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后巩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j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后巩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后巩膜炎14例(18只眼) 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初诊及治疗后6个月眼压、眼B超、眼底彩色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球壁厚度、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FA)、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资料.结果 弥漫型后巩膜炎患者13例,均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合并其他体征患者局部加用对症药物.1例结节型后巩膜炎患者于外院行眼球摘除术.治疗前,18只眼BCVA为光感~0.5,61.1%伴有眼痛,27.8%伴眼红,22.2%头痛,5.6%眼睑肿胀.单眼发病患者多见(71.4%),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1例,余各项均阴性.结膜充血水肿5只眼,前房闪辉3只眼,眼压(15.02±3.25)mmHg.眼底检查视盘水肿6只眼(33.3%),黄斑区星芒样渗出1只眼,视网膜/脉络膜皱褶7只眼,视网膜脱离7只眼(38.9%),网膜下结节1只眼,未见环形脉络膜脱离.眼部B超显示,眼球壁弥漫性增厚16只眼,呈典型“T”形征14只眼.球壁厚度为(2.72±0.69)mm.治疗6个月后,1例结节型后巩膜炎患者已病理报告为肉芽肿性后巩膜炎.13例弥漫型后巩膜炎患者治疗后,BCVA为0.1~0.8,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前节炎症消退,眼压(15.03±2.36)mmHg,发生高眼压症2例2只眼.眼底视盘水肿均明显消退,视网膜下液体吸收,黄斑区星芒状渗出明显减轻.B超检查后极部眼球壁水肿减退,“T”征消失.平均眼球壁厚度达(1.51±0.48)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2,P<0.05).FFA检查,视盘水肿眼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盘缘边界清晰,视盘及后极部视网膜未见异常荧光素渗漏.结论 后巩膜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少数伴有眼前部体征,大部分患者B超可见典型“T”形征,选择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治疗病情,根据患者具体体征局部加用治疗药物可获得良好疗效.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开放式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形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唇腭裂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
石油资源是我国的关键能源之一,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近期我国不断提高了对油田建设的重视,在此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支持.在油田建设期间
分析沈阳市妇幼保健院近年来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沈阳市妇幼保健院2016—2017年建立档案的育龄期女性300例,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 观察Angle Ⅰ类错(牙合)拔牙病例矫治前后牙弓、牙槽骨、基骨的形态变化.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科2006-2007年采用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进行矫治结束的典型A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总结鼻出血住院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经验.结果:106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6年2月入院初治A
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加入豆油体系和猪油体系中,进行抗光敏氧化试验.在本试验条件下,20ppm剂量的番茄红素能有效地抑制豆油体系的光敏氧化作用,能使豆油的POV平均降低31.78%;4
宫颈妊娠临床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我院自 1995年 9月至 1999年 12月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成功治疗宫颈妊娠 5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目的 评价调(牙合)对楔状缺损患者中、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及同济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楔状缺损患者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