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背景下,小学母语课程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1月19日上午,在亲近母语研究院举办的“2017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现场,亲近母语研究院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老师对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
  徐冬梅:王老师,这次访谈的主题是“部编教材背景下,小学母语课程建设的方向和任务”。我想,您对中国的母语教育和近百年来的语文教育史都是非常熟悉的。如今,我们走进部编教材新时代,那么,在您看来,语文教材跟语文课程是不是一回事?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荣生:按道理讲,教材是课程的一个载体,是课程的一种体现,所以,一个课程标准,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體现方式、呈现方式,这就是过去我们所讲的“一纲多本”。现在的教材,由国家统一编写,一个课程标准,一本教材。就这本教材的实际作用来说,应该是更符合、更贴切、更能够把课程标准的精神内容体现在教科书上。
  我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再谈谈这个问题,语文教师不是教教材的人,语文教师是用教材来教学生的人。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而是面向学生的。
  曹文轩老师应该讲过,部编教材在选文、结构设计等方面,花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多努力,整体来说,比原来的教材要好用一些。但是,我们的国家很大,学生很多,部编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虑到所有情况。据我目前碰到的几堂公开教学课来看,教材改善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的教师,一方面要尊重这套教材,较好地使用这套教材;另一方面也要清楚,我们是专业人员,有专业的判断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当教材与我们的实际教学产生一些距离时,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职业技能,根据实际情况做一点调整、做一点拓展。
  徐冬梅:王老师,您刚才讲了一句话:教师不是教教材的,而是用教材来教学生的。窦桂梅老师前天也说了一句话: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我想问王老师,您怎么不说是用教材来教语文的,而要说是用教材来教学生的?
  王荣生:其实,我这句话展开一点,可以这样去说。
  语文教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文选、课文,一个部分是活动,包括写作、口语交际等等,教材这两个部分是不太一样的。
  首先,我们讨论阅读。我们可以肯定,这些课文是经过层层审查筛选出来的,它们都是好课文。这些课文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内容。
  学生呢?由于生活经验、阅读能力等有待提高,所以他们自己去读这些课文,或者是名著,或者是课外那些好的整本书,往往只能够获取他们所能获取的那些部分。课文,包括我们讲的整本书中的那些精髓的部分,通常是作者刻意表达的部分,学生很难做到自主获取。
  所以,学生需要学习,学习如何阅读。当学生借助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逐渐掌握了如何去阅读的种种方法,自身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他们就能更大限度地从好的课文及其他作品当中获取那些人文思想、情感、价值观等。
  归根结底,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语文知识。从语文教师这份职业来说,语文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在这个部分,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我说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能会有局限,换成另外的词,如阅读素养、写作素养就可以了。
  学生有待于提升,通过语文教师去教。语文教师教的就是语文知识。数学教师本质上是教数学知识的,他育人;物理教师本质上是教物理知识的,他也育人;地理教师本质上是教地理知识的,他同样育人。教书育人,这就是我们当前所做的这份工作的本质。
  所以,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来说,教师是教,利用教科书来教学生,然后是育人,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学习,感悟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
  徐冬梅:王老师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第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专业,懂得如何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这里出现了三个概念: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关于这三个专业概念的具体层面,我们今天先不展开讨论,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探讨。我们就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王老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里对此有所表述,大家可以去看看。
  其实,语文课程标准也好,以语文教材来落实课程标准也好,都脱离不了那五个最重要的部分:识字和写字、听说、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所以,王老师,在您看来,这五个部分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有没有要突出的核心环节?
  王荣生:其实,这五个领域,如果从结构上来分的话,应该分成三个方面。
  第一层是识字与写字。小学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与写字这个部分,当然,以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这个任务都贯穿始终,这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基础。
  第二层是主体的部分,或者我们叫阅读与交流,总而言之,就是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这三块。按道理呢,这三块应该是均等的,如果课程设计好的话,至少是阅读和交流,一半对一半。但是,目前我们牵扯到了一些考试手段,口语交际这部分,相比较而言,是相对忽视或者忽略的一块。这样一来,阅读和写作,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工作的两个主要领域。
  第三层就是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经过对新课程的学习之后,对此都有所了解。为什么要设计一个综合性学习呢?我的理解和体会是:
  目前,我们能够教会学生的部分,其实对学生整体的能力和素养发展来说,只是比较小的一个部分。我们之所以能够去教学生,是因为那些都是我们已经知道、掌握的,而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发展,还有很多是我们不知道的。
  一方面,我们要教好我们所知道的部分;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还有一部分,是学生自己在语文学习实践当中,逐渐形成、养成和积累起来的。
  有一位研究文学能力的专家叫卡勒,他说过,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可惜我们现在对怎么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知道得很少。他后面还有一句话,所幸的是,大部分人能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自然地慢慢生长,生成所需要的那些经验和能力。
其他文献
前年庄阿姨出差去广州,带回两棵米兰,送给我们家一棵。当时,我看到这棵不起眼的小苗苗,枝单叶薄,心想:有什么好看的!大老远带回来干吗!  可是,现在我家的米兰却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那才好看呢!  你看,它枝叶茂密,远看像大型盆景中的一棵劲松。近看,它的主干已经长到二尺多了,分出了数不清的枝杈。米兰叶子的形状,跟公园里种植的冬青差不多,近似椭圆形,中间还有一道不深不浅的小沟。这些叶子有的肥厚
作者:(挪威)托尔边·埃格纳  译者:叶君健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杜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内容简介: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是挪威当代童话家埃格纳的代表作。豆蔻镇是个童话世界,人们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生活愉快而幸福。美中不足的是。这里还有三个强盗,好吃懒做,不守纪律,不讲卫生,最卑劣的是以偷窃为生。但在他们被逮捕拘留后,镇上的人们像亲人、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使他们受了感动。一次
【摘 要】第二学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开始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挖掘适于指向思维能力的文本或寻找文本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以此设计与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思维能力。《赵州桥》就是这一学段一篇比较典型的说明文。以此为例,研究培养第二学段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第二学段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第二学段是学生思维从具体
有幸聆听了吴忠豪教授的讲座后,我和所有人一样感慨: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号角一同加进“改革”的队伍中,为小学语文寻回最本真的自我,去掉浓妆艳抹,指向本体性教学,让语文成为语文,因为我们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语文只是语文,语文就是语文。  一、我们很努力,还将继续努力  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批评由来已久,特别是初中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师甚是不满,什么东西都怪小学教师没教好。而家长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却是“万
近期,有幸在小语研修班活动中执教了《自然之道》(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课文,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小海龟离巢进入大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事与愿违,这就是自然之道。  面对这“首次亮相”,从准备之始到上课完毕,经历了从焦虑走向欣喜、从困惑走向释然,又数次误入歧途,各味交集,现将体验与感悟略记一二,与同行共勉。
经常有朋友问我美国家长怎样给孩子零花钱,我不是专家,所以很难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不过我时常在美国看到、听到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这里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我喜欢优秀的孩子,也接触过不少优秀的美国孩子,他们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阳光,独立、自信。  他们中有些孩子的生财能力和理财能力,让我很惊讶。同时,我也感慨于美国家长对孩子金钱方面的理念:很富有的家庭,子女自己贷款上学;年龄很小就开始打工;18岁以后,
关键词: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培训会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5-0076-02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准确把握修订后的人教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体系和特点,由人民教育出版
冬冬在日记中写了这么一句话:汪叔叔脾气可好啦,不论跟谁说话,总是笑咪咪的。  宋老师说:“这句话写得好,可这个‘咪’字用错了。一  冬冬觉得奇怪:“错了?一  宋老师说:“眯,从‘目’,意思是眼皮微微合缝,或眼皮微微合上。笑眯眯,就是形容人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的样子。”  冬冬问:“那‘咪’字呢?”  宋老师说:“咪,从‘O’,‘咪咪’是象声词,形容猫叫的声音,比如‘小猫咪咪叫’。”  冬冬笑了:“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正相关,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有识之士认同。浙江有着很好的儿童文学创作传统,也产生了很多儿童文学的大家,如任大霖、洪汛涛、圣野和金近等。2011年8月,著名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上海《少年文艺》原执行主编任哥舒(系任大霖之子),《神笔马良》的作者、著名儿童文学大师洪汛涛之子洪画千,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周晓波(系圣野之子)、浙江上虞金近小学校
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拂过我家的阳台。我家阳台上春意盎然,别有一番景致。高大葱郁的幸福树,层层叠叠的吊兰,左右对称的君子兰……我最喜欢的是那些优雅的兰花。  兰花是四季常绿的植物。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我家有五种最常见的品种,它们分别是金边木兰、小桃红、铁骨素、蕙兰和小神童。  金边木兰,顾名思义,它的叶子四周镶着一圈金色的边。它叶子的形状像一把把宝剑,上面的叶脉特别清晰,每一片叶子都像打了蜡似的,油光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