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无公害栽培法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地环境污染少,生态基本平衡,具有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得天独厚条件。全年平均气温8.9℃,一年中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为24.4%,无霜期130~160天,年平均降雨量441.5毫米,集中于夏季。
  
  一、地块的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早平地、下湿地或沟坝壤土地。且3年内未种过同科作物的田块种植,如果种晚秋番茄。要选择向阳、行霜晚的坡梁地。确定地块后就要平整灭茬,深耕改土,防止地面径流,尽量积蓄降雨,保住地墒,调动深层水,抗旱保全苗。
  
  二、品种的选择
  
  品种除适销对路外,还应注意选择生长势强、耐热耐早、抗病、耐贮运的。适宜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合作905、合作909、合作919、红皇后、红将军、丽玛大红等。
  
  三、培育壮苗
  
  1、播期的确定。推广的模式为4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定植,生长盛期正好赶在雨季,可充分满足其对水分和温热条件的要求,上市时间赶在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其价格能提高1~2倍。
  2、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温汤浸种、药剂处理、催芽、抗旱处理。其中,抗旱处理就是种子萌动开始发芽后使其慢慢干燥,待萎蔫时再适当加水复苏,以后再将其慢慢干燥,如此反复2~3次,能提高番茄的抗旱能力,这在旱地番茄栽培中是一项重要措施。
  3、苗期管理。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就应分苗。分苗前要炼苗,白天适当加大放风量,甚至完全撤除塑料布,下午3~4点再盖好,经过3~4天,即可选晴天分苗。分苗畦与育苗床土一样,畦宽1米,长5米,用开沟水稳苗法栽植,株行距8~10厘米。刚分完苗需较高的温度,此时一般不通风,使地温迅速提高,让幼苗快速生根,白天25℃以上;如果超过35℃可在中午进行小通风,温度下降后要立即把通风口盖严。当幼苗长到6~7片真叶时,要加强通风,晴天中午气温高时可把塑料布揭开,此时由于畦面水分蒸发多,可在中午用捣扁的粗铁丝在株间进行松土,要划松划细,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幼苗长至8~9片真叶时,就要以蹲为主,加大通风。定植前10天,选晴天、无风时浇1次大水,以便进行切块,这时覆盖物可完全撤除,夜间也不覆盖。
  
  四、定植
  
  旱地土壤含水量较少,追肥利用率较低,如果追肥前后缺墒少雨其效果就更差。所以必须重施底肥,并做到农家肥与化肥结合,氮肥与磷肥结合。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下克以上,基肥中磷肥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氮肥、钾肥占总量的50~60%。基肥以撒施为主,深翻细耙。重施底肥不仅能起到以肥调水、以肥保水的作用,也是培育壮株,促进多结果、结大果、夺高产的基础。如果土壤墒情好,可进行铺膜,旱地覆膜起垄不宜过高,以5~8厘米为好,过高蒸发面大,保墒效果差。覆膜要趁雨后或墒足时进行,其原则是“墒足不等时,时到不等雨”。起垄盖膜后打孔点水,进行带土定植。通过盖膜可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早地番茄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干旱就不用铺地膜,采取“刨大坑、深埋窝、浇大水”的方法栽植。栽后注意勤锄细耙、蓄水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旱能力。在种植旱地番茄时要采取大行距小株距适当稀植的栽培方法,以调整个体与群体之间争水争肥的矛盾,缓解干旱对产量的影响,实践证明,旱地番茄亩栽2000~2400株为宜,行距55~60厘米,株距50~55厘米。
  
  五、植株调整
  
  定植后要及时插架绑蔓,中耕除草,整枝打茬。旱地栽培要进行单干整枝,留一条主枝,其余全部抹掉。由于植株各部相互影响,侧枝的生长能刺激地下根群的生长,摘除侧枝,就会抑制地下根群的生长。正确的做法是侧枝留有6~7厘米时再打掉。生长后期要及时打掉基部黄叶、病叶,增强通风透光。
  
  六、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本着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配套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丰产,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达到高产、优质、低耗、无害的目的。
  1、预测预报。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发现中心病株和病叶,及时清除,深埋或烧掉,减少病虫基数。
  2、物理防治。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及白粉虱、斑潜蝇:用杨树枝10根捆成一捆。一亩10捆诱杀棉铃虫成虫。
  3、化学防治。在农药的使用上掌握三条原则:一是多用生物农药,少用化学农药;二是多用高效无毒农药,少用油毒农药;三是严禁使用剧毒农药。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可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和残留。如用Bt乳剂防治棉铃虫效果很好。
  
  七、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早霜前青果全部采摘后熟,收益也不错。
其他文献
针式嫁接新法是采用断面为六角形、长1.5厘米的针,将接穗和砧木连接起来。嫁接针是由陶瓷或硬质塑料制成的,在植株体内不影响植株的生长。作业工具为两面刀片和插针器。针式嫁接新法与插接、顶插接、靠插接、劈接等嫁接方法相比,技术环节简单,操作容易,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    一、砧穗育苗    茄果类选用根系发达、高抗青桔病和根腐病的砧木品种,如西红柿选用青抗1号等。将砧木和接穗品种同时播种,待幼苗有2
前言  试验设计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时期施用,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与方法  以水稻品种空育131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法,设3
“村规民约”不能“顶撞”法律    近日,全椒县十字镇王小村两个村民组。在二轮承包期内调整土地。村、镇干部明知承包期内调整土地是违法行为,但他们为了“尊重民意”,仍支持这种做法。民意和法律相抵触,这种“民意”能尊重吗?  王小村现正在调整土地的两个村民组,分别是小高、大王村民组。他们把本村民组所有土地打乱集中后,再按现有人口重新分地,因此,二轮承包后去世的老人、出嫁的女儿土地被收回,而二轮承包后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豆的种植面积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逐年加大,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作物之一,同时绿豆在工业、食品业和医药等方面用途很广,也是对外贸易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现将绿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绿豆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在各类土壤上都可以种植,因此,农民往往把绿豆种在薄地或旱地上。为了改变绿豆生产落后的状况,应选择土壤肥力好、耕层疏松、活土层深、透气性好
由秸峰实业国际同盟筹委会主办,云南肽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秸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百瑞尔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菌酶天然植物提取物结合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月19日至23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世纪王朝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泰国、缅甸、印尼、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北京、黑龙江、辽宁、内蒙、河南、山东、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市、区的180余名畜牧业主管
随着化学农药在农作物尤其是蔬菜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元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高生物农药的应用防效已成为必然趋势。  生物农药是指来源于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对特定的害虫具有控制特效,且安全性极高的农药。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在环境中无累积现象),抗药性慢等优点。    1 生物农药种类    从来源上讲,有
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  吴 杨 陈宏伟 付 玉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在玉米生长期间经常遇到大风大雨冰雹等恶劣天气,造成玉米个别地块大面积倒伏。据我们2009年调查统计,全市玉米倒伏面积18.6万亩,占总玉米面积的7.5%,倒伏减产轻的5-10%,严重倒伏减产30-50%,防治玉米倒伏,对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是十分重要。    一、玉米倒伏原因  1、多雨大
1 品种选择     辣椒有早熟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因此,不同的栽培季节宜选用不同的品种。一般作早熟栽培的品种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较强,座果节位低,早熟丰产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号、洛椒l号、赣椒l号、湘研9号等。春夏露地栽培宜选择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丰产、优质、耐热的辣椒品种,如苏椒3号、农大40、皖椒l号等。秋延后栽培要选用苗期抗热性、抗病性、耐涝性及后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皖
一、选茬、整地  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水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土壤地块。前茬以选择小麦、豆类等作物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23~27厘米,底墒要充足,灌足冬水,墒情不足的灌好春水。土地平整,多次耙耱、镇压保墒,达到地平、上绵、墒足、上虚下实。  二、施基肥,配方施肥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
甜高粱病虫为害是影响甜高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防患于未然,现将甜高粱发生的病虫害和潜在的病虫害介绍如下。  1、病害  1.1 丝黑穗病 主要发生在穗上,俗称“乌米”。一般被害植株矮小。病征在挑旗期表现明显,旗叶紧包病穗,病穗中间鼓突,初期剥开叶片为白皮包着的丝状物,抽穗后,上部白皮略带微红色,破裂后散出黑粉,随后露出一团残留的丝状维管束组织。冬孢子通过土壤、种子传播。甜高粱种子从露白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