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问题与出路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cpt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文化空间构造过程需要集中思考和反思其真、善、美、人这四类基本问题,即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过程需要时刻坚持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目标、体悟美的高尚为境界、以真理价值的诉求和反思為纽带、以审思高校的客观存在为起点,利用高校人的活动为途径,运用“化人”与“人化”的双重方法,实现人的增值,构造成为一个体现方向性、社会性、整体性和个性化的文化共同体。
  关键词:高等学校;文化空间;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07-02
  一
  高等教育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对此有过很多不同的回答,如大学是大师之谓也;大学是知识继承、发展、创造的地方;大学是社会的中心。对此对大学或高校的存在的理解都有失全面。学者刘铁芳认为大学的存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物质文化形态,一是大学人在物质形态样式基础上的活动文化形态,还有一种是超越物质文化形态与活动文化形态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形态。[1]纵观高等教育史和高校的发展,高校的存在起初是师生对知识生活的特殊需求,在柏林大学的建立更为显而易见,其存在就是德意志民族对丧失物质利益的精神弥补,现今而言,不管高校是逐渐走向了中心,还是其社会的职能形式的多样化,它们始终是人智慧的生活的地方,只有高校人以文化的形式存在的学校空间里进行文化意义的活动,才得以使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
  正如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今日之高校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源泉,不在其他;二是校园的建设和构造是社会所需人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一重要平台;三是高校校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高校的重要性。如此之校园或高校的存在特性具有方向性、社会性、整体性和个性化四种特性。当今,我们思考高校,更趋近于对高校的意义价值的追寻和对高校必要“乌托邦”精神的崇高。高校是教人求真的地方,是充满爱的地方,是让人思想深邃的地方,是美的地方。
  高校校园的文化空间构造的内容是丰富的,有硬性要素,也有软件要素。终其一点,高校的文化空间构造是为当今建构起一个现实理性的育人环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2]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3]要想将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需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因为“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4]高校文化空间的构造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维护、保障高校人的权利和主人翁地位,为高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有利于营造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高校精神文明提供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确认人的价值和存在,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持续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塑造高素质的人才。
  二
  高校是一种规定性的存在,但始终存在着对“一”的追寻,时刻不断地对自身进行追问,把现实变成非现实,把非现实变成现实,坚实着那份对“一”的终极关怀。“高校何以为高校?”这一问题的审视和解答,对高校已经有了更多的期许和要求。
  1.“真”的问题。在对高校认识论意义上,真理问题的实质是高校存在的客观性问题,即高校的存在与人、自然、社会处在恰当的平衡点上。高校存在的“真”的问题不仅仅于此,而包括多重含义,是认识论、存在论和价值论上的高度统一。高校的存在是高校实践内在与外在环节活动的结果,是在高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扩展与深化的,其直接目的是使人获得关于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而根本的目的则是使人通过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去规范人的思想、行为和习惯。高校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这是高校自我认识的根本动力,也是其认识的最终目的,高校追求什么样的真理,怎样去追求真理以及如何对待真理都是与高校的价值诉求密切相关的。高校的存在已经不是有没有的存在问题了,而是已经到了真与假的认识问题和好不好的价值论问题了。对此,构造的高校校园文化空间中的高校人以真的意义和价值的追寻作为理想目标和终身价值。高校的存在是为了生活,理解生活、引导生活和创造生活,它应当具有更为广阔的意境,使人全面去发现生活的真实,践行求真活动。
  2.“善”的问题。高校“善”的问题的寻求和解答,其实就是对高校自身存在的可持续发展的寻求。高校对自身的内向观察和反思,就是对高校自身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行为活动的意义的关切和审思。《大学》的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有一层意思在于高校自身要长运久存在于“至善”,更在于其在追寻“至善”的历程中使得高校其中的生活的人不断地启发他们深化对“善”的哲学解释、关怀和追问。这种高校的价值导向对于个体人的价值取向具有决定性作用。构造的高校文化空间的价值导向应当体现的内容包括社会内容的正义、法律规范、政治制度、个人人生意义等内容,而不是纯粹个人的社会内容;应当具有社会性质的真善美、假恶丑、理想与现实、过去、现在与未来等,而不是纯粹的与社会无关的个人情感、诉求和需求;应当更加自由,具有社会形势的多方面的科学、哲学、文化、艺术等方式的体现,而不是纯粹的个人的形式。
  3.“美”的问题。“美”与高校的存在方式的问题是在高校存在方式“真”和“善”的基础上的更深一层的追问和反思。即高校怎样生存好和靠什么生存好的问题的分析和解答。“美”具有激励智慧、创造生活、陶冶性情和培育道德的全面育人的功效,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美,学校以此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和建构,不仅发展了自身,而且实现了人类的发展、解放和自由。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真正的创造性活动,高校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理想的世界的同时,又创造了理想的自身,在这样的双重创造过程中,高校使得人类获得自由,高校以创造性的活动为“美”;以人的创造的客观世界和现实理性的世界为“美”;以人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发展、解放和自由为“美”。我们需要从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高校的大“美”。   4.“人”的问题。高校的历史就是使得人的真、善、美相统一的过程,对高校的自我追问所探求的真、善、美的问题,其实是探寻人的自身及其与自然、社会、世界的相互联系的问题,也是高校文化空间构造过程中的问题的全部症结点和奥秘所在。高校文化空间的“为人”的本质,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美感愉悦中展现灵性,发展创造的纯真的高校文化空间,闪烁着人化、化人交融的光亮。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是高校文化空间的真实所在,不断让人思考、思想深邃,教人求真,破解人存在方式与意义,使得高校成为一个让人增值的地方。
  三
  从上面对构造高校文化空间过程的问题分析来看,关键的诉求归结在人身上,即涉及三个关键问题:其一是为了谁;其二是由谁来构造;其三是如何去进行构造。对此三个问题的解答,也就是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出路所在。
  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目的。高校文化空间构造实为“强身”、素养“品牌”,更为的是一种区域战略。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核心理念就是让高校凸显文化,充满文化,并将高校校园建设的过程变成文化的过程,从而“以人化文”和“以文化人”。高校文化空间构造坚持“以人化文”强调的是“人”,强调人性,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以完整而全面发展的人推进完整而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其核心在“人化”;高校文化空间构造坚持“以文化人”,强调的是文化,强调文化引导,强调文化的功能和价值,強调以完整而全面发展的文化培育完整而全面发展的人,其核心是“化人”。而“人化”和“化人”二者的统一正是“文化的本质”。高校文化空间构造使得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高校是对切己的文化、适合的文化选择、布置以及对所选择、引用的文化的引导和规范,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持续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塑造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执行者。校领导、政府是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执行者。高校文化空间的构造过程中应该排除功利主义倾向,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甚至不加选择、对比和分析研究,构造的内容和要素与高校人无关,更没有在高校人身上产生多大影响,费钱耗力,成为一个表面光鲜的无价值的意义体。
  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程序。高校文化空间构造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构造的内容繁多,科学的进行综合设计,要根据高校的内在规律性有步骤的进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般程序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价三个步骤。计划阶段也就是准备阶段,面对现实,确定基准,分析优劣势,把握构造的愿景,构建可见的未来,鼓舞人心;实施阶段,就是有效地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行动,使得高校的资源得到合理使用,获取支持,建立广泛同盟,以及协调调解机制和规范实施活动的行动计划等等;评估阶段不仅存在于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评估活动中,而且还存在与在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和评估中,从文化空间构造的成本、实现的效率以及未预想到的事件的行动和处理三个方面来看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意义和价值导向。高校文化空间构造的重点是要强调目标性、系统性、经济性、发展性和合适性,力求精简、统一和高效。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人文形态的大学存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8.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A].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49.
  [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A].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9):526.
  [4]邱小云.校园文化研究[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2:44-46
其他文献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印刷装备器材进出口贸易国。2018年,中国印刷装备器材进出口国际贸易涵盖201个国家/地区,其中,向国内出口印刷装备器材的国家/地区83个,进口印刷装备器材的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应用耳穴埋豆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取皮质下穴、交感穴、神门穴等穴位埋豆治疗,比
我国商业零售业面临着国外大型商业集团的竞争,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迎接挑战.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标准的全面提升,对铁路桥梁的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历山特大桥的岩溶地质特征,阐述了不同岩溶地质条件下采用的几种不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内镜特点及与肝功能损害和食管静脉曲张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Olympus XO-230型电子胃镜观察胃黏膜病变和静脉曲张情况,对肝功能进行Child分级,并进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中国、印度、尼泊尔籍大学生的正畸就诊意识、治疗指征,探讨种族、性别、经济文化差异的影响。方法对468名18~22岁的重庆医科大学不同国籍大一新生进行正畸就
AIM: To design a medical cost calculator and show that diabetes care is beyond reach of the majority particularly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METHODS: Out-of-poc
文中讨论了亚半正定阵的几个性质,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