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串脚印里都有回忆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阳光明媚,我到小学母校故地重游,寻找曾经的记忆。
  操场上,新栽的小树稚嫩而瘦弱。记得从前这里都是大树,树皮上有不少疙瘩,还有顽皮小孩划下的伤痕。如今它们的使命已经完成,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空间给小树茁壮成长。一批批树就像一批批学生,来来去去。
  走近教室,略微斑驳的门紧闭着,透过窗户看见桌椅摆得整整齐齐,地板上散落着些许小纸片。这样一方小天地,藏着我刚进校园时的激动,下课后向外奔去的兴奋,拿到满分试卷时的狂喜……每每想起,就像含了一颗甜得掉牙的糖果,甜到嘴里,漫上心头。
  我像野草一样恣意成长,个子长高了,学习却从第一落到第二、第五……直到落了别人一大截才开始心慌。我赶紧追,一直追,使出浑身解数也只缩短了一点点距离。只怪我当初懈怠了,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人可以等时间,但时间不会等人。直到毕业那天,我的成绩也没有重回第一的宝座。这是我在小学留下的最大的遗憾。
  走出校门,太阳躲进浓密的云层中。走在熟悉的台阶上,耳边仿佛响起外公亲切的呼唤。
  每到周五,外公会放下所有事,从乡下赶来接我,这是我俩的约定。记得那天,天空乌云密布,转眼从小雨点变成了倾盆大雨,所有人都撑起了伞,我幼小的身躯淹没在伞的海洋里。我无助地看着汹涌的人潮。一个熟悉的身影走来,是外公。虽年迈,但他眼里有光,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我。他兴奋地朝我挥挥手,打着伞小跑过来,把大半的伞遮到我头顶。雨淋湿了外公的头发,还得寸进尺地打湿他半个身子,可外公仿佛浑然不觉,跟我絮叨着外婆烧了我爱吃的菜等我回家。
  现在,我渐渐长大了,而外公因为要照顾外婆,没有时间来接我放学了,但他仍会时不时在电话里用苍老的声音询问我的学习、生活情况。外公就像长在沙地上的大白杨树,仰头抵御风沙的摧残,呵护着身后的像小树苗一样的我,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一阵风吹来,吹走岁月,送来希望。回望母校,每一串脚印都是永恒的记忆。
  (福建沙县第六中学八·13班)
  作者感言
   老师让我们写一处熟悉的地方,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小学母校,那里留下我许多关于学业、成长、亲情、友情的回忆。老师说,写景物也要有故事,因为有了故事才有真情实感,才会打动人。
   我想起那个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回母校时,心里有难以言说的感受。以前天天在学校里,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故地重游,母校的一景一物都特别亲切,因为里面有我们的回忆。最后,我决定把着力点放在“情感”上,母校不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地方,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它。
  同窗评说
   霖锴得意地跟我说:“这次作文我得了‘优’!”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他的“大作”,果然是熟悉又亲切的感觉。我们读同一所小学,他说的大树、校门口的台阶我都很熟悉,而他讲的故事是属于他的。读完他的故事,我也联想到了自己:在那里,我也有难忘的老师、同学,也有天天在校门口守望我的妈妈。这是这篇作文打动人、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
  (黄建豪)
  老師评说
   记叙文的核心在“故事”,即使是写景状物,也可以用故事增加其厚重感。这次写作,要求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在景物描述中穿插联想和议论,写一处难忘的地方,增加情感和思想深度。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家乡和校园,霖锴同学选了小学母校。一开始,他就将自己置身于校园内,看到操场上曾经的大树换成了小树,自然而然联想到“一批批树就像一批批学生,来来去去”。
   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小作者简单写了课桌、地板等实景,用“激动”“兴奋”“狂喜”几个表示心情的词概括了小学六年的成长,从而联想到时间不等人的遗憾。
   最后写校门口,详细叙述外公来接“我”的一个场景,写出外公对自己的疼爱。校门口,一头连着学校和师生,一头连着家长,是家校交接处。因为平时没有跟外公住在一起,所以校门口成了“我”与外公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倾注着外公对“我”的关爱。在“我”心里,外公就像屹立不倒的白杨树,抵御风沙,保护家人。联想中饱含深情。
   作文寓情于景,“我”的母校也许不是最美的地方,但景因人而美,因回忆而难忘。
  (乐小丽)
其他文献
2016年12月,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的课程体系,激发了学校、企业、家长、学生等各方的关注和兴趣。研学旅行因在促进传统教育改革、增长文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迅速成为社会热点之一。从事研学旅行的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研学旅行产品五花八门,十分丰富,既包括如《意见》所指出的与学校课程教学密
期刊
雨,愈下愈大,落在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唉,连它也在讥笑我!   本学期的第一次考试,我一鸣惊人,排名年级第二!可之后,却节节败退,一路下跌!这次月考成绩又退了一名!学期的漫长与学习的无聊、枯燥,搞得我筋疲力尽,无法拿出最好的状态来面对挑战。此时,我正有气无力地往家的方向挪。   可恶的雨滴更加放肆了,甚至打败了雨伞,蹦到了我的脸上,可我,已经彻底麻木与疲惫了,似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期刊
阳台上的花盆已经闲置许久了。不知从哪里掉落的种子,几天时间,花盆里竟有一半被碧绿的三叶草覆盖了。   我却没有闲心去理会它。外公已病了几个月,现在的他,腿脚不大灵便,说话含含糊糊,哪有几个月前与我谈笑风生的模样?不间断的咳嗽声将外公的言语打碎得零零散散。他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下去。   我担心极了,父母却无一丝着急,该上班上班,该吃饭吃饭,谈笑风生,似乎丝毫不在意外公的病。他们只带外公去过
期刊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坚定前行,是青年应有的姿态。疲惫时,咬牙行走会让你学会坚持;痛苦时,含泪前行会让你收获坚强;开心时,需要你微笑着继续奔跑;孤独时,需要我们携手一起向前……   根据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审题:本作文题为材料型作文,
期刊
炎炎的夏日,是火,是热情,是久违的美好。说到夏,就必须要说到莲花,七月的莲花,花满地,一朝迎来一朝夕。遥望着那一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仙人般的气质,如同久违了的朋友。   今年夏天,我又去看莲花了。来到池塘边,放眼望去,那一池莲花或仰或伏,朵朵奇艳。有的是花骨朵,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妖艳四射却仍有那不俗的仙人之姿。此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期刊
生命是百年青松立峭壁的挺拔,万里平沙落秋雁的豪迈。坚定前行,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童年·梯子·她看见……   一个秋天的黄昏,金色的夕阳染红了鲁北平原上那个小村庄,染红了一个小女孩苹果般胖胖的小脸儿。爸爸竖起一架长长的竹梯子,“咯吱、咯吱”踩着上屋顶去了。屋顶上晾晒着雪白的棉花、香甜的枣子。她知道,站在梯子上虽然不如燕子飞得高,但肯定能看到在地面上看不到的风景。她经不起诱惑,学着爸爸的样子
期刊
普通的“叶”,一旦入诗便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渗透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蕴藏了多重含义,成为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寻常的“花”,在诗人笔下绽放,五彩缤纷,香味悠长。   贺知章的“柳叶”——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那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呢?我们仿佛看见春风像一乌发飘拂的妙龄女子,正在柳丛中舞动剪刀,轻巧地剪出一条条青绿色丝带,那姿态真是绘形于纸上,传神在眼前。  
期刊
名家引路  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心得   这是主人公保尔的一段内心独白。这段独白将保尔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精神品质
期刊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科学界的诗人”。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确切地观察昆虫的生活及其为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编写成《昆虫记》一书。法布尔用自然科学家的眼光来观察和發现昆虫,讲究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因而书中所记述的昆虫的习性、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真实可信。《昆虫记》生动地揭示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
期刊
文题呈现   每一个初读《社戏》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那夜的豆,也实在平常,为什么结尾作者却说“好”呢?阅读全文后才发现,让作者难忘的、留恋的,其实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乡村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种体验?请以“乡村生活醉人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点拨   这道全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抓住两个关键短语:首先是“乡村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