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jo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有效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优化课堂提问,充分发挥提问的价值,以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本文从化学学科出发,阐述了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化学教学;教学策略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多思、多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师生互动效果,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效的课堂问答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三方面作用,优质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启发得当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一、当前化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教师多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提问的有效性不高,这是课堂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只有关注并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目前,中学化学教学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问题设计不合理,目的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强。(2)问题的难度和深度把控不当,不是过难,就是过于简单,容易忽略学生的实际认知,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他们的思维能力范围。 (3)提问节奏把握不足,容易忽略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普遍不足。(4)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提问对象片面化,不能面向大多数学生。(5)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性。(6)缺乏高阶问题,提问表面化,课堂提问停留于一问一答的简单互动层面。(7)問题单向,缺少互动性,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做出回答,缺少情感交流。
  二、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明确问题设计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提问的逻辑性,切莫模棱两可,启而不发;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要清楚“问什么”“为什么要问”;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好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目标,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应整体把握问题,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明确问题设计的目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关键性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获得相应的发展[1]。
  例如,“饱和溶液”这部分内容的重难点是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厘清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边演示实验边提出如下问题:(1)现在向两支均装有10ml水的试管里分别加入2克硝酸铵和氯化钠,它们是否都形成了饱和溶液?它们的浓度是否相同?(2)再分别向这两支试管里各添加2克硝酸铵和氯化钠,这时它们形成的是不是饱和溶液?浓度是否相等?学生边计算,边看实验现象,很快就明白了: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二)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度
  课堂提问应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让学生“蹦一蹦,可以碰;跳一跳,够得到”。过难的问题,超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要么没有学生能回答出,要么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容易导致课堂出现“启而难发”的冷场局面,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过于简单的提问,学生不加思考就能轻易回答,无法体现教学提问的意义。问题的难度和深度把控不当,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2]。
  (三)课堂提问应把握好节奏
  教师要在提问后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首先在节奏把握上,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倾听,整合并解决问题。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就不能正确回答问题,也就无法达到满意的提问效果。其次是教师提问不宜过多。课堂提问要围绕中心内容,如果问题选择不当,不仅会占用过多时间,而且无法达到提问的效果,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四)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提问
  课堂提问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一方面,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要使学生质疑,只有懂得“疑”,学生才会真正去思考,才能真正学习。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会提问和学会思考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做到敢问、善问、勤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
  另一方面,课堂提问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出一个问题的意义远大于解决一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求真理,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的“问”是为了“不问”,是为了使学生“有问”,真正的问题要由学生发现和创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提问要精练、有层次
  课堂提问的语言应简练,题意要明确。对于那些简单且零碎的问题,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提问,要在该问处发问,不可滥问,不然就显得啰唆;提问要尽量简略得当,若过于啰唆,容易出现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没有参与的现象,最终导致教学由过去的 “满堂灌”变成 “满堂问”。另外,课堂问题不宜过难,过难会让学生精神过度紧张,不敢回答教师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好问题的难度,综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尽可能提出一些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参与解答的问题,不能让课堂提问变成一问一答,否则将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获得反馈,及时了解教学成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弥补教学中的疏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盐酸溶液中哪种微粒使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1)稀盐酸溶液中有哪几种微粒?
  (2)蒸馏水中有什么微粒?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出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3)食盐溶液中有什么微粒?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出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4)稀盐酸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出现什么现象?
  总问:你的结论是什么?
  教师将问题分解为以上几个小问题,结合实验进行对比,能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轻松厘清思路,找到答案。
  (六)提问应注意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是让学生实现乐学的催化剂。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创设情境,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能简单地只是问“是不是”“对不对”等低质量的问題,而应提高问题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学习。
  生活处处有化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能使知识有丰富的附着点和切实的生长点,使问题的解决更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学习了“气体溶解度”后,教师可提问学生: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为什么?学习了“酸碱”相关知识后,教师可提问学生:为何蚊虫叮咬后涂肥皂水可缓解痛痒?这样的学习活动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另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特点,这种操作实验本身就是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通过新奇有趣的实验场景,学生能直观地发现问题,从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一步探究未知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化学实验提出问题,能紧紧地抓住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例如,“中和反应”实验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继续滴入稀盐酸,溶液红色会逐渐消失,变为无色。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为什么滴入稀盐酸后溶液颜色会由红色变为无色”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
  (七)提问应加强师生互动,注重情感交流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因此,课堂提问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的问题设计应更好地落实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上来。事实证明,许多学生之所以偏科,往往是因为与任课教师较为疏远。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无论哪一类学生都会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赞赏,而课堂提问就是增进师生情感的一条纽带,它不仅能让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中努力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释放学习压力,自然地进行情感交流,增进师生情谊。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转变提问观念,讲究提问策略,优化提问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
  【参考文献】
  王雅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沈忠元.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2):82.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呼吸困难的评级工作,应用在呼吸系统疾病之中,在进行护理评估的时候相应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的实验区 间为2019.6——2020.6从到本院的中挑选实验对象,共计100例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 is a promising anti-cancer agent.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 is a polyphenolic constituen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啦啦操具有很高的人气,深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啦啦操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在高校啦啦操教学过程
【摘要】就小学语文学习而言,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无论是语文能力的养成还是语文知识的积累,都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效和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长期发展。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行为习惯的正确性,进而促成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行为习惯;全面发展  说到行为习惯的养成,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与教
The clinically applied value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using r
目的:针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过程中,采用颅内压监测,分析其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至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的详细资
To analyze MR manifestations of postoperative spinal complications and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ed diagnosis,114 cases of s
通过一起失火案引发的讼诉,剖析消防救援队伍火调工作遇到的难题,对火调认定中"不排除表述"的使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火灾原因认定过程中证据搜集方面存在的瑕疵,并从司法角度
2018年,上海共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26项,预备项目22项,新开工14项,基本建成18项,全年计划投资不低于1350亿元,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