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腱膜的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ku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只新鲜男性足标本经B超测量及解剖观察,发现跖腱膜中央带(CBPF)于止点处最厚,平均为0.24cm,于足弓处CBPF中,内侧部较外侧部稍厚,CBPF止点处相当于跟骨脂肪垫前2/5水平处。作者认为若单纯行跖腱刀断术治疗跖腱膜炎时,则怕部位选择在足弓处较止点入为宜。
其他文献
十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郑长荣笔者运用10步手法,配合旋转复位,髓核还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4例,男63例,女31例。年龄在24~55岁之间,其中28~49岁者62例
为探讨颈椎节段性不稳的类型并对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根据569例伴有节段性不稳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将其分为前后滑移型(193例占33.9%)轴向旋转型(108例占19%)左右侧摆型(17例占3%)环枢
本文报告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马尾综合证病人,作者就该病的发病机制,诱因,诊断及手术等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病处理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早手术,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CT检查
腰椎间盘变性与椎间盘突出等相关性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利用B超对椎间盘水分含量变化的敏感性,能够直接反映椎间盘变性程度。这是普通X线片,CT检查等难以达到的,MRI、T2加权地变性较敏感,但造
本文重点讨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及多手术的常见原因,详细描述了神经根管及侧隐窝狭窄,、椎间盘及异物残留,定位错误及椎间隙感染,术后腰椎不稳的临床表现。分析探讨了再次及多
本文报告了1985年 ̄1994年的178例腰神经根管减压术。该组病例腰神经根的致压因素中,腰椎间盘突出53例,腰椎间盘膨出合并黄韧带肥厚48例,关节突增生28例,椎体后缘增生19例,纤维粘连带压迫11例,椎体假性滑脱
忆扩钉在颈椎前路融合中的应用刘好源童星杰包锦冒作者单位:361003夏门市解放军174医院骨科颈椎前路减压后,椎间植骨融合方式较多,但前方植骨块与相邻椎体之间的剪力及屈伸活动的影响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