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识会计舞弊的要义是我们财会学人应当掌握的必要技能,从案例去认识会计舞弊的预警信号,从而建立相关的防范机制。财会专业人士不仅看问题要学会从左往右看,还要学会从右往左看。阐释会计舞弊,不但要从单个企业,还要懂得从整个行业,上升到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去量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解决会计舞弊合法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舞弊;舞弊预警;防范舞弊
从大学学习会计的那一天起,继续深造研究生或博士生,以致参加工作的期间,会计舞弊的内涵、预警信号及其防范机制从来都是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和解决的难题,尤其当下有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案件经常听闻于耳,层出不穷,引发众多中小股东投资损失、伤害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热情,引发市场经济的混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受到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呈现畸形或者恶性的发展。
一、会计舞弊的内涵
我们经常地片面理解会计舞弊就是财会工作人员在处理会计经济业务过程中出现的系列弄虚作假的活动,但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出发仔细想一想,难道我们财会工作人员天生就喜欢作假吗?我们不想好好认真去工作吗?很多时候我们逼于无奈的为了生计,屈服于现状,听从老板或者领导的指示,服从他们的工作安排,违心地做出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不一致的专业行为。笔者认为,会计舞弊是财会专业人员有意根据自己的才能去做出一些违纪违规违法的经济行为,或者屈从上级领导的压力,无可奈何地做出一些假账、两套账、三套账等多套账的违背会计准则甚至会计法的经济活动。引用一下行业领域大伽的说法:美国的Albrecht教授是研究会计舞弊的著名专家,在他的专著《舞弊检查》(Fraud Examination,2004)中,Albrecht教授就说,会计舞弊的内涵和预警信号可以从管理、关系、组织结构、行业、财务和经营层面从学习,认识,理解和掌握。于2012年SAS122的出台,当时Albrecht教授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从动机和压力(Incentives and Pressures)、机会(Opportunities)、态度和合理化(Attitudes and Rationalizations)三个维度分析了会计舞弊的风险要素,这些风险要素构成了会计舞弊的预警信号。笔者构造会计舞弊的形成理论——冰山理论去剖析、深挖根由。(见图1)
二、会计舞弊的预警信号
(一)管理层面的预警信号:管理层频繁更换
上司公司的部门经理、财务总监、总经理,副总裁和总裁都对内部了如指掌,熟悉生产运作和娴熟经济管理工作。但是某一段时间这些高管离职或者被炒鱿鱼的频率太高,会不会跟往常一样?是不是风平浪静?人员接替属于正常现象吗?现实告诉我们:无风不起浪。深知内部秘密的人就知道:这一上市公司正日落西山,财务报告很大可能存在会计舞弊行为。你想更进一步去了解的话,从报纸、新闻、监管部门都可以慢慢捉到真相: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如是说:“尤其是频繁地更换财务总监,就说明财总可能在坚持某些原则,所以被炒掉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二)关系层面的预警信号: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不希望历史重演,提出已经发生的案例来认真思考,吸取经验教训,且行且珍惜,创造更加辉煌的经济业绩。
案例回放——在重大资产收购时涉嫌隐藏关联关系的科伦药业最终没能轻易过关。公司披露2013年5月2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专钻法律的空子,企图躲避法律的监管,进行披着合法外衣的隐秘手段进行会计舞弊达到财务操纵,很天真地以为:大雁飞过,了无痕迹。其手段造成严重的后果:相关部门执法起来相当难,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预警信号:操纵利润
操纵利润不单单局限在我们国内企业,其实在海外企业里也比比皆是。操纵利润不是一个专业、不是一个行业、不是一个领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连美国企业这些发达国家也不幸免,一样存在会计舞弊问题。
镜头回放:1、麦科特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
2、东方电子1997-2001年期间通过伪造销售合同、虚开销售发票方式,将股票交易所得计入主营收入,虚增主营收入17亿元。3、美国软件开发商——交易系统设计公司(TSAI)1998年前一直采用在客户为五年期的许可证协议付款时才记录收入,1998年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开始记录未满五年期的收入,收入确认方法的改变掩盖了销售的放缓及营业现金流的下降。
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是反映经营成果的因素,也是衡量公司业绩的较好指标。综观国内外企业,大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或者小微企业也好,为什么存在操纵利润的会计舞弊?而且数目不少、手法隐蔽、从不间断?基本上都存在一种胆大妄为的贪婪:虚增利润或者隐瞒利润。极尽个人所能,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存在收入的泡沫、随意延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把不存在的或者虚拟资产高估利润、期间费用直接资本化、存在资产重组与债务重组等有动机的交易安排。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收入和费用应当配比,利润才经得起考验。没有无水之源,也没有无源之水。
三、会计舞弊的防范机制
会计舞弊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有目共睹,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长此以往存在会计舞弊,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谁还会去投资呢?我们要诚信为本,不做假账。要对上市公司和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管,必须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
从源头上抓
存在会计舞弊的企业,首先问责的是老板和领导,他们负最大的责任和主要的经济责任,把违法收益和违法成本合理对配,减少违法成本远远少于违法收益的现象。如果存在巨大的违法收益,必须让企业付出相应的违法代价,绝不姑息。让老板或者领导遵从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敢违法,更不敢犯法。“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
堵塞法律漏洞,让法律法规成为财会人员的免炒金牌,敢于说真话,勇于依法办事,干良心活,拿良心钱。可以从以下方面规章制度去完善:
1、完善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的会计处理;
2、完善减值准备规则;
3、完善财务信息更正规则。
(三)财会人员要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水平
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增强法律意识,规规矩矩做老实账,认认真真做会计人。
四、结束语
会计舞弊对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产生了严重影响,这对企业发展、投资者的利益都产生了巨大的损害。懂得用冰山理论阐述会计舞弊的源由,深挖背后的动机所在。洞察会计舞弊预警信号的征兆,找出强有力的合法合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隐患,防范于未然。同时千方百计来纠正舞弊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上市公司和广大中小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阎长乐.2004.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分析[J].管理世界(月刊).
[2]曾黎萍.2012.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及防范措施[J].中国证券期货.
[3]单筱璇.2016.防范企业会计舞弊的有效策略研究[J].经济与法.
[4]叶雪芳.2006.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
[5]岳殿民,韩传模,吴晓丹,Chao-Hsien Chu.2009.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方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
关键词:会计舞弊;舞弊预警;防范舞弊
从大学学习会计的那一天起,继续深造研究生或博士生,以致参加工作的期间,会计舞弊的内涵、预警信号及其防范机制从来都是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和解决的难题,尤其当下有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案件经常听闻于耳,层出不穷,引发众多中小股东投资损失、伤害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热情,引发市场经济的混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受到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呈现畸形或者恶性的发展。
一、会计舞弊的内涵
我们经常地片面理解会计舞弊就是财会工作人员在处理会计经济业务过程中出现的系列弄虚作假的活动,但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出发仔细想一想,难道我们财会工作人员天生就喜欢作假吗?我们不想好好认真去工作吗?很多时候我们逼于无奈的为了生计,屈服于现状,听从老板或者领导的指示,服从他们的工作安排,违心地做出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不一致的专业行为。笔者认为,会计舞弊是财会专业人员有意根据自己的才能去做出一些违纪违规违法的经济行为,或者屈从上级领导的压力,无可奈何地做出一些假账、两套账、三套账等多套账的违背会计准则甚至会计法的经济活动。引用一下行业领域大伽的说法:美国的Albrecht教授是研究会计舞弊的著名专家,在他的专著《舞弊检查》(Fraud Examination,2004)中,Albrecht教授就说,会计舞弊的内涵和预警信号可以从管理、关系、组织结构、行业、财务和经营层面从学习,认识,理解和掌握。于2012年SAS122的出台,当时Albrecht教授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从动机和压力(Incentives and Pressures)、机会(Opportunities)、态度和合理化(Attitudes and Rationalizations)三个维度分析了会计舞弊的风险要素,这些风险要素构成了会计舞弊的预警信号。笔者构造会计舞弊的形成理论——冰山理论去剖析、深挖根由。(见图1)
二、会计舞弊的预警信号
(一)管理层面的预警信号:管理层频繁更换
上司公司的部门经理、财务总监、总经理,副总裁和总裁都对内部了如指掌,熟悉生产运作和娴熟经济管理工作。但是某一段时间这些高管离职或者被炒鱿鱼的频率太高,会不会跟往常一样?是不是风平浪静?人员接替属于正常现象吗?现实告诉我们:无风不起浪。深知内部秘密的人就知道:这一上市公司正日落西山,财务报告很大可能存在会计舞弊行为。你想更进一步去了解的话,从报纸、新闻、监管部门都可以慢慢捉到真相: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如是说:“尤其是频繁地更换财务总监,就说明财总可能在坚持某些原则,所以被炒掉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二)关系层面的预警信号: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不希望历史重演,提出已经发生的案例来认真思考,吸取经验教训,且行且珍惜,创造更加辉煌的经济业绩。
案例回放——在重大资产收购时涉嫌隐藏关联关系的科伦药业最终没能轻易过关。公司披露2013年5月2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专钻法律的空子,企图躲避法律的监管,进行披着合法外衣的隐秘手段进行会计舞弊达到财务操纵,很天真地以为:大雁飞过,了无痕迹。其手段造成严重的后果:相关部门执法起来相当难,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预警信号:操纵利润
操纵利润不单单局限在我们国内企业,其实在海外企业里也比比皆是。操纵利润不是一个专业、不是一个行业、不是一个领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连美国企业这些发达国家也不幸免,一样存在会计舞弊问题。
镜头回放:1、麦科特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
2、东方电子1997-2001年期间通过伪造销售合同、虚开销售发票方式,将股票交易所得计入主营收入,虚增主营收入17亿元。3、美国软件开发商——交易系统设计公司(TSAI)1998年前一直采用在客户为五年期的许可证协议付款时才记录收入,1998年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开始记录未满五年期的收入,收入确认方法的改变掩盖了销售的放缓及营业现金流的下降。
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是反映经营成果的因素,也是衡量公司业绩的较好指标。综观国内外企业,大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或者小微企业也好,为什么存在操纵利润的会计舞弊?而且数目不少、手法隐蔽、从不间断?基本上都存在一种胆大妄为的贪婪:虚增利润或者隐瞒利润。极尽个人所能,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存在收入的泡沫、随意延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把不存在的或者虚拟资产高估利润、期间费用直接资本化、存在资产重组与债务重组等有动机的交易安排。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收入和费用应当配比,利润才经得起考验。没有无水之源,也没有无源之水。
三、会计舞弊的防范机制
会计舞弊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有目共睹,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长此以往存在会计舞弊,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谁还会去投资呢?我们要诚信为本,不做假账。要对上市公司和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管,必须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
从源头上抓
存在会计舞弊的企业,首先问责的是老板和领导,他们负最大的责任和主要的经济责任,把违法收益和违法成本合理对配,减少违法成本远远少于违法收益的现象。如果存在巨大的违法收益,必须让企业付出相应的违法代价,绝不姑息。让老板或者领导遵从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敢违法,更不敢犯法。“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
堵塞法律漏洞,让法律法规成为财会人员的免炒金牌,敢于说真话,勇于依法办事,干良心活,拿良心钱。可以从以下方面规章制度去完善:
1、完善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的会计处理;
2、完善减值准备规则;
3、完善财务信息更正规则。
(三)财会人员要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水平
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增强法律意识,规规矩矩做老实账,认认真真做会计人。
四、结束语
会计舞弊对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产生了严重影响,这对企业发展、投资者的利益都产生了巨大的损害。懂得用冰山理论阐述会计舞弊的源由,深挖背后的动机所在。洞察会计舞弊预警信号的征兆,找出强有力的合法合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隐患,防范于未然。同时千方百计来纠正舞弊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上市公司和广大中小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阎长乐.2004.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分析[J].管理世界(月刊).
[2]曾黎萍.2012.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及防范措施[J].中国证券期货.
[3]单筱璇.2016.防范企业会计舞弊的有效策略研究[J].经济与法.
[4]叶雪芳.2006.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
[5]岳殿民,韩传模,吴晓丹,Chao-Hsien Chu.2009.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方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