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共青团:这里的芳草碧连天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ongy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平湖,有这样一个传说。康熙皇帝看到钦差描写的“春风得意湖山美,花团锦簇尽黄金”的平湖美景,慨然赞叹:“美哉,金平湖!”
  不管传说有多少可信度,但平湖人总是不无骄傲地称自己是“金平湖”。他们既把这个金字招牌作为平湖历来是鱼米之乡物产富硕的象征,也把它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团平湖市委书记王莉莉解释说:“当年的‘金平湖’代表着农耕时代的辉煌,今天,我们再提‘金平湖’新崛起,就是希望在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平湖能够在方方面面勇争一流,再塑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在平湖,王莉莉是个辨识度很高的人。除了她那双细细的眼睛和飒爽的性格,平湖干部群众这样评价她:今天在这里建个青创园,明天在那里建个青年之家,干共青团,她很专业。
  作为平湖市共青团的带头人,王莉莉对建设共青团心中始终有团火。比如有一天,王莉莉听说平湖市总商会大厦楼下的花店关了,还没确定要做什么,她非常果决地说:我们共青团来打造这个空间吧。没多久,这里就变成了一间集阅读观影、休闲娱乐、创意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团聚·楼宇驿站”,现在已经成为平湖青年的网红打卡地。这样的事例不止一件。
  走访平湖青年经常出入和聚集的地方,你会发现有很多标识醒目的青年之家,有的还被冠以“团聚”两字,比如“团聚·楼宇驿站”“团聚·农场驿站”。平湖共青团构建“1+8+X”的市镇村三级青年之家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楼宇商圈、咖啡厅等多途径建立青年之家48个,建立青年之家团支部18个,并派驻团干部专职管理,组织化建设很到位。所以,2020年6月,浙江省共青团组织条线会议、青年之家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就选在平湖举行。



  平湖是浙江省内唯一一个海陆都与上海接壤的县市。平湖共青团抓住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区位优势,在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以开放的胸怀把一大批优秀青年凝聚在身边,与时俱进大刀阔斧进行毗邻团建改革,创新开展“青年工作青年评”开放式考核,在乡镇建起“青年人才驿站”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紧锣密鼓地在学校推行积分入团制度……努力做到条条线线争第一。

毗邻团建 助力“金平湖”新崛起


  平湖广陈镇。听说记者要来广陈镇采访毗邻团建工作,上海金山区廊下镇的团委书记张婷一大早就骑着电动车,跨过山塘桥赶了过来,用时十几分钟。
  “粉墙黛瓦观音兜,一桥沪浙两山塘。”山塘村很独特,它被一条河一座桥隔成了南北两个山塘村,分属浙沪不同省市。两家毗邻共青团工作一直都有合作。最先是山塘村建了个“浙沪山塘联合团支部群”,主要组织志愿者搞平安巡防、爱心暑托班。2017年,广陈镇与廊下镇团委正式开始团建合作,组建了青年突击队,打出了“青春分享会”品牌。2020年7月,团平湖市委与团金山区委联手把浙沪毗邻团建升级到了2.0版,成立了3家“浙沪青邻之家”,并确定在3年间成立30家,联合实施干部共培等一揽子计划。
  他们立足区域特色,以专职团干部、直属团组织书记、中学团组织书记、村(社区)团组织书记等四类群体为重点,启动“平湖——金山”青年干部共培计划,独山港——金山卫、广陈——廊下、新仓——吕巷相继开展共培工程,跨区域跨行业领域选派交流,首批选拔两地团干部8人互挂兼职。
  平湖美郁农场的运行总经理杨甲甲,就是浙沪8名互挂兼职团干部之一,他既是浙江广陈镇农业产业团支部的青年指导员,也是上海廊下镇的挂职团委副书记。对于半年来的挂职体验,杨甲甲说:“这半年来,借着我的‘双重身份’,在学习与工作中,加强了广陈、廊下两地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了友谊,为今后两地的协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陈镇的团委书记徐煜薇和廊下镇的团委书记张婷两人坐在一起,一样的长发,一样的秀气,就像亲姊妹。她们俩除了天天在网络上见面,每季度还要碰头交流切磋一次,两镇每月至少会有一次活动,在浙沪毗邻团建的大格局中,两镇的共青团工作都有很大长进。广陈镇的共青团工作有哪些新起色呢?平湖市于2017年在广陈镇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实行区镇合一。几年来,农开区签约新型农业项目39个,引进35周岁以下的青农人33名。广陈镇团委跟进服务,特为这些青农人建立了“农创青年之家”温馨港湾。对于全镇更广大的青创客,广陈镇团委依托25万平方米标准大棚,邀请中外专家入驻农开区,为其提供培训与创业指导等。同时开展青年“农小二”志愿服务,通过分组“一对一”联系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全流程开展服务。连续2年开展浙沪青年农创大赛,2020年的长三角“田园五镇”农创大赛吸引国内外参赛项目100余个。建设农创路演中心,为浙沪青创客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展示舞台,促进产业集聚地青创客抱团发展,一时热情与效益齐飞。
  广陈镇的新型農民,不再是一顶草帽两脚泥,他们穿着皮鞋喝着咖啡就把庄稼活干完了,高科技让新农村和新农人画风清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吸引过来,返乡创业青年也日渐增多,共青团成为围绕党政中心服务工作大局不可或缺的力量。
  团平湖市委副书记包逸骏对记者感叹道,以前到上海会感到落差,高楼大厦自不必说,就连脚下的路也不一样,上海那边都是柏油路,我们这里大部分还是水泥路。而今,我们的农村都有了五彩的柏油路,而且很多上海人到平湖购房度假,还有不少上海青年来平湖工作。   “平湖——金山”毗邻区域化团建,在基层组织共建、团员队伍共管、资源信息共享、服务青年共联、乡村振兴共通、创新创业共推、青年干部共育7个方面强化工作统筹,强势助力“金平湖”新崛起。平湖的毗邻团建工作,得到团浙江省委领导点赞。

乡镇建起“青年人才驿站”


  在平湖新埭的国际游购小镇,记者参观了位于香都国际大酒店的“青年人才驿站”。平湖共青团在一个乡镇拿出6个房间10个床位(免费5天)作为大学生来平湖就业创业第一站,点亮青年人才对平湖的第一印象,新埭镇团委还组建了“游购青小二联盟”,为青年人才提供专人代办服务,让他们“一次都不用跑”就能安心创业就业。
  2019年,团平湖市委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起服务校企合作“大篷车”活动。“大篷车”作为服务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以“校企面对面”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更好服务学校和企业的需求打开新的通道。“大篷车”项目已经联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开展了9期,覆盖大学生群体800余人次。团平湖市委还吸引2000余名大学生参加“家燕归巢”暑期实践,让在外学子更真切地触摸家乡发展的脉搏。
  对外,平湖共青团倾心专注吸引青年学子来平湖就业创业,对内,平湖共青团勠力同心发掘培育各级优秀人才,比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基层一线抗疫先锋、青年志愿者以及非公企业团干部等等。
  平湖市税务局团委书记金丹奕和她的共青团伙伴创建了“税伴青创”零距离项目,他们立足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为青年创业企业提供精准的税务服务,组建了“税小二”青年服务团队,做到了咨询零距离、辅导零距离、办税零距离、破难零距离。
  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团委书记顾一星回顾了他们争创“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情景,他们持续20年开展“青”字号争创活动,先后几次获得嘉兴市、浙江省“青”字号荣誉,并最终获得“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誉称号。
  家住平湖的天津医科大学大二学生田家兴是00后,也是团支书。在2020年学校因疫情放假居家那段日子,她在平湖招募组建起了一支以大学生为主的“青阳志愿团队”,积极助力疫情防控,现团队已达550余人,服务领域也日渐扩大,引人注目。
  平湖市德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团支部,在2020年3月疫情暴发的关键时刻成立,由摄影师黄伟任团支部书记。黄伟家住农村,初二赶赴防疫一线时,发现自己的车子三面被堵,情急之下,他跟父亲一起愣是把车抬出了困境。在防疫战场,他常常是一边做志愿者,一边拍摄,多幅作品被“学习强国”等平台刊登。疫情期间,黄伟和小伙伴们累计完成志愿服务290人次,为执勤卡点捐赠慰问物资60余箱。
  景兴纸业的团委书记潘俊俊带领大家参观了景兴公司。几年来,公司团委积极引导团员青年开展青年技能大赛和理论考试,为青年技工技能提升提供帮助,并为其职位晋升奠定基础。组织搭建一线岗位青年与领导之间的对话平台,促进领导与青年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青年积极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打造出了一支有活力有干劲的青年队伍。



  團平湖市委着眼优化团委管理制度,建立推广青年工作委员会制度,全市12家机关单位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实施2轮直属团组织设置调整,通过撤并、建制调整、隶属关系调整等手段理顺团的组织体系,并新设立了新媒体、金融、社会组织等一批新兴领域团组织,在两新组织领域施行党建指导员兼任团建指导员制度,派驻专兼职指导员32名,在日本电产、川电钢板等外资企业试点建立团组织。指导非公企业团组织带领企业团员青年发挥团员先进性,积极投身企业重点工作。在交友联谊、压力疏导、权益维护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成为企业团员青年的知心朋友。

身居小平湖 放眼大世界


  在平湖,听全国优秀辅导员姚爱英老师讲述她带领孩子们走进航天科技之路的故事,在座者满眼敬佩。
  1992年,姚爱英担任了独山港镇黄姑中学的大队辅导员,她观察发现,女孩子们课间都喜欢唱歌跳舞,喜欢谈论歌星明星。怎样更好地引导她们呢?正在姚爱英为此事沉思之际,8月,传来了中国航天成功发射一枚澳星的好消息。姚爱英灵机一动,借助这一契机,她在全国率先喊出了“不追歌星追科星”口号,并开始了“学科星、学英雄”系列活动。姚爱英陆续在校园组织学生开展“科星与歌星哪个更靓”辩论会、“科星报告会”等活动,还鼓励孩子们给航天科学家写信。她曾先后20多次带领学生去北京参观学习,把科学的种子植入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心中。许多辅导员纷纷来向她“取经”,很快,“学科星、学英雄”成了少先队的新潮流,这一主题活动也从平湖走向全省、全国,不仅仅是中学生参加,幼儿园也加入进来,可谓声势浩大。一个平湖沿海小镇的辅导员,靠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勇气,29年间在青少年中倡导并践行“不追歌星追科星”,引领了一场崇尚航天科学的风气革命。



  身居小平湖,胸有大情怀的岂只一个姚爱英。
  平湖中学的校长姜涛自豪地向记者描述学校80周年校庆时的盛况,共有4000多名学生从祖国各地回到母校,其中有院士、教授、学者等。平湖中学创建于1939年,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有把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建设后的新能量,共青团工作主要体现在“三高”,即高质量的学习、高品质的能力、高站位的提升。团委创新性开展了很多活动,其中“局长课堂”特邀请市里两位局长做了《从小平湖,看大世界》精彩团课,让全校团员学生了解平湖的发展变化,确立个人成长方向。   城关中学共青团工作也很有章法。他们成立“蓝精灵”志愿者服务队,200多名志愿者化身为校园守护者,共同守护美好的校园。团委发动多方力量,为维护好青少年身心健康,建成“城中?心晴坊”心理活动室,被评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
  平师附小持续开展“英雄教育”58年,以共和国是红色的为主题,依托英雄形象结合党团队一体化一起来擦亮儿童的精神底色,3-6年级40个中队均以英雄的名字命名,顶层设计四年一贯、螺旋深入的32次中队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英雄情怀;平湖实验小学设立“红船微课堂”引导少先队员成为红船旁好少年;百花小学侧重于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乐田园+”中队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
  平湖共青团改组建立教育团工委,实现教育团工委书记专职专设,同时任团市委挂职副书记,完善中学共青团运行和保障机制。推行并完善积分入团制度,切实把好学生团员入团关口。举办全市团课大赛,提升学生团员思想引领效果。推进青少年“真善美”種子工程,建立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培养新模式。承办全省大中学校思政课巡讲活动。教育团工委改革做法刊登在《浙江团情》,平湖技师学院团建工作收录在《浙江省基层团建工作案例集》,“青马工程”成为省中职德育品牌。

五湖四海选干部


  平湖独山港镇正在举行青年铁军“破难先锋队”破难成果汇报会。镇团委书记蔡伟婷对记者说,独山港镇通过开设青年铁军追梦团培训班,开展“助力微网格长”助企行动、“破难先锋队”破难行动、“筑梦服务队”公益行动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
  平湖共青团自2018年就积极参与推动全市“青年铁军风采大赛”,2020年10月,平湖共青团又联合市委组织部推动平湖市年轻干部培养的“青鹄计划”,举办平湖市优秀年轻干部综合素能提升班。平湖共青团坚持五湖四海选干部,实行团干部“专挂兼”制度,市级层面在原有3名挂兼职副书记基础上增设挂兼职副书记各1名。建立党团联合培养机制,主动参与村社换届,实现全市114个村、社区35周岁以下青年进入“两委”班子配备率100%。有序推进村社区团组织换届,确保新任团组织书记进“两委”比例实现100%,配齐配强基层团组织班子。推行团干部培训交流机制,开展团干部培训10余场,实现青年干部、团干部全员轮训,全方位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村有一座高规格的赛艇小镇。穿运动衣的王楠楠正在给一些中学生做赛艇训练指导。王楠楠是东北人,曾在全运会上夺得赛艇冠军,现在受聘做平湖赛艇小镇赛艇俱乐部的技术顾问,她同时还是团平湖市委的兼职副书记,获得过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她说要在青少年中借推广赛艇运动促进平湖青少年开阔眼界热爱运动热爱大自然。
  参观时这里瞅瞅那里看看好奇多动的潘柘成是98年生人,却已经是团平湖市委的兼职副书记。潘柘成自高中时爱上历史科普,16岁成立历史社团“史图馆”,在网络上获得几十亿播放量,几千万粉丝,他本人经常跟国家机关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并投资多家公司。看到家乡这几年的变化,他决定把自己的公司总部从南京搬回平湖,自言今后可以更多地为平湖共青团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张娃娃脸的马旻斐是90后,是平湖市司法局的一名青年干部,也是团平湖市委的挂职副书记。多才多艺的她随身带着一个图画本,上面都是她随手画的作品。她在去年抗击疫情期间,画出了“防疫三字经”“我的战‘疫’日志”等,名声大振。
  处于平湖市主城区的当湖街道团委书记何秋燕,带领当湖街道共青团围绕“青春善治”主题,聚集村社区、南市商区、商贸综合三大重点区域开展工作。比如在社区团工作中,他们在青年比较集中的商业小区、商务楼宇等友邻点首创设立了“亲青友邻驿站”,并且选聘一名亲青友邻使者,会同社区团支部书记负责常态化联系服务青年,使青年很容易找到团组织。
  平湖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专职社工王萍在参与打造“团聚?楼宇驿站”项目时,特意去上海“读者?外滩旗舰店”等地进行调研学习,借鉴青年空间打造的经验做法,从前期命名、logo设计、功能区域布局到软装布置反复推敲,后续结合新颖有趣的青年活动,力求从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上牢牢抓住青年朋友的注意力,留住青年人的脚步。
  平湖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的干部干可一对记者说:一直以来,从中央到省市委都非常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平湖市通过打造铁军工程、实施“青鹄计划”、浙沪毗邻团建共培计划,培养储备了一批优秀青年干部,并对储备人才库进行了优化提升,以前是85后为主,今年优化后以90后为主,目前全市已有3名90后干部任团市委副书记。
  王莉莉慧眼识英才,真心聚人才。平湖共青团敞开怀抱,五湖四海选干部,不拘一格用人才,借用年轻热情的手,脑洞大开的智慧,在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方面,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也体现了“平和报本、勇猛精进”的平湖精神。
  平湖的历史文化名人李叔同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歌曲《送别》,其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词至今脍炙人口。但是歌中的“芳草碧连天”是指草天一色,离人依依。而今天,平湖的人才遍地,十步芳草,“芳草碧连天”早已演变成了人才迤逦,归人济济。
其他文献
舟山群岛星罗棋布,航道纵横发达,拥有我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成为中国又一个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海洋经济、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和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但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多个大型项目落地,舟山群岛原有的220千伏电网已不能满足需求,500千伏电网建设应运而生。  这是我国电力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跨海联网输变电工程之一,包含“六站一缆三线四跨”共16个子项目,累计刷新14
期刊
青年是企业的“百年大计”,青年员工的成长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国网浙江衢州供电公司团委着眼全局,立足实际,贯通“人”和“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实战选优、实绩选人”为导向,推出青年“赛马”积分制,探索建立一线青年技能水平、工作业绩、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赛马”积分规则,深入开展比、赛、评等活动,形成助推青年成长新生态。  明确“谁来赛”的责任。以“谁使用、谁培养”为原则,明确用人单位为“赛马”机制的主
期刊
国网浙江嘉兴供电公司团委以提升青年员工素质为主题,助推青工成长成才为重点,构建青年员工成长轨迹评估“一人一档”,细化6大类18项评估要素标准,从绩效评定、专业业绩、创新业绩、学习业绩、工团业绩、荣誉评定6个维度,量化青年员工成长质效,生成个人专属“两图一表”(综合成长图、业绩雷达图和意见建议表),引导青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准发展提升方向,营造有利于员工成长成才的环境和氛围。  研制后评估2.0青
期刊
2019年以来,国网浙江丽水供电公司团委围绕“探索一套青年培养机制、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员工、打造一个青年培养品牌”目标,充分抓住青年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入职10年左右关键期,联合多部门创建丽电“青年学院”,努力探索出了一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循环”的生态型青年培养路径。分类施策明晰路径  针对不同工作年限,分类实施“牛犊计划、小荷计划、青蓝计划”3个青年培养计划,完善构建“初入职员工—专家型人才—
期刊
汇聚青春力量,引航青年成长。近年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团委在践行“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企业使命的同时,带领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及社会公益等工作中去,以“人格化+品牌化”为抓手,成功树立了以钱海军、电力“小草”为代表的青年志愿服务“金名片”,点亮“浙”里的光明与希望。  典型与榜样,志愿服务一个带着一个干。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钱海军为榜样,示范带动青年履責担当
期刊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团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团十八大精神,在国网浙江电力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带团建,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构建形成“三力一度”团青工作格局,切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团结带领公司团员青年牢固树立奋进向上的昂扬斗志,在公司加快建设“示范窗口”征程中,走在前,作示范,以优异成
期刊
2020年12月29日,江西省第四届学校共青团“微团课”大赛举行高校青年教师组决赛,尽管因疫情防控需要严格控制现场观摩人数,但赛场内外依然氛围火热。此次比赛开通了线上直播,吸引了15.6万名团员青年线上观赛。《同心战“疫”,青年人的使命担当》《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坐着高铁看中国,砥砺青春兴赣鄱》《出圈吧,茧房青年》……题材之丰富、立意之别致、形式之活泼、展示之精彩,让人耳目一新。  “团课原来可
期刊
“互助五兴(“五兴”即“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推行以来,湘西永顺县脱贫致富步伐、乡村振兴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助力乡村振兴,青年应有责。团永顺县委紧密围绕“党建引领、互助五兴”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突出互助功能定位,畅通线上互助路径,以青年为主体,以产业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媒介,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为永顺基层治理装上“网络驱
期刊
西水源,是大庆油田第一座水源。墙上发旧的老照片、泥草姜黄的干打垒……俯拾即是老一辈西水人不忘初心、夺水保油的故事。由会战时期“百面红旗单位”到新时期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西水源一路奋斗一路行,叮咚响彻60年,不仅留下了故事,更留下了以“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为核心的西水精神。西水精神不但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具体体现,而且是一代代水务青年奋勇前行的动力源泉。大庆油田水务公司团委坚持用西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企业在面临各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窘境,如何有效地对人才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学技成才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和现代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团委深刻认识到青工人才对煤炭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立足发挥共青团组织“两个服务”职能作用,紧紧围绕“三通道十二台阶”人才攀登工程和青年领军人才“393”培训计划,建设知识型、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