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纸质出版物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wj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浪潮改变了出版的整体市场环境,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趣味,数字化阅读率逐年上升,纸质出版受到了极大冲击。要提升纸质出版物竞争力,一方面要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图书质量,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优势为纸质出版谋划新的销售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化阅读纸质出版物应对策略供给侧
  一、纸质出版物现状
  纸质出版物亦称“纸介质出版物”,泛指各种以纸张作为物质载体,用印刷方式复制的出版物,如图书、期刊、报纸等。通常只以文字和图片承载精神文化内容。纸质出版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一般也称为“传统出版物”。2012年出版用纸量出现了首次下滑,至2013年,下滑趋势愈加明显。图书种类增速回落,新出版、重印图书品种增长9.6%,报纸出版的总数和营业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根据新闻出版产业分析调研报告,2017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仅占国内GDP的0.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整体较弱。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总值的四分之一,欧洲与日本的比重也达到10%到25%。1而我国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尚低于5%。在互聯网新时代,纸质出版物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自互联网的迅速应用以来,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出现,使得纸质出版物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图书、期刊、报纸等在受众数量、受关注度等方面都远不及互联网。截至2018年12月,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手机用户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用户6433万。2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手机、网络在线、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阅读内容涵括新闻推送、电子图书期刊及各类公众号文章等。201 5年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小时,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喜欢阅读的电子书类型为都市言情、历史军事、文学经典、玄幻奇幻、武侠仙侠。32017年图书阅读率为59.1%,上升0.3个百分点,人均读书时间为20.38分钟,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3.0%,相比2016年上升4.8个百分点,人均微信阅读时长为27.02分钟。12.1%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图书。而报纸和期刊阅读率分别下降2.1和1.0个百分点。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电子阅读器阅读接触率、Pad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从人们对不同媒介接触时长来看,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时长为84.87分钟,比2017年的80.43分钟增加了4. 44分钟。在成年国民的网上活动行为中,以社交、阅读新闻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由此可见,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比率在持续上升,纸质图书阅读率相比报纸期刊近年略有回升,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二、互联网与纸质出版物的碰撞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纸质出版物的销售方式和市场环境,数字化阅读吸引了大量读者。同时互联网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对纸质出版物构成巨大的挑战。
  (一)改变市场环境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纸质出版物的市场环境,给纸质出版物带来更多新的活力和销售方式。如今人们买书不一定要去实体书店,亚马逊、当当、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成为许多年轻人购书的第一选择。同时,互联网善于制造热点,一个新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引发民众的狂热追逐。例如某一部改编影视作品的成功,能带动原版书籍及一系列衍生产品的畅销,通过网络的传播,形成更加广阔的市场影响力。例如《琅琊榜》和东野圭吾的作品,都是通过互联网热度的营造而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引发纸质图书的热销。《心理罪》纸质图书借助网络剧热销,其衍生的有声图书在喜马拉雅累计达到一千多万次播放量,从而也反过来带动纸质图书的销售。
  (二)数字化阅读方式
  数字媒体以使用便捷、信息容量大、交流平台开放、互动及时等优势,给传统媒介带来了巨大冲击。互联网衍生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对传统纸质出版物构成了巨大威胁。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出现了多样化发展。有了手机、电子阅读器之后,对于阅读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减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活动。根据调查,大多数人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首要原因是便利。信息的载体不再仅限于文字,而是涵括了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捧着一本图书,从头读到尾,一显得单调枯燥,二也不如网络来得方便快捷。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阅读方式除了更加便利外,还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双向互动的阅读可能。读者的权力和功能被加强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反馈构成诠释作品含义的重要部分,有时甚至能够主导创作和出版活动。读者和作者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链条,推动了网络原创文学的良性发展,例如在一些原创文学网站连载的作品,就常有两者间的交流互动,甚至会影响作品创作的走向。
  (三)对思维方式和阅读趣味的改变
  互联网的出现,也主导着人们思维方式和阅读趣味的转变。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信息爆炸。网络上微信、微博、论坛等多种短、小、快的自媒体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占据了读者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人们习惯快速化、碎片化的轻阅读,喜欢在追逐新奇中获得快感,而更少时间坐下来阅读纸质图书。新时代,人们从阅读中追寻的趣味也更加多元化,有为了满足精神需求的纯审美性阅读,也有出于猎奇、炫耀等功利性目的的阅读。现在人们的消费行为常常并不是纯粹地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提到: “无论是在符号逻辑里还是在象征逻辑里,物品彻底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确切地说,是因为它们对应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可以是社会逻辑,也可以是欲望逻辑。”1在消费主导的社会之中,商品除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还有一种符号价值,与某种社会逻辑挂钩。人们在购买某种高档商品时,也能间接彰显自己的某种个性品味或社会财力。而互联网正是可以引导人们阅读趣味及购买心理转变的有力推动者。   三、应对策略一供给与消费
  维护并进一步提高纸质出版物的竞争力,需要发挥纸质出版物的独特优势,实施精品战略,拉动人们对出版物的消费需求,即从供给与消费两方面来探索纸质出版物的重生之路。
  (一)优化供给结构
  要提高互联网大环境下纸质出版物的竞争力,归根到底,首先要让纸质出版物具有真正的市场优势,优化纸质出版物的质量,以适应日渐提升的国民素质和文化发展的社会需要。现在国民被日益繁荣的物质生活包围着,而如何优化生产结构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则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文化产业要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则必须走精品发展路线,提高质量和效益。扶持纸质出版,首先要认清其相对于数字化阅读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习惯于数字化阅读的读者需要的是高效且准确的信息,他们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有价值或新鲜的信息,而阅读纸质图书的读者,更多是追求一种阅读的享受和长时间稳定的愉悦状态,并且纸质出版物还可作收藏之用,这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特殊之处。要提高纸质出版物的准入门槛,优化供给的质量和结构,充分发挥纸质出版的独特优势,同时又给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商品。
  (二)增加定制、众筹出版内容,推进供给侧改革。
  受图书出版市场的制约,出版社对作品和作者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普通写作爱好者而言,向出版社投稿很难得到出版社的青睐,于是定制出版应运而生。个性化私人订制是定制出版最大的优势,从图书形式、内容编排到装帧设计,作者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權。出版社针对作者需求,可以充分满足作者对书籍风格、内容编排的个性化要求。很多画册、诗集、纪念文集、回忆录的作者把定制出版作为第一选择。这个时代是张扬个性的新时代,图书的定制出版,实现了作者的出书梦想,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图书,对传统出版无疑是一种有益补充。
  众筹出版是一种近年在中国出版行业非常火爆的出版模式,是近年兴起的一个新概念,即指握有图书内容资源的作者和握有图书出版资源出版社,觉得一本书稿有出版的价值,但苦于缺乏资金,于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向读者筹集资金。这在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掀起了一股新风。通过在互联网平台募集资金,不仅能够解决资金的问题,还在操作的过程中,使作者、出版社与读者之间建立了联系,使出版社能够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更加准确地判断图书市场销售前景,并作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当然,无论是定制出版还是众筹出版,出版社在操作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导向意识,严把导向关,从严抓好图书质量,规范定制出版和众筹出版的管理和监控。定制出版和众筹出版作为一种出版创新,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前景非常值得期待。定制出版和众筹出版作为出版社多元发展的一种新的举措,对改善出版的供给结构,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推进供给侧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拉动消费需求
  1.提倡全民读书,终身学习
  要拉动国民对纸质出版物的消费需求,首先需要国家倡导全民读书、终身学习。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也应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10.2%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5.4%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19. 81分钟,比2017年的20. 38分钟减少了0.57分钟,超过一成(12.3%)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人均读报和读刊物时间均有所减少。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中,11.5%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7.1%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有两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可以看出,国民的阅读习惯并不是很普及。要提高纸质出版物的影响力,最根本的,是要推广培养国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国民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而是从小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这需要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合力拉动。2017年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0~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1.3%,家长平均每天花23.69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6年的24.15分钟略有减少。201 8年的调查显示,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1.56本,与2017年的11.57本基本持平。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49本,较2017年的8.87本增加了0.62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10本,较2017年的7.23本略有下降,在这个群体的家庭中,占68.7%的家庭平时有陪孩子阅读的习惯。有64.2%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全民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引导民众多阅读,可以大幅度拉动国民对纸质出版物的消费需求。
  2.“互联网 ”模式
  互联网的出现,对纸质出版物既是冲击,亦是机遇。互联网改变了出版的市场环境,从图像、声音等内容产品载体到微信、微博等媒体传播方式,都让过去纸质出版物垄断市场的局面发生转变。1但同时也给出版提供了新的活力和策略。
  在区分互联网和纸质图书受众的同时,也不要盲目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用户与纸质出版物读者实际上有很大交集,互联网和出版活动都是追求盈利的。所以,转变思维和认识,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联动发展,实是共赢之策。
  全媒体出版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传播形态,即“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网络、手机、平面广告、展会活动、手持阅读器等各种传播工具与手段来传播信息”。2全媒体出版为图书、报纸和期刊提供了更多传播渠道。互联网受众广,可以通过制造热点,在各种媒体上进行营销。一些原创的文学网站有稳定且愿意消费的读者,也有一些粉丝较多且活跃度、忠诚度较高的公众号或微博博主。进行微博转发抽奖赠书、微信公众号推荐图书等活动,都是利用新媒体进行销售的新策略。现在常有大IP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现象。影视作品的火爆,无疑能促进大众对纸质图书作品的进一步关注。另一方面,互联网还可以为纸质出版物提供电子销售平台,通过价格统筹、内容优化等让纸质出版物抢占市场,例如当当、亚马逊、天猫等销售网站。也可以通过全媒体搭建的出版平台,借助网络版与手机版,例如中国知网、万方、豆丁网等,提高传播速度,并实现实时互动交流。
  除了拉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外,也可以关注国外市场的拓展。2003年国家提倡新闻出版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已有16个年头。“走出去”战略遵从“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文化输出是文化竞争力的体现,网络作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可以为文化产品走出国门“造势”。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发生着改变,数字化对纸质出版形成极大冲击。要提升纸质出版物的竞争力,最重要的还是要优化纸质出版物的质量,发挥纸质出版物的独特优势,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精品优质的图书,同时利用互联网优势,制造热点,以全媒体出版创新销售模式,实现纸质出版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彭致.让纸质图书与数字出版联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2-20.
  解慧,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数字化阅读过半[N] 数字出版,2014-4-25
  杜羽.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6-4-,I9.
  罗小卫,高岭,陈浩重塑“互联网 ”时代的纸质图书竞争力[J] 出版发行研究,2018-4
  李健伟.中国出版业发展现状与走出去策略探析[J].中国出版,2015-5.
  肖叶飞,互联网思维下出版产业商业模式探究[J]中国出版,2016-20.
  刘清海.全媒体出版协同传播立体化营销对科技期刊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5
  严飞.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J]编辑学报,2 01 5-1.
其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德) 马克思, (德) 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2015..-978-7-01-015625-5:¥30 A1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德) 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15..-978-7-01-015612-5:¥30 A12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德) 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2015..-978-7-01-015615-6:¥25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  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  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人们真正要什么?  “到了某个时候,
如今,大家都在关心如何让自己手中有限的的财产保值增值,“投资理财”正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对投资理财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得投资理财类图书的出版也逐步升温。随着民众投资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类图书选题也将成为有着恒久市场需求的热点板块。  据CIP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1年2月,共有202家出版社申报了1257种投资理财类选题。下面对投资理财类选题进行分析:    一、投资类选题   
(法)皮凯蒂 著  巴曙松 等译  中信出版社  9787508647258  2014-09 98.00  这可能是10年来最重要的一部经济学著作。作者对过去3个世纪以来欧美国家财富收入的历史数据进行了详尽探究,分析阐述了这段关于财富及其分配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矛盾的历史。该书一经出版随即引发了全球关注及热议。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组织编写,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了认真梳理,列出了30个专题,逐一进行简明、准确、通俗的解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坚定“四个自信”,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从适应和引领
胡鞍钢 主编  党建读物出版社  978-7-5099-0579-1  2015-01 35.00  本书是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理论读物。由胡鞍钢、王绍光、韩毓海、武力、杨伟民、陈锡文、程文浩、薛澜等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中国国情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联系当前国情、政治、经济及热点话题,按照十八大精神深入解读宣传中国特色民主之道、中国国情与中国道路、中国经济发展之
日语句法结构认知/何午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978-7-5611-7674-0:¥48.9 H364.3  新日语能力考试N3语法读解/(韩)李宗权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3.-978-7-5100-5846-2:¥35 H364-44  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杨树曾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978-7-5663-0643-2:¥32 H36
如果不是亲临现场,我怎么也感受不到,江苏人会对这片土地有这么深厚的爱!  这是2012年的10月下旬。新疆西天山麓,一场寒潮刚刚掠过,纷纷扬扬的瑞雪落满了众多的山头,此时著名景区果子沟的山里还堆着厚厚的积雪。  10月23日,虽是北京时间上午9点,但在中国西部的边陲霍城却是清晨。飕飕寒风之中,清水河镇西卡子村小学的校园里,彩旗飘扬,《 爱的奉献 》的旋律在激情地飞旋。  当我与霍城县委宣传部的小李
从1998年至今天,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20届。这项赛事已成为全国大中学生“文学梦”实现的一个聚集地,不少获奖者从此走上了文学之路,不仅仅有大家熟知的张悦然、韩寒、郭敬明,也走出了周嘉宁、七堇年、夏茗悠、郝景芳、张怡微等一大批有口碑、有市场、有流量的青年作家。可以说,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文学履历中很少有能绕过“新概念”的。  这部精选集收录了新概念作文大赛20年以来,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点了当前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注的13个深层次问题,即“13个如何”,并提出要求:“凡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踐行“13个如何”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这13个问题,既涉及基本原理,又涉及现实生活,如何向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