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诗与“远方”的“走廊”——《张秋志》所载马之骦运河诗歌中的运河“风景”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v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上自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对“远方”的向往,有了“路”和关于“远方”的想象——“路”是通向“远方”趋近想像的途程,而想像则是对“远方”的眺望和对“路”的超越。大运河不只是古代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和国家命脉,也是一道巨型文化长廊,是诗与“远方”的“走廊”,孕育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诗文,既是一道文学风景,亦可弥补一般运河史料之不足,向后人展现更加感性、更加具体、更加鲜活的运河“风景”。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马之骦曾任寿张县主簿,兼治东阿河事,驻张秋镇,《张秋志》录马之骦运河诗歌共23首,描绘出独特的运河“风景”:
其他文献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皇后。她联合朝臣,打消高祖废立太子的计划,保证了皇位继承的正统性;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她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政治、经济、法制及
初中语文教学中,效仿教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方法,且读和写均属于重点教学内容,二者若能够有效的结合,则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效仿教学效果。教师要想促使初中语文效仿教
《元曲选外编》中的杂剧题材以勇猛武将为主,而臧懋循选编的《元曲选》中此类题材的杂剧还不到十分之一。《元曲选外编》是在《元曲选》之后成书的,从《元曲选外编》反观《元
汉唐是中国古代恩赦制度发展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汉唐之恩赦存在诸多差异。汉代确立了恩赦的基本类型,唐代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增减,恩赦实施的法制化规定日趋完善,唐代恩赦效
生态文明是文化产业及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遵循。文化产业以生产精神产品为主,具有科技含量高、生态程度高等特点,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