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情感力量,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良好习惯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始终是困扰教师、家庭和社会的难点问题。他们心理敏感,缺乏关注,部分学习习惯不佳,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导致部分孩子的成绩也相对落后。对此,本文通过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特提出了借语文学科中的情感力量,塑造外来务工子女的良好习惯的几点看法和思考,为优化教学、提升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外来务工子女;情感力量
  一、体现尊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相较于城市家庭中的孩子,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在课堂中内敛沉静,对于教师组织的活动,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答题的欲望不强。分析学生的心理,这部分学生并不是本身不愿意展示,而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学生们惧怕出错,更害怕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力量,传递教师对学生们的尊重与认可,鼓励学生的积极认知和行为,让外来务工子女敢于开口说、敢于大胆讲,让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我选我》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并在文章阅读后,引导学生思考:在本篇文章的阅读中,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思考。随即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心得。通过学生们之间的反馈,教师鼓励认可学生的积极认知,并将自己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认识渗透给学生:同学们,老师十分尊重、认可、赞赏王宁这位同学,他的勇气和胆量是我们所有同学需要学习的。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对于活动要勇于参与,对于责任要勇于担当,对于问题要积极思考回答。即便是同学们在课堂中出现了错误的回答或者是不足的认识,老师也十分欢迎更十分欣赏同学们站起来的勇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受到启发和教师的鼓励下,尤其是对于外来务工子女群体,启发性和激励性更大,他们在阅读文章时找到了模仿的对象,更在心目中树立起了楷模。所以,受到激励后的学生,更具热情、更有动力,教师借此机会也就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和参与,学生的积极踊跃参与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
  二、渗透呵护,强化学生积极行为
  所有学生都害怕错误,但是正是错误,才能让学生更快地成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从原有认识系统,建立认知矛盾,尝试错误认识后进行纠正的过程。因此,错误本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出现就是正常的,更是帮助学生辨析、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对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错误性资源,并巧妙地将自己对学生的呵护和关爱传递给学生,以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弱学生惧怕犯错的心理,培养学生踊跃发言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尤重要。外类务工子女,在家庭方面因父母工作辛劳、父母陪伴的时间较少,这部分学生在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对于呵护和关爱更为渴求。因此,教师可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情感色彩浓厚的资源,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呵护和关爱,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例如,在《棉鞋里的阳光》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文章中洋溢的亲情与关爱是塑造学生、满足学生情感缺失的重要契机。结合这一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定有这样的阳光,在照亮我们的生活,那么结合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你能想到生活中都有哪些爱与阳光呢?请分享给大家。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回顾自己生活的那些温暖与爱,让浓厚的爱的氛围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爱,有同学们之间的爱,有老师对你们的爱,有父母家人的爱。所以,我们的生活被爱包围。在课堂中,老师更是关注呵护着大家。所以,在课堂中大家一定不要惧怕出错,要勇于展现自己,即便是你的认识出现错误,但是也体现了你的思考过程,老师也会想文章中的妈妈和奶奶一样,关注与呵护着你,并一定会包容、宽容你的错误。通过这种渗透爱的方式,帮助学生肃清对错误的认识,让浓厚的爱意包围着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灵,打消学生惧怕出错的认识,促进学生更加勇敢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三、艺术指导,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部分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父母监管的缺位,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作业完成不认真、字迹不工整、作业不及时完成甚至存在抄袭的现象。对此,教师还需要通过艺术性的教学评价和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如抄袭作业或者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教师要通过移动的负强化手段,避开其他同学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必要时可以通过柔性的批评对学生进行监督,以强化学生的自治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篇文章资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不同的评价,不管是严厉的还是激励性的,我们都要认识到:老师和父母对你的评价都是出于爱的目的,所以一定要在学习中听取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兼容并取,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结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既需要有效的引导,更需要情感的感化,才能促进其在知识和习惯两方面的提升。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尊重、渗透呵护和艺术性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优化提升,以改正不良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黄义.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44-45.
  [2]徐晓英.农村小学低年级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探索[J].学周刊,2019(04):95-96.
  [3]李平紅,王恒太.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2.
  (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簕联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精简机构的需要,湘阴撤销乡镇联校,实行校区中学代管小学的机制。近些年来,我们中学在代管小学工作中,特别注重四个“加强”,切实做到“四化”,逐步形成了“管有规范,教有特点,学有特长,校有特色”的良性机制。  关键词:中学;代管小学;工作体会  一、加强制度建设,常规管理精细化  规章制度是行动的准则和指南。根据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小学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小学教师管理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在教育体制不断革新的今天,我们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们过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是非常不利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的基础,而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则要求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给予重视。那么今天,我们也是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
期刊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分数不再是衡量班级管理的唯一指标,通过德育教育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初中生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影响,初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管理方法才能够提升管理效率。  关键词:德育;初中;班级管理;效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分数不再是判断人才的唯一标准,而一个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课外整本书阅读的分享策略进行探究,探讨了不同特点的课外书籍适应的读书分享活动,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关键词:与课外阅读;分享策略  前言: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在当今语文学习中“得阅读者得天下”。但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虽然选文各具特色,都是有代表性的优质范例,可是在阅读量上都远远达不到学生的需求。所以课外阅读就作为语文课内学习的必要补充,越来越引起师生们
期刊
摘要:新课改教学理念主张,教师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应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感知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构建更新的知识体系,而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一名引导者和启发着,而不是课堂的驾驭者。本文就结合对生本课堂的理解,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如何构建生本课堂的几点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  一、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意义  生本课堂
期刊
摘要: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教育除了必要的文化教育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较小,心理抗压能力较弱,日常生活中,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就有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摆正学校教学工作的突出位置。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方案  新课标改革要求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学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很多的选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只是教学要求的基础,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想方法;渗透策略  前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属于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学科,学生通过数学教材只能
期刊
摘要:智障学生因为自己智力的问题,许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帮助解决,自己动手能力和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较差。让智障学生走出学校,进入自然环境,通过日常生活的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让他们拥有适应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能力,在学校学会生活技巧,给智障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活动;指导;智障学生;适应社会  引言:  社会适应能力意思就是一个人拥有一种可以达到周围环境所需要的能力。智障学生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具备较为成熟的思想观念,因此德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生观价值观。小学语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作为德育教育的场所发挥着其他科目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歌颂祖国、赞扬景色、讴歌优秀人物的内容,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良好德育教育的熏陶,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在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期刊
摘要:美术是在当前艺术领域发展中重要的一门学科,美术教育是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教师对学生的美术教育阶段,既要注重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培养,更要去挖掘深层次美术文化教育的潜在功能,由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知识的了解与思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思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日益频繁,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