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述评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的推进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须。总结学术界和实践界对社会保障统筹事业的研究,为适时、适地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建议;述评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52-0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一项普惠性的政策不断沐浴着中华大地。但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2012)认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社保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坚持并巩固普惠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公平性,最终实现社会保障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而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无疑是缩小国民福利权益差距,促使社会保障体系沿着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取向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国家能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包括所有城乡社会成员在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或者在分立的多个社会保障项目和体系之间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连接,使之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是所有国民的共同愿望。也即我们认为的社会保障统筹目标。
  一、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研究述评
  从建立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德国开始,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国从“国家保险型”制度逐渐过渡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深入,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郑秉文(2008)仍然认为:由于渐进性改革和发展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项目越来越多,整个社会保障的制度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引起一些研究者担心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会导致制碎片化。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忧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保障统筹的广泛思考。这样的观点在学界有一定的代表性,也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存在的现实。
  关信平(2011)从宏观层面总结了社会保障统筹的积极和消极意义。积极意义体现在:从总体上看,一体化是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发展的方向和制度设计及制度改革的长期性目标。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深,国内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过程的意义就对国内外都更加明显。因此,对于社会保障的宏观决策者来说,把握好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方向,不仅对于社会保障本身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总体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体化的制度体系不够灵活,应对经济波动和新问题的能力较弱,并且对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比较困难;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各个方面之间进行利益协调比较困难;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往往容易导致下级对上级政府的依赖,最终使中央财政负担较重。所以,社会保障统筹或者一体化需要谨慎进行。关信平的观点为我国急于实现社会保障统筹提供了建议,也就是我们在推动社会保障城乡统筹过程中如何最大化地减轻或者最好避免出现如上所说的负面影响。也为热衷关注相关问题的人们提供了以后研究的方向。
  刘畅(2011)从收入分配的视角分析认为是我国历史制度设计的欠缺造成了今天的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标准,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需要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赫晓萍(2012)从社会公正的角度认为城乡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福利方面的不公平性需要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来实现。
  林俏(2012)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我国加入了相关的国际公约、现行宪法第45条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些都为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2012)认为:社保体系建设中的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来解决。比如,社保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城乡分割及其带来的公共资源浪费、行政效率低下、制度风险增加等,都迫切要求通过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来化解。
  总之,不论从历史制度的原因、法制建设的要求、现实的呼唤还是化解其他问题的需要都急切地呼吁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建议述评
  有关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统筹问题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到目前为止的建议非常多,这里仅仅对最近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述评。
  袁文全、张卫国(2010)发达国家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表明,各国的具体做法虽有差异,但一体化和平等化却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启示我们,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引发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加以解决,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为突破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罗雁翎、梁晓华、苏兴华(2011)通过对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首先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引进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其次是在立法和公共财政方面提供支持;最后认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保障城乡统筹体系的现实道路。
  孙雷(2008)提出:对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进行整合,实行梯度设计,也就是把目前针对城市企业职工实行的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柱、城市居民的社会救助,及将“新农合”发展为门诊统筹加大病统筹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设计为城乡共享项目,其他方面或项目则可根据城乡实际保持一定差异或灵活性。陈喜梅(2010)建议在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下应该从农民工入手进行分类实施社会保障政策,对整个农村实施“整合模式”的社会保障。逐步向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迈进。这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是努力寻找一个或者多个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点,为以后的全面统筹打基础。   井文豪(2010)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认为:中央政府需要制定好统筹规划和相关政策,以指导和协调各省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朝着全国统筹的方向发展:还特别强调在统筹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衔接问题,又要考虑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衔接问题;既要考虑到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又要考虑不断推进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既要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国力。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循序渐进。中央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规划设计中,要把城乡、地区以及不同人群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人人“应保尽保”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王程(2010)也认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中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立法和制度保障责任是前提;财政责任是关键;组织实施责任是重要环节;监管责任是重要保证。
  刘振杰(2011)设计了一个建立在混合型统账结合基础之上的、统一的综合账户模式跨越了城乡鸿沟、户籍藩篱、农工之分,具有制度便携性;综合账户恰好具有减贫、发展等多种功能,可推动社会保障从形式普惠向实质公平转变。只有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来考虑并推进制度建设,才能逐渐整合制度,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这为我国推广实施“一卡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谷彦芳(2012)认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城乡衔接有两种模式可选:一是“新老制度并行不悖,分段计算”的方法;二是“各项制度归一,折合计算”的方法。从而提出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路径。
  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有:张禄,王海燕(2011)认为:合理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救助理念,并尽快出台城乡统一的救助法规;因地制宜制定低保标准和通过多元化渠道筹集资金,并建立城乡一体的动态补贴和自然增长机制;加强专业管理岗位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弥补农村低保工作的岗位空缺与人员空白;进一步在城乡低保对象的识别以及细分、救助金的管理与发放、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监管、人员综合信息的共享等方面做出统一规范。
  在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建议方面有:李晓燕(2012)认为要实现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首先需要做的是强化城乡一体化观念,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保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化;合理确定补偿机制,强化政府筹资主体地位。陈爱如(2012)建议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分层和衔接。具体而言提出了:总体“实现保障制度架构统筹、保障方式衔接、经办服务统一、待遇水平均衡、监督管理一体、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少类别;分层次;无障碍;同时补助和救助要跟上。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2012)认为: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整合管理资源,实现一体化管理;第二步,实现行政管理的统一;第三步,实现制度融合——可以在基本制度框架统一的前提下,采取“一制多档”的形式,打破城乡户籍限制,允许居民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自主选择参保的档次,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实现制度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公平性与可选择性的有机结合。
  从以上可以看出:有关社会保障统筹的建议有站在宏观角度、政府角度、微观角度、分项目角度、模式选择的角度等的分析。但是大多数还是侧重在一些原则性、框架性的建议上,具有操作性建议的还是少数。特别是某些建议如果在实施后会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及其如何应对等等方面涉猎较少。
  三、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实践经验总结述评
  我国近年来国家鼓励有条件地区重点进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领域的统筹试点工作。比如天津、重庆、宁夏、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个省级行政区、41个地级市和162个县(区、市)开展了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划归社保部门统一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丛颖超(2010)通过总结发现:从北京市、郑州市、成都市和神木县的情况来看,虽然四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但却都在社会保障的某个领域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是决定了各地区据此所确定的不同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比郑州市、成都市和神木县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有条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但每种模式都应该满足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如不存在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壁垒;资源可以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保障的功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政策和待遇上基本平等。这样的经验总结对于各地因地制宜选择自己的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模式提供了经验。
  杨影,孙明慧(2011)对吉林省的城乡社会保障统筹调查指出:,吉林必须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道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水平。
  覃耀荭(2010)通过对2008年以来杭州社会保障统筹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大财政支出,明确社会保障出资主体;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资源流动畅通和配置自由;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加强农民参保意识。
  谢瑞武(2011)通过对成都的调查发现:成都市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坚持“制度构架城乡统筹、待遇标准城乡衔接、机构设置城乡统一、经办操作城乡一致”的思路。基本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构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三大核心体系方面,实现了实质性的城乡一体化。成都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刘爱莲,李轮(2011)对江苏的社会保障统筹现状分析提出:江苏的社会保障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还是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水平差距仍然很大。而张君良、沈君彬(2010)对经济强县——福建晋江的调查发现的经验有:逐渐形成城乡统筹、内外统筹、近远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重点突破,稳步推进。但是在制度设计上仍然存在缺陷;保障水平不高;管理服务水平需提升。结合晋江的实际情况提出晋江应该走“梯次推进的动态整合模式”。   鲁楠(2012)对安徽芜湖的社会保障城乡统筹调查发现:在养老、医疗和低保等领域的一体化进程离期望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杨小丽、贺春香(2012)在对重庆的医疗保险城乡统筹调查发现:重庆医疗保险统筹实现了城乡标准统一、打破户籍的限制、统一经办操作、统一制度和运作形式,使得人们在抗疾病风险能力上得到增强、医疗资源使用更有效等方面的成功。但是也存在诸如资金到位不足、报销比例偏低、统筹层次低、管理体制不顺等不足。
  除此以外在我国具体实践中还涌现出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模式:太仓的“培训、就业、保障三位一体模式”。该模式经验在于:拓展形式较为恰当,推进时机较为恰当,发展步骤较为恰当,保障程度较为恰当,其制度框架充分体现了国家宏观层面上的低水平、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要求。无锡将乡镇范围内的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城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同时提倡农村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等非正规就业群体以个人身份加入“城保”。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纯农民和老年农民参加新型农保(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对被征地农民全面落实“地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注重与“城保”逐步并轨。对一些城乡融合较快、就业和社保制度已实现城乡一体的地区,推行“城保”为主的道路。而嘉兴也有一些重要的突破:2007年嘉兴市在成立社会保障事务局,将原分属不同部门承担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女职工生育等社会保险业务统一划归社会保障事务局管理;同年印发了《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把城乡居民不重不漏、应保尽保地纳入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从制度层面构建了“全民社保”体系。
  通过各地的实践总结我们发现:各地的具体做法各有各的差异,但是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打破现有的城乡差异,实现真正意义上城乡社会保障的统一。通过总结各地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各地社会保障统筹事业的推进提供参考。
  四、结论
  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重要积极意义勿庸置疑,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推进社会保障统筹层次的逐步提高。理论及实践说明影响社会保障统筹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实现社会保障统筹的相关主体需要协调联动、相关制度完善、保障水平适中、保障层次多样。笔者认为建立一个综合保障帐户也许是比较合适的途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覆盖全体国民的、囊括所有项目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在具体操作性方面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丛颖超.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及启示[J].理论学刊,2010,(9).
  [2]杨影,孙明慧.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思考—以吉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1,(10)中.
  [3]覃耀荭.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以杭州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0,(5)下.
  [4]李晓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J].学术交流,2012,(6).
  [5]井文豪.发挥中央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J].农业经济,2010,(12).
  [6]陈爱如.分层与衔接:构建医疗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基于对W市的调查[J].辽东学院学报,2010,(6).
  [7]袁文全,邵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以重庆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0,(4).
  [8]谷彦芳.构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衔接机制[J].中国财政,2012,(6).
  [9]谢瑞武.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和政府责任-以成都市的实践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10]罗雁翎,梁晓华,苏兴华.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实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1,(8).
  [11]张禄,王海燕.建立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4).
  [12]张君良,沈君彬.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探析-基于福建晋江的个案研究[J].东南学术,2010,(1).
  [13]关信平.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及相关政策[J].东岳论从,2011,(5).
  [14]郑秉文.与法国高度碎片化的社保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社会保险,2008,(3).
  [15]赫晓萍.浅析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社会公正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2,(3).
  [16]刘畅.收入分配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1,(2).
  [17]袁文全,张卫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与实践向度[J].学海,2010,(6).
  [18]王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中政府的责任[J].国际经济合作,2010,(3).
  [19]刘爱莲,朱林,夏珊珊.推进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20]鲁楠.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问题调查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21]刘振杰.综合发展账户: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之路[J].人口杂志,2011,(5).
  [22]杨小丽,贺春香.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实践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2012,(1).
  [23]傅子恒.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探索——“湛江模式”的成功与不足[J].保险研究,2011,(7).
  [24]孙雷.2008年消费率预计再下滑减税刺激成政策选项[N].中国证券报,2008-09-26.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近年来电力的发展带动了大量的火力发电厂建设,电厂形象建设目前受到环境的、政府的以及企业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从建筑专业的角度对建筑形象设计手法进行解读。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建筑形象;景观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75-01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增速发展,发电厂如核电厂、火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等的建设如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节能降耗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供电企业来说节能降耗即通过加强线损管理,将电能的损失降至最低,以确保公司的经营效益。当前由于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线损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管理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努力降低线损率,实现企业效率最大化,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本文就供电企业如何做到节能降损进行了简单归纳。  关键词:供电企业;节能  中图分类号:TM73
期刊
摘要:目前,电力系统不断在壮大,带动了与其相关的企业的迅速发展,变电检修工作也不例外,扩大电网已经成为一种必要且必然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变电检修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许多农村供电站的改革初步完成,许多的企业还意识不到变电检修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在变电检修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保障检修中的安全。本文总结了
期刊
摘要:讨论了分段函数在其分段点处的左右导函数极限与其在分段点处的导数的关系,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分段函数;分段点;导数  中图分类号:O1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63-01
期刊
摘要:无功补偿作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它对提高系统电压水平,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厂功率因数,增强系统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功补偿由于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压,减少了线路上的无功流动,降损效果明显,尤其是在低压配电网络中,无功补偿装置的降损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技术降损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据网关设计方案,主要包括网关的硬件构成,网关通信接口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以及网关的串行通信接口与以太网通信接口之间的协议转换。该方案能够提高数据传输能力,从而能够实现对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关键词:网关;嵌入式;以太网;协议转换;RS485/232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64-01
期刊
摘要:作为在世界体育项目中影响最大的运动之一,足球运动受到很多学生的亲睐。足球运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参与者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一方面可以培养参与者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拼搏意识。但是,纵观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由于多年的滞后,特别是我国的高校足球教育,其教学方法不够全面,教学理念比较陈旧,久而久之,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降低,出现学习动力不足。高校如何更好的为我国足球事业培养人才,是每一个高校足球教学从业者
期刊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体现了电力生产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也反映了城市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74-01  一、前言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供电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电子式电能表比感应式电能表准确度高、功能全、功耗低、起动电流小、负载范围宽、无机械磨损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因此被电力系统大力推广使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就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  关键词:电子式电能表;应用;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TM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社会未来的主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必要的联系。笔者将从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特点以及形成规律、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建议三个方面对本文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83-01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是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