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38例临床特点的荟萃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国人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E)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检索1993-2012年发表的关于国人EoE的病例报道,纳入病例需符合以下标准:(1)病历资料相对完整.(2)病例均经内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确诊.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6篇,包含38例经病理确诊的EoE患者,其中男24例,女14例,发病年龄(47.2±10.9)岁.病程(1.5±1.8)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痛,发生率分别为63%(24/38)和58%(22/38).19例(83%,19/23)有过敏史,20例(80%,20/25)血嗜酸粒细胞升高.病变主要位于食管中下段,内镜下表现以充血、糜烂、黏膜质地脆多见,发现率为47%(18/38),食管黏膜中嗜酸粒细胞的数目(45.8±34.1)个/高倍视野.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抑酸药物.结论 国人EoE少见,以中年男性为主,慢性病程,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痛为常见症状,内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方法,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抑酸药物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蛋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MHD患者64例(MHD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sTWEAK蛋白,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100 mg日1次口服)联合二甲双胍(500 mg日3次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1 mg日3次口服)联合二甲双胍(500 mg日3次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
目的 探讨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NIHSS)评分联合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共纳入136例前循环AIS患者,入院即进行mNIHSS评分,急诊床旁TCD检查评估血管异常情况;经积极治疗出院后,跟进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评估发病90 d的预后情况,分析联合应用mNIHSS评分与TCD检查对预后评估的价
目的 评估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MELD评分,并观察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肝性脑病53例,发生率为44.17%(53/120).肝性脑病患者MELD评分为(21.69±9.22)分,非肝性脑病患者MELD评分为(9.32±4.6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