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一生的柏拉图情人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尔·盖茨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女人的照片照片中的女人虽已人到中年,但她看上去是那样朴素大方、美丽典雅、圣洁和蔼,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女性魅力,她就是温布莱特——比尔·盖茨一生一世的情人和朋友。无论她人老珠黄,还是白发斑斑,她温暖的怀抱永远为比尔·盖茨敞开着。
  “伟大而又完美的温布莱特,我爱你在我所认识的女性中,只有两个人值得我这么称呼。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我的母亲,另一个是你”
  “温布莱特,你宽容的胸膛,是我停泊的海港,让我在梦和现实之间,有了一个可以停靠的地方,只有你才知道,我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坚强和伟大,在你面前,我的一切虚伪和光环都被剥夺了。在你面前,我永远是一个不懂事的大孩子,需要你来保护和教导。”这是盖茨写给温布莱特的情书。
  那一年,比尔·盖茨作为嘉宾参加了一个产业研讨会上,那些平庸的发言让年轻气盛的他有种站起来甩头就走的冲动,正在这时,一个优雅美丽的女人带着迷人的光彩走上了发言台,她哀婉温文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比尔·盖茨,更让他吃惊的是:这个女人就计算机开发的演说深刻而独特,给了他很多启发。当天晚上,比尔找到了温布莱特,和她探讨起来。
  温布莱特是美国成功的女商人,她的男朋友是一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和教育家,几年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温布莱特的迷人姿色在西雅图的上流社会有目共睹,她的能力也非同寻常,美国《资本家》杂志对她推崇备至:“她可以做许多十分刚强的事情,但她的表达方式永远那么柔和,没有人称她为女强人。实际上,她干着一般人认为只有女强人才可能干的事。”
  有一次探讨完专业以后,比尔·盖茨对温布莱特说:“在我没有见到你之前,我最相信我母亲的话。但是前不久,我不知不觉最听你的话了。”
  比尔和温布莱特相爱了,他们像情侣一样外出旅行。在温布莱特面前,比尔·盖茨完全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在机场,比尔·盖茨只要守住行李,温布莱特就去排队买票;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温布莱特忙着找旅馆、办手续,跑进跑出。比尔·盖茨只需要把东西提进房间,找到床铺,躺上去大睡一觉;第二天早上,比尔·盖茨醒来,温布莱特早已准备好了早餐,床头挂着他干净的衬衣,床前有擦得锃亮的皮鞋。
  爱情强烈地吸引着比尔-盖茨,但微软公司也是他放不下的事业,他挣扎在爱情与事业之间。和温布莱特在一起,他觉得幸福甜蜜;几天不见,他就会情绪低落,坐卧不安;和她在一起,他就变成一个聪明调皮的坏孩子。温布莱特也有自己的事业,但她还是以最大的包容来对待与比尔·盖茨的感情。
  温布莱特是比尔·盖茨事业上最得力的助手,她无偿地为他操劳着。1986年,微软公司的股票要上市,而比尔·盖茨是个容易冲动、懒于交际的人。温布莱特带着他去和合作伙伴谈判,她坐在他的左侧,只要发现他有冲动的迹像,就会抓住他的左手。只要一感觉到温布莱特的手,比尔·盖茨由于激动而通红的脸马上会平静下来。微软公司的股票上市,温布莱特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她运筹帷幄,深谋远虑,沉着冷静,立下了汗马功劳。
  温布莱特也想过平凡女人的生活,为比尔·盖茨生个孩子一当温布莱特提出结婚这个想法时,这个大孩子好像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一此后,温布莱特再也不提结婚的事,但是比尔·盖茨开始思考她说过的话了,比尔·盖茨向母亲玛丽提出了想娶温布莱特的想法,遭到了玛丽的强烈反对。玛丽亲自到温布莱特的别墅,要求温布莱特打消和比尔·盖茨结婚的想法。
  温布莱特带着一颗受伤的心去欧洲旅行,在她走后的第三天,比尔·盖茨结束了短期的忙碌,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温布莱特的海边别墅,可是他找不到那个可以让他停靠的温暖怀抱他疯狂地寻找温布莱特,当他拨通温布莱特电话的那一瞬间,他像个委屈的孩子一样哭了。温布莱特又回来了,在机场,他们紧紧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玛丽又找到了温布莱特,进行了一次长谈。从那以后,温布莱特开始有意回避比尔·盖茨,她经常一个人坐在比尔·盖茨以前常坐的椅子上,听着海水的拍岸声,从日出到日落,心中的苦水也和海浪一样翻腾。
  比尔·盖茨的办公室里,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一张中年女人的照片挂在墙上,他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温布莱特圣母般慈祥的笑容,他的心里就有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有人问照片上的女人是谁,他会一脸忧伤地说:“她是我的好朋友,我一生的好朋友,我一生的柏拉图情人。”
  后来,比尔·盖茨的生命里出现了另一个女人美琳达。他们的婚礼宴席刚结束,比尔·盖茨向美琳达提出一个要求:每年给他一个星期的时间,让他和温布莱特一起度假。尽管比尔·盖茨说,他和温布莱特只是坐在一起谈论计算机和物理,尽管他一再强调他和温布莱特之间是纯粹的柏拉图感情。但是,比尔·盖茨对温布莱特的眷恋和向往,永远是美琳达心中的隐痛。
  
  编辑 魏光
其他文献
2008年4月28日凌晨,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正在胶济线上疾驰。时针指向凌晨4点40分,车上的大部分人都在睡梦中。忽然,列车猛地一震,车厢翻滚起来,人和行李也在车厢里不停地翻滚、横冲直撞,有人被甩出了火车,更多的人被撞得头破血流……车厢停止翻滚后,一个30来岁的青年男人从人堆里爬了出来,他四处寻找,大声呼喊:“克玲,你在哪里?”    两地分居的日子    这位青年男人名叫单而松,31岁,
期刊
有不少女孩子问我:您总说,婚姻中的女人跟男人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女人应该温柔。但究竟怎样才是温柔呢,难道让女人处处忍气吞声吗?  其实,我和先生的婚姻跟任何夫妻都是一样的,经历过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因为彼此有热情,所以无所畏惧,容易吵架也容易磨合;第二个阶段,有了孩子,正经历着人生责任最高峰的阶段,女人觉得自己不再年轻,男人觉得自己能力不如别人,彼此之间会有冷漠出现;第三个阶段,孩子渐渐长
期刊
在爱的十字路口,我们与那个深爱的人擦肩而过,不是因为爱得不够多,只是,我们没能鼓起勇气,坚定地对他说一声:我跟你走。  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充满才情的美丽女子与他在南京的高等学府里相遇,从此她就闯入了他的情感世界,而那时他正饱受不和谐婚姻的折磨。  她写诗作画的天赋和勤奋,让她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她成了他最欣赏的学生,而他也是她最敬仰的老师。曾看过他为她画的肖像,那是一种让人惊叹的美丽和端庄,齐眉的
期刊
有人说,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主持人李锐,平日里看上去挺忠厚的一大老爷们儿,怎么一到镜头前就油腔滑调,口若悬河,特别是嘴角还带着那么一丝坏笑!也难怪,李锐的老丈人一开始怎么都不同意女儿嫁给一个“坏小子”。李锐和方方的恋爱,就在一方死缠烂打一方犹豫不决的状况下胶着了整整7年。临了,还是李锐一句简单坚定的“誓言”打动了方方的心:“我随时可以放弃一切跟你走。”  转眼结婚快3年了,贫嘴李锐的幸福生活平实
期刊
把继女接进家门,爱你就要严格要求你    1999年9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徐帆与导演冯小刚低调地办理了结婚手续,夫妇俩将家安在北二环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的一套高档公寓里。  婚后一个星期,冯小刚试探着对徐帆说:“我想把女儿思羽接过来住两天。”刚刚结婚就要面对继女,新婚妻子的心里总会觉得不舒服,但徐帆是个大气爽朗的女人,她觉得早晚要面对继女,既然这样,还不如早点与继女建立感情。“明天正好是星期六,
期刊
跟一个朋友说起找对象的事,我想起印象很深的两个人。  一个是实力派演员王志文,前年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里,朱军问他:“40岁了,怎么还没结婚?”  王志文笑着说:“没找到合适的。”  “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呢?”  王志文沉思片刻:“就想找一个随时随地能和她聊天的人。”  朱军笑了:“这还不容易?”  王志文连连摇头,认真地说:“不容易,不容易。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你叫她,她就会说,几点啦,
期刊
1970年,16岁的我自戏校毕业,父母希望我去澳洲,在他们身边找个活干。但我哪肯乖乖地听从?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骨子里有叛逆性格的人。又正是青春年少,刚刚离开师傅管束的教鞭,怎么有可能又去父母身边做乖儿子?  因为自幼在影片中跑龙套。我执意往电影界发展。我个性好热闹,喜欢这个喧闹的行业。我对自己的功夫与发展很有信心,主角暂无机会,当个龙虎武师(粤剧对“武行”的称谓,即京剧的“武行”)总不成问题吧?一
期刊
人世间最为动人的爱情,就像怒放在栅栏间的小花,它不怕时间轮回,它笑看潮起潮落,它拿来和其他花儿们争艳的,不是色彩明丽,不是笑脸荡漾,亦不是花团锦簇,而是深藏于栅栏中间的两颗诚挚的心……  这是一座城堡,被层叠交错的常青藤紧密覆盖,巨大青石垒成低矮的墙壁;荆棘丛生的铁丝网栅栏上,常年怒放着靛蓝的矢车菊;已经有50年历史的老苹果树上,挂着诱人的鲜红果实;如旗杆一样笔直又有些小孩子气、总是优柔地冒着白烟
期刊
机缘巧合,走进梦想    1984年,郭培从中国最早的时装学校杭州理工大学毕业,在北京童装厂当了一名设计师。那个年代,中国人远没有服装设计的概念,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庐山恋》引起轰动,原因之一就是演员张瑜在电影里展示了20多套港台时装。  初入此行的郭培,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在工作的几年间,她设计的服装卖了35万件。正是这一佳绩,让她跻身为中国设计界的十佳设计师,还被国外来中国拍摄改革开放题材的艺
期刊
一瞬间的交集,注定了千年之后的轮回    1998年是王军霞最为风光的一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后,已经淡出赛场的她依然是美国人热捧的英雄。1999年,朱鎔基总理访问美国,美国人特意打招呼,希望王军霞能随同访美。于是,王军霞作为代表团的一员,再次踏上了让她扬威的异国土地。  美国人对王军霞的欢迎是隆重而热烈的,有数不清的奖项排着队颁发给她。王军霞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宴会来到另一个宴会,脸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