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敏性CD4 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介导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致敏性CD4 T细胞在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方法

①体外实验:提取原代小鼠脾脏CD4 T细胞,用CD3/CD28抗体处理48 h后,超高速离心并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将致敏性CD4 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心肌成纤维细胞共同孵育48 h,利用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实验(CCK-8)、Transwell实验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致敏性CD4 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②体内实验: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C57小鼠分成对照组(Ctrl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梗组(MI组)、外泌体处理组(MI Exo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小鼠心梗模型。MI Exo组于制模后尾静注射外泌体40 µg/d。术后4周,用心脏超声、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评估致敏性CD4 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心功能状态及心脏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结果

①体外实验:致敏性CD4 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显著增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能力〔细胞增殖(A值):0.31±0.01比0.21±0.01,迁移能力(个/MP):79.20±3.34比48.80±2.13,分化能力(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荧光强度):1.56±0.03比1.00±0.02,均P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成为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的全球疾病负担之一。在传统的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治疗措施之外,新的防治措施和治疗靶点亟待开发。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关于COPD气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已取得较多进展。本文将从COPD气道微生物群的群谱特征及其与COPD的相关性,气道微生物群影响COP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吸烟和糖皮质激素对COPD气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相关疗法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基于微生物的靶向治疗新思路。
肌少症是一种老年综合征,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步提高。它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种常见合并症之一,能加速疾病进程,增加跌倒风险、住院率、病死率。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肌少症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诊断不足,本文对肌少症合并COPD患者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经济、方便、准确的检测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新的线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道症状的急性恶化,包括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和(或)痰液呈脓性,导致患者需要改变用药方案及增加额外治疗措施。AECOPD已成为COPD患者住院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同时造成较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为了早期预防并规范治疗AECOPD,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国内众多专家就AECOPD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撰写了《中国AECOPD中西医诊治专家共识(2021)》,以期为AECOPD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目的基于后负荷校正心功能参数(ACP)建立脓毒症心肌病(SCM)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早期识别预后不良患者,积极寻找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并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24h、经计算ACP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展为慢重症(CCI)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连续收治的住院时间≥24h、年龄>60岁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入科1、4、7d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NLR等外周血细胞数据。根据是否进展为CCI〔CCI定义为MICU住院时间≥14d且持续器官功能障碍(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分)〕将患者分为CCI组和非CCI组,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Logis
目的通过Meta分析联合试验序贯分析(TSA)探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内容为有关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成人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定义为甲泼尼龙≤1mg·kg-1·d-1,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定义为甲泼尼龙≤2mg·kg-1·d-1。根据Cochrane协作网偏倚
目的评价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FⅢ)阻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黏液高分泌的配伍特点。方法将ECC-BYFⅢ组分按原方药物功效分成补气(人参皂苷Rh1 黄芪甲苷)、补肾(淫羊藿苷)、化痰(川陈皮素)、活血(丹皮酚)4组,按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组分配伍组(14组)。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C-BYFⅢ及不同组分配伍组,共17组。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的方法复制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于制模第9周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16周结束后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探讨ATP合酶C亚基(Csub)在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玉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1例胸痛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2例;同时选择体检中心年龄匹配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HC)。所有患者均于急诊抢救室药物及介入措施干预前完成抽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sub含量,分析Csub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中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和肌酸
目的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AD)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急诊科就诊转入心脏大血管外科确诊并手术治疗的AAD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院前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观察期到患者死亡或2021年4月30日。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用Lasso法从建模组数据中筛选出预后预测变量,并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AAD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列线图展示。绘制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6)p.Gly743Arg和p.Glu1389Lys双突变与心脏表型的关系。方法从2015至2020年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52例无血缘关系的左心室肥厚(LVH)患者中筛选出携带MYH6基因p.Gly743Arg和p.Glu1389Lys双突变患者。二代全外显子测序检测技术对患者外周血进行基因检测,并对其家系成员基因组DNA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MRI)辅助检查手段,对患者心脏表型进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