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契机下学校体育如何主动求变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为解读“双减”政策对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深层次影响以及学校体育的应对之策,本刊组织国内6名专家对“\'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进行专题研讨.北京体育大学任海认为,学校体育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投入,“不严肃”的“玩”承载着极为严肃的教育使命,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身体和精神养料.“玩”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灵魂.因此,应利用“双减”政策的契机,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通过“玩”将“被动体育”变为“主动体育”.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认为,须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以及“双减”的深刻意涵.“双减”既是需要把握的“机”又是必须警惕的“危”.应通过“双减”助力补齐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建设体教融合相关特色学校,实现体育课程“教会、勤练、常赛”,促进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和升学体育考试的科学化,使体育与劳动、国防、安全、科技、艺术教育相结合.上海体育学院唐炎认为,学校体育欲从“双减”政策产生的潜在时间中获取属于自己的实际时间,高等体育院系、学校体育研究院所和各级体育教研机构应紧密合作,按项目构建从基本动作技能到专项运动技能的一体化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中小学应在体育课程安排上打破按现有行政编班开展体育教学的方式,按项目兴趣编班上体育课,招聘项目特长优势明显的毕业生为体育教师,参照“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工作新要求,重新规划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华东师范大学汪晓赞认为,“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应做到“三个坚守”:坚守学校体育的主阵地,让运动场更有“温度”;坚守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底线,让全民共享学校体育的“红利”;坚守以体育人的功能与价值,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同时,应做到“三个突破”:突破固有教育思维,从“传统体育”向“新时代体育”转变;突破固有教学模式,从“孤军奋战”向“家校社联动”转变;突破固有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浙江师范大学邵伟德认为,应基于“双减”政策为改革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的契机,形成“一主体、二主线、三保障”的课外体育活动质量提升路径,即:以“运动俱乐部”为主体,以“运动竞赛”“分层管理”为主线,以“政策规范”“学校支持”“校内外合作”为保障,协同提升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徐阿根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在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体育课程设置与内容、学校体育活动与竞赛等方面优化实践策略,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度是体育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长期以来该问题在学理上并未得到有效解答.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与问题的基础上,以青少年本位为视角,对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度进行探究.认为:青少年体育学习的自由包含“自主、决断、自律”3个主要内容,且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体.其中,“自主”是自由的原生动力,“决断”是自由的中间媒介,“自律”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在此基础上,揭示从自主到自律的内生型演进机制,认为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的本质在于青少年内心的道德觉醒,自己为自身立法,自觉遵守.结合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从青少
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Velocity Based Training,VBT)是利用速度与最大力量百分比(%1RM)、速度与动作重复次数、速度与疲劳的强相关关系,制定、监控和调整力量训练负荷的新方法,具有实时性、准确性和普适性特点.通过系统检阅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有关研究文献,从应用基础和训练效果方面对VBT的研究证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①常用的多关节力量训练动作的平均速度/平均推动速度均与%1RM呈强负相关关系,构建的个体速度与%1RM关系模型能使动作速度精
你看过《昆虫记》吗?rn翻开《昆虫记》,我好像走进了奇妙的昆虫王国.你看!那棵松树上有一只比面包还肥的松毛虫,只见它用力地缓慢地挪动着.你知道吗?松毛虫可懒了,一整天除了吃就是睡,我可不会向它学习.向这个名副其实的“小懒虫”挥手再见,我继续向森林深处走去.
期刊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为解读“双减”政策对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深层次影响以及学校体育的应对之策,本刊组织国内6名专家对“\'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进行专题研讨.北京体育大学任海认为,学校体育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投入,“不严肃”的“玩”承载着极为严肃的教育使命,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身体和精神养料.“玩”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灵魂.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