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诵读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112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诵读是语感训练的基本途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感训练对诵读的基本要求,改进教法,全面提高诵读水平。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诵读教学  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46-01
   当前语文教学一方面是层出不穷的教改方法,一方面是铺天盖地的批评责难。究其因,就在于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对诵读这一看似传统陈旧实则切实有用的方式的重新审视,则不难发现其深远的意义。
   一、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所谓语感就是指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的一种语言直觉思维能力。它包含着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体现出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同时也是对一种语言符码中的意义和涵义,知性内容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把握。
   而过去的语文教学则由于对语文的属性存在片面认识,只强调知识因素而忽视了语言材料本身;只强调对知识的占有程度而忽视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于是便出现了“不闻朗朗读书声,只听教师灌满堂”“不闻书声朗朗,唯见题海茫茫”的怪现状。其结果是不但教师徒劳无功,还抹杀了学生的灵气和才华,使语文的人文性丧失殆尽,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进步了。
   二、诵读是语感训练的基本途径
   “操千曲而后晓后,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大量诵读可以培养和获得语感。
   (一)诵读可以培养学生整体感受语言形象的能力
   语言作为前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具体到某一作品便是作者旨趣的最贴合的代码,其内在蕴含的各种意趣和情味体现在语音的轻重、高低之中,而这非通过多读、熟读无以全面把握。甚至有时我们对文义不甚理解,经过反复诵读也会逐渐了然。古人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诵读是一种切实有用的语言训练
   叶老说“学语文就是学说话”。向名家学、向名篇学、向文中的人物学,学习把话说得准确、流畅、生动、艺术。而这显然不是件轻松的事,它需要经历一个熟悉——模仿——创造的过程。学唱歌、跳舞是这样,学说话亦如此。而诵读就为学说话提供了一些典范的、标准的语言作品,以供他们需要时临时借用和加工创造。古语说“文选烂,秀才半”便有这方面的道理。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一直存在着重分析、轻诵读的现状。结果使本该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教堂”;使本来灵气十足的青少年变成了读书而不知情,学文而不知理的“小学究”。
   三、语感训练对诵读的基本要求
   正确地指导学生诵读,不断培养其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就要做到“三不”、“二符合”。
  所谓“三不”是指:
   (一)不读错间、错字
   发音正确、吐字清楚是诵读的基本条件。这要求学生要认真阅读,一丝不苟,遇到生字词要随手查阅工具书,虚心向师长请教,不能主观臆断,任意猜测。如戊、戌,己已巳等字。
   (二)不读破词句
   一个词的几个音节读的时候紧密连在一起的,朗读时不能读破。将其割裂开来必然影响句意。同理,一个句子也是由若干有联系的词组成的,人为读破必然影响文意,甚至会贻笑大方。如:虽然没有什么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三)不指读、唱读
   这是个阅读习惯问题。学生年幼,又缺乏正确的朗读指导,错误地认为指读可以不漏字、填字,增加准确率;唱读便是熟读的高境界等。其实这是诵读的误区,应下大力气加以纠正,因为它既影响朗读的速度,也破坏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所谓“二符合”是指:
   1.符合文章的体裁特点。“文以情动人”,每一篇作品都蕴含着创作主体流动丰沛的内在情绪,表现在不同文体上自然就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一般说来,议论文观点鲜明,或雄辩恢弘或冷峻睿智;说明文平实清晰,或朴实无华或明白如话;诗歌激情汹涌、悠美和谐;散文含蓄隽永、深情委婉;小说则深沉厚重、意蕴丰满。所以,朗读前先了解文章的体裁,有利于确定一种感情基调,这是读好文章的前提。
   2.符合语言诵读的规律。具体地是指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等。
   (1)语音的轻重
   语音的轻重是由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的。通常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决绝果断的态度宜读重音,给人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之感。而对于表达细腻的感情,凝重的氛围的适宜轻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其中加点的字就应重读,尤其像“烧死”一词更应咬着牙读,才能突出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而读战士牺牲和各种姿势的句子时则应是轻缓地读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2)语调的高低
   一般来讲,语句中的关键字眼,以及前后关联照应的发声都应高一点。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命令或呼叫,疑问或惊讶时都得前低后高,表达祈求或感激的文句则需前高后低。因为,不同的语调能够表现出语言内含的不同意义和情绪色彩。如《最后一次演讲》中:“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凭什么杀死李先生?”这大声叱责充分体现了作者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的悲愤之情,若降低语调,显然达不到效果。
   (3)语速的缓急
   一般含有敬重、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语句则需缓读;含有欢快、愤怒、惊愕、质问、怨恨等情味的语句则需急读。它是与作者的思想情感相一致的。如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一段,可用稍缓的语速亲切轻柔地读出一首“梦幻曲”的温馨和恬静;而“音响就越大了”一段,则应放快语速读出一首“战斗进行曲”的雄浑和壮美。
   当然,诵读的技巧绝非以上这些,训练语感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就一定能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石红丽.浅淡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商情》,2012-07.
  [2]苗春红.在阅读中培养语感[J].《语数外学习》,2013-11.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回顾了小额贷款公司1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对经济发展、金融业改革所起的积极作用,并站在“新常態”背景之下,分析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巨大发展机遇,同时分析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中“坚守”与“创新”两大策略,以及政府在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小额贷款公司应紧跟时代发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期刊
【摘 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要讓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中学历史活动课是实现课改宗旨的一个重要过程,如何设计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 历史活动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是班级的管理者,做好班主任工作,有助于营造宽松、愉悦、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有知、有序、有爱、有情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五字经”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91-01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巧妙地寓审美教育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高尚的美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 以美启真 以美育人 以美激趣  【中图分类号】G40-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96-01  综观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将美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内,地理学科包含了较多的复杂原理,逻辑性也很强。在有限的地理课堂上,高中生通常感觉到很难予以应对。然而实际上,地理学科是充满趣味的,只要师生善于发掘地理课堂中的趣味性,就能激发高中生对于地理的探究热情。为了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在地理学科的日常教学中突出趣味性并且实现高效性,以此来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突出趣味 实现高效  【中图分类号】G424
期刊
【摘 要】我国散文历史悠久,佳作纷呈,文化内涵十分深厚。现当代散文不但继承了古代与近代散文的各种优点,还吸收了国外经典散文的精华,因而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现当代散文的主要特点,然后提出了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当代 散文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
期刊
【摘 要】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紧紧围绕文本展开,使之能够扎实、深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学生资源、教师自身资源以及隐藏在物化资源背后的隐性资源,只需信手拈来,就可为我所用。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课程资源 拓展与利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40-01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因此,游戏教学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游戏教学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能充分促进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英语 游戏教学 基本原则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感主要是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教学 语感 形象感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49-01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
期刊
【摘 要】古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学好古文对高中生提高语文以及各方面素质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师说》为例,深入分析及论述了解决古文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策略。希望本文能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意义,对古文教学质量提升有所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文教学 有效策略 《师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