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网络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新型网络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作为实际例子,介绍了新型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同时也提出了现代高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这些内容充分总结了如何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新型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39-02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综合学科,涉及了广告设计、出版传媒等传统行业,且学科范畴涵盖了所有以视觉信息为表现手段的领域。在新课改环境下构建新型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探索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型网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另外也能够发挥优秀教师的潜力以及作用等。
  一、新型网络教学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课程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教育教学信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存储以及传输的多媒体资源(如声音、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并将这一系列能够为教学所用的资源按知识点非线性地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科学的逻辑体系。这不但能够使学习者更加有效地、快速地获取知识内容,而且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网络信息广泛、直观形象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声音、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声文并茂的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助的积极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提高自我评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有非常少数的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大部分学生都是根据GPA以及平时的测验成绩来评估学习效果。使用网络教学之后,很多学生喜欢用网络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因为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测试变得非常简单、便捷,学生马上能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到底怎么样?错误出在哪儿?会因此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纠错和弥补。网络教学效果是好的,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的,这也就充分体现出了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
  二、现代高校教学中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育面临的问题
  1.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点把握不够精准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实践以及观摩的问题。站在教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学校的师资往往力量有限并缺乏足够的资源。而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理论教学实践远多于实践教学时间。学生利用新型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在任意的时间以及地点进行理论学习,并携带便利的设备进行学习。因此对于传统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辅助设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视觉传达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成为重中之重。
  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纵观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发展,大多学校还是通过固有的教学模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有部分教育管理者对创新教育模式不够重视,缺乏合理的认识,导致创新教育关注度和投入度均较低。(2)社会创新文化没有得到普及。(3)部分教师在创新教育价值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不愿意在教学中做出新的尝试和变革。而创新性则是借助网络资源,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进行学习,这是新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核心的观念。
  三、基于新型网络教学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策略
  1.更新课堂教学内容,讲练结合,增强教学的整体互动性
  在网络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在注重一些传统的平面知识外,应该引入一些新媒体的海报设计,让学生掌握不同媒介的海报设计的表现形式以及方法,并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拍摄一些原创内容,利用一些软件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使海光设计的作品风格由过去的静态效果转为动态、立体、互动的效果模式,使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每一次上课前,通过班级QQ群发送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实践的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线下课堂上,要努力实现课前五分钟优秀海报设计案例分享,教师讲授重点知识,和学生互动,辅导答疑,并动手绘画的实战教学。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在互动中抽查学生的课下自学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梳理知识点,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
  2. 课堂内化以及组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与设备,进行形象性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展示设计案例,展示设计空间组合形式,展示设计色彩搭配效果等,形象直观、丰富动态的呈现展示设计教学的知识内容。多媒体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效果等)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它使传统的说教模式变成了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变为具体形象,为学生尽可能创设一个真实的展示空间情景,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事物本身,将有助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初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教室外的實地展示设计项目参观教学,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展示空间的功能分区和流线安排,同时了解空间构思和设计,之后让学生将考察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按照参观的流程,将展示中的公共空间、信息空间和辅助空间进行归纳后,运用电脑制作成PPT文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图文并茂的分析讨论和讲解。 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图片、视频)展示设计案例,并进行引导性的分析以及讲解。
  3.重视课下的辅导答疑,评估教学的成效
  随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加,课下的辅导答疑也显得尤为重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交流与远距离的协作,学生在课下可以使用社会化媒体和老师以及社会上专业人士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一方面可以评估学生在课下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对于公平公正的打分和挖掘优秀学生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放到QQ、微信或者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中,接受社会上各界人士的点评,以点击率和转发率作为参考,进行教学成果的评估。   四、以新型网络教学为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革新
  1. 打造精品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将新型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互结合,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主要性质和主要内容等,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打造精品课堂,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为打造精品课堂提供了一些思考以及建议。
  (1)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艺术设计,注重拓展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的领域与范畴,特别是其媒介信息形态的图像化视觉符号特征,创新设计理念、表现方式和传播途径;(2)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齐头并进(学科视野+专业技能),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培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融合艺术设计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知识,让学生受到从设计思维、专业能力及商业推广等环节的系统训练,强化设计产品的市场营销观念,综合提高学生面向产业的专业设计技能。
  2. 加大经费投入,搭建优良的资源平台
  硬件条件是专业办学的重要基础,必须统筹科学规划教学、工作室建设,整体提升专业教学、科研环境。一方面,需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拓展校企合作空间,扩建和增设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构筑面向企业一线的教学、科研平台;同时,还需要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校企合作”能促进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企业基本运作与管理,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外一方面,加强校内实验室、工作室建设,根据专业能力训练内容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系统建设各功能实验室,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建设工作室,为师生开展艺术创作提供空间,有效促进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良性互动。
  五、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高校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领域不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新型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促使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创新,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萌,刘春雷.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针对性提炼与表现[J].包装工程,2014(08).
  [2]文琦.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曹江西社会科学,2012(08).
  [3]詹偉锋.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2(03).
  [4]魏敏,李冯君.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课题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
  作者简介:温静玲(1987-), 女,汉族,广东梅州,硕士, 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教学逐渐由语言知识学习向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习策略、良好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转变,关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确定了英语课程改革的最新方向,其要素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这一背景下,阅
期刊
【摘要】本文对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的社会需求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找到科学的应对策略,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质量,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增强学生适应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公共英语 专业知识 社会需求 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88-01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语言,学校在开展公共英语
期刊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教学资源,因内容短小精悍,教学过程不会耗费过多时间等优点而成为国内外热点追捧的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视角对微课如何提高高校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微课具有极高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同时精简化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视角 微课程 教学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不断深入下,高中生物课学科教学在形式上与内容上要进行及时创新,这一背景下,各类型创新教学法也被较好应用到了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启发式教学能同高中生物教学间进行较好融合,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依然会受到一定因素影响和制约。本文将对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事宜进行研究,并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
期刊
【摘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汽车,而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国产汽车行业的进步使得汽车的普及率与保有量进一步增加,汽车已经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我国汽车修配行业的发展已经无法使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修配工作量增大问题,特别是行业内缺少既能够较好地完成汽车电气设备修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本文主要围绕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汽车电
期刊
【摘要】在全球教育掀起“核心素养”改革的情形下,我国在2016年9月也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六大方面。我校作为培养小学山村教师的摇篮也应在这个大背景下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建设进行探索和反思。本文就《现代汉语》课程的教材和教法这两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望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现代汉语 课程建设 教材 教法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课程教学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教学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校内网络课程由于其特殊性,逐步成为网络课程研究的关注点。本次研究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校内网络课程环节中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时段进行分析,提出最优化交互时段的理念,旨在对教师的线上线下课堂教學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学习分析技术 校内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
期刊
【摘要】“前厅与客房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及必修课程。酒店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专业,教学中减少理论比例而增加实用性的学习是必然趋势,而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较好地融合了这一需求。通过在“前厅与客房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的设计和组织,提出“模块导向、任务驱动、考核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我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文亦探讨展示了“前厅与客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授课方式,“慕课+翻转课堂”不仅对教师与学生是一种考验,对课程本身也是种挑战。2017年9月,笔者负责讲授的《西方音乐人文赏析》就是以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本文试从2017湖北省移动教学大赛所探讨的核心观点出发,梳理和反思如何使课程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更好地开展与创新。  【关键词】慕课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历史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时间线的串联下与政治经济文化共同谱写一个时代的优美画卷,而历史教学主要教学目的了解历史,探究历史,反思历史。所以如何提高课堂质量,进行有效的历史课程教学许多就是许多老师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教学现象分析情景教学的含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产生的实际意义加以分析,并提出观点。  【关键词】情景教学 课堂应用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