剂的品种、添加量应根据确定的水泥、骨料的批量情况通过试配确定。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控制膨胀剂的添加量,并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浇筑现场随机抽样检测,确保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符合设计要求。
  (4)严格监督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过程,确保无误。
  (5)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一般500mm左右为宜,充分振捣后,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每点的振捣时间应大于30s,使混凝土中的气体能够彻底排出。
  (6)为避免钢结构焊接的热影响对混凝土造成损害,混凝土施工缝应留在每段柱管口以下不小于500mm的位置。
  (7)浇筑过程,监理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进行旁站监督。旁站记录必须详细填写,作为隐蔽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
  3.2钢管内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
  钢管内混凝土终凝后,可用手锤敲击钢管壁的办法初步检查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情况,敲击检查必须形成记录,该记录应成为隐蔽验收的依据之一。关于钢管内混凝土质量的最终检查手段现行规范还没有作出规定,笔者认为应当用可靠的低应变法进行全数检查,以最终验证钢管内混凝土的质量。
  4 梁柱节点区的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梁柱节点区的柱箍筋应在安装梁钢筋的同时放置到位,保证其位置正确。应尽量减少在完成梁柱纵向钢筋的安装后再用开口的U形钢筋拼接焊成箍筋的情况。梁、柱纵向钢筋相互妨碍时,可适当调整柱钢筋位置以满足梁钢筋穿孔的需要。
  5 结束语
  通过上述,我们对钢筋混凝土钢管组合柱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浅要分析,并对该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实验证明,这种施工技术运用在实际的工程中能够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在超高层建筑中同样使用,保证了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与质量,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玄永利,李辉.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安装工艺.建筑技术,2004,35(10):753—755.
  【2】洪昌华,陈明,余春风.高层钢一混结构箱形钢柱的施工方法.建筑技术.2004,35(11):824-825.
其他文献
电偶极子在电磁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带电系统。在研究电介质的极化、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以及中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时,都要用到电偶极子的概念,因此在电磁学中研究电偶极子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被广大师生所认可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文化定势。毕节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求实进取的大学精
摘 要: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一直是工程施工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做好与之相关工作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耐久性的关键。本文从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入手,深入阐述了有关设计要点,旨在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结构;施工;抗震设计;理念  近年来,高层建筑在建筑领域越来越普遍,已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中流砥柱。对于一个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和设计而言,其问题错综复杂,无法在
《资治通鉴音注》一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中,入声韵主要发生了同摄入声合并、异摄江宕入声合并、梗曾入声合并的音变现象,同时也有少量异尾混注、阴入混注的现象存在。中古入声
摘 要:铁路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因此铁路的各项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是铁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铁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将产生更多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铁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有效的
摘要:某水电站施工具有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强度高、工序多、不回避高温季节施工等特点。最为复杂庞大的厂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低浇筑温度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安排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时段浇筑基础约束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该工程厂房需在初夏4月份开始浇筑混凝土底板,并且为方便施工,节约工程投资,混凝土拌和楼未配备风冷、加冰等骨料及混凝土预冷设备,从而使得浇筑温度较高。采取怎样的温控措施,能够在不过多的增加工程投资
本文首先论述了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然后从介绍了现阶段大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改革教学内容、开展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隐蔽性大,未知因素较多,作业空间受限,工序间干扰大援作业单一循环性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管理难度大。本文主要针对公路隧道安全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一些简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发生的次数不断增加,频繁发生的地震对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地震一瞬间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状态,同时也给当地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想要弥补这种损失是非常困难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例子就摆在我们眼前,我们无法避免地震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强抗震技术来有效的减小地震对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技术;措施  引言  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是一个
笔者通过对毕节学院在读学生的抽样调查得出毕节学院校园网站的评价结果,并基于PEST方法研究视角对调查结果进行延伸分析,给出推进校园网站发展的合理建议,如从冷技术到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