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多方共赢 打造柯桥纺织业最优生态圈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柯桥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创业创新的黄金期,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极大的需求。特别是作为柯桥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的纺织行业,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整个行业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为牢固树立人才强企鲜明导向,打造纺织业最优生态圈,释放创新活力,再造市场优势,柯桥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众所周知,校企合作不仅是把学校丰富的科技成果和优秀的人才资源转化为柯桥经济发展的优势,还能为企业创新发展和柯桥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最终形成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良性循环,构建起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柯桥纺织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面合作 开启人才交替培养新模式
  作为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领头羊”,浙江中国轻纺城网络有限公司建立的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集纺织行业资讯、贸易信息数据库、产品及企业大全、网上纺织品交易、公共信息化服务于一身,对于电商人才的培养及运用有着独特的模式。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强与周边高校的合作力度,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为中国轻纺城培养电商人才,展现出厚重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去年与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签署全面校企合作协议,制定出携手共进的目标及规划。公司在该校设立了工作室,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公司CEO韩冲被聘为柯桥区职教中心发展顾问,而职教中心老师(柯桥区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金巨灿则被聘请为该公司顾问,为企业职工提供培训。
  “我们与职教中心的合作方式非常多样,如开展现代学徒制,采用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互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内外技能提升的机会;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和学校教师双向培训制度,学校教师走进企业授课、参与实践,企业高管走进学校传授经验。”韩冲介绍道。
  今年4月,该公司迎来了首批现代学徒制下的“徒弟”,10多名柯桥区职教中心2016级电商班学生走进全球纺织网,与员工结对成师徒,学习电商实战经验。结对的师徒们在公司开展了为期十余天的一对一教学实践,内容涉及客户服务、网站运营、移动端运营、市场推广、行政人事管理等多个方面。
  韩冲介绍,公司除了与职教中心有着密切合作,也与越秀外国语学院保持着项目制合作,同时,还加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企业联盟等。他表示,未来会把与职教中心合作的模式向更多院校推行,加强校企间人才培养与交流,让更多学生到企业见习成长,为柯桥及周边纺织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纺织+电商”复合型人才,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尽绵薄之力。
  深度融合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下,“科技、时尚、绿色”已成为纺织行业新的标签与定位,而要朝这一方向努力迈进,人才是关键。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让学校师生的最新理论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对纺织企业而言,不仅节约了大量成本,还能保持与时俱进的蓬勃生机。
  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数码印花产品开发基地”,集多项印染行业先进成果和各类行业奖项于一身,2017年单是出口额便超一亿美元,在柯桥纺织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目共睹。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明坦言,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公司合作共赢、重视人才、强化社会责任的文化理念分不开,校企合作便是推动公司研发创新的重要动能。
  推出“九分色”网印数码印花技术、攻克“阿拉伯黑”的染色难题,这两项先进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不仅推动红绿蓝的印染水平再上新台阶,也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增添了助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项目都是红绿蓝与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合作的成果。
  “‘九分色’数码印花技术是将色浆调制成九种颜色,印花产品上的各种颜色都可由这九种颜色混合而成,既避免了传统的印花技术多次污染和原料浪费的问题,又保持了传统印花的饱和度、渗透度和色牢度。而‘特黑’技术,使公司能够生产出L值小于10的‘阿拉伯黑’染色面料,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此类产品的技术垄断。”黄新明说道。
  其实,红绿蓝的校企合作远不止于工艺项目,该公司冠名赞助的“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九届,面向全国纺织高校学生征集作品参赛,对获奖作品的设计者和优秀指导教师给予奖励,旨在打造中国纺织品设计开发教学与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中国纺织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相关实践环节教学水平,提升中国纺织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水平,发掘和推荐优秀纺织品设计开发人才,促进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与纺织生产贸易企业的产、学、研密切合作。
  此外,红绿蓝每年都会给本地及周边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帮助学生们提前适应社会。黄新明表示,未来红绿蓝还将继续冠名赞助“红绿蓝杯”,同时加强与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强化社会责任,推动校企深度融合,让红绿蓝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步伐更加稳健。
  携手共进 助推教育行业永葆活力
  对于学校而言,校企合作无疑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有利于了解企业反馈与需要,结合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同时,企业出资设立的一些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发能力。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作为柯桥本地院校,与当地纺织企业、协会等合作甚多,并成立了纺织环保工艺研发中心、浙港创新时装研发中心、iDesign色彩研究中心等,专门对接与当地纺织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工艺技术及原创设计,也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得到社会锻炼,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如中国轻纺城跨境电商产业、中国轻纺城转移印花协会、布婷纺织、飞达印花科技等均是他们的长期合作伙伴。
  之江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郑德均对校企合作感触颇深。“学校经常会举办各类专场对接会、研讨会,邀请知名教授、品牌时装设计师、成功企业家等为学生授课,同时从大二开始鼓励学生走进企业,多措并举,使学生更加明确未来方向。”而作为iDesign色彩研究中心主任,郑德均除了组织本校学生融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还会为其它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教育行业发展奉献力量。
  柯桥区职教中心的学生沈园,主修纺织技术与营销专业,她将于明年毕业,目前在iDesign色彩研究中心实习。“之所以能够静下心来工作,主要得益于我曾经通过校企合作参加过纺织企业集训,切身体验到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学习到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另外,能在iDesign色彩研究中心实习,于我而言是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纺织相关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还能从郑老师身上学到刻苦专研的学者精神,为以后正式工作打下堅实基础。”沈园说道。
  设立基地、学徒制、项目合作、订单培养……越来越多的合作方式链接起了产业与院校,而正是这些实力企业与智慧校园的强强联合,才让柯桥纺织产业不断掀开新篇,同时也推动着纺织行业的科技、时尚、绿色发展不断向前。
  后 记
  “又是一年毕业季,几多欢喜几多愁。”当一部分学生还在彷徨时,另一部分人已经找到工作,并很快融入岗位。在采访中,很多纺织相关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更愿意优先招聘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培养的大学生,他们有在校期间与企业的实习互动经历,比起一般渠道招聘的大学生更为目标明确、心境成熟。
  因此,与其心浮气躁,不如练好“内功”,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白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与时偕行,让青春不留遗憾。
其他文献
2008年,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依靠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启动院士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付经鹏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小山村里,1998年特大洪水无情地夺走了他的家园,让他面对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苦境,不久,他的父亲--家里的顶梁柱患上重病去世了.生活的万分艰
广州天河区某高校大学生小黛今年即将毕业,大四上半学期,当其他同学正在风风火火地找工作时,她却一点也不着急, 找不到好工作大不了回家找男人!原来她父母早给她安排了对象,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奋斗目标,基层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催人奋进。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的决策部署,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我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形成了一套独创的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等在内的基本方法论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各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建筑物施工原材料中,钢筋混凝土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原材料,因其质地坚硬具有较强的
旅游业作为当今全球发展最快、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集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身,不仅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硬实力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
2007年我选择了考研,并且认真地为我的目标努力奋斗、坚持了大半年,最终尝到了甘美的果实--如愿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很庆幸我的执著终于有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