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中生代海相地层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来源 :海洋地质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南部有出露良好的海相侏罗-白垩纪地层,对采集自藏南江孜甲不拉沟口剖面甲不拉组的样品进行了高倍显微观察和照相,首次发现了具有地层标志意义的钙质超微化石。通过对化石的进一步鉴定,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和凡兰吟期的标准分子,还鉴定出了一些具有区域性对比意义的全球性分子和洲际分子。化石整体呈现早白垩世钙质超微生物的组合特征。研究区中生代海相地层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为藏南海相侏罗一白垩纪界线的厘定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证据。
其他文献
有机质丰度与类型是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重要依据,其有机质含量高低与类型优劣直接关系到源岩是否具备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能力。利用了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等
在石油地质实际工作中,含油气地域的分区是吸引专家注意力的重要问题之一。石油聚集带是具有相似的地壳巨型构造单元性质的含油气盆地聚集,在其范围内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和聚集
印度扇沉积的开始被认为是发生于渐新世到早中新世,其时印度板块和阿拉伯板块碰撞。印度扇长1,500km,最大宽度960km,是阿拉伯海中最大的自然地理构造,东边界是印度大陆边缘/查戈斯
反转断层是具有重要油气勘探意义的一种叠加构造样式,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反转构造中油气勘探成功率的提高,反转断层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学家和构造地
为了普查和勘探陆架上的新油田和固体矿产,研究俄罗斯南部海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正是在这里,解决着亚速海一黑海盆地的地层和古地理,以及与同时代形成的地中海和里海沉积层对
1975年,“水手”10号太空船曾首次飞临并造访水星。此后,“信使”号太空船拍下了1213张水星的新图片。有关这颗太阳系最里面的行星,该太空飞行任务的首席研究员肖恩·所罗门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储层预测需要对地质层位和砂体进行准确标定,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地质层位的准确标定。在保证合理的时深关系、准确的反射系数前提下,利用测井资料
一个跨国研究小组在最近一期《自然》杂志上报道:在27亿年以前的太古时代,一种稀有的岩浆岩叫做科马提岩(komatiite),形成于大约1700℃的地幔中。
连接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间的连岛大坝阻隔了海水交换,导致长岛周边海域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南、北长岛跨海大桥的建设,使得大坝拆除成为可能。运用ECOMSED三维模型模
鄂北台格庙区块上古生界是以岩性为主的油气圈闭。通过区内预测难点分析,紧密结合地质、地震、测井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地震反射波组及反射结构特征,认真统计分析地球物理及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