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好初中地理的导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h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初中地理没有纳入中考范围,因此很多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太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地理素养差,责任意识淡薄。本文主要从课堂导入、提问、讲授语言、利用多媒体、情感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共六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此提高学习效率,为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公民打下坚实。
  【关键词】 初中;地理;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2
  初中地理基本理念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来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所以,学好初中地理为培养具有责任感的公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效率低下,地理素养差。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想提高學习效率,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下面就如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有效的导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甚至高效的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才会处于亢奋状态,将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那么怎样的导入才算是有效的导入呢?首先,导入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要和所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系,导语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易引发学生正面的思考,能为顺利切入教学主题做好知识和思维的准备;其次,导入的时间不能太长,讲求短小而精细,一般在2分钟左右最为恰当,否则显得喧宾夺主;第三,导入的形式应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应遵循有利于地理学习不断深入的需要为原则,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导入的形式例举几个实例:
  (一)视屏导入
  用直观形象的视频导入新课,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长江沿江地带”内容时,用98年长江洪灾视屏导入新课,学生当场就被宏大的场面惊呆了,然后我说:“长江虽然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过巨大的损失,但是它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长江沿江地带,领略一下长江的博大精深。”,学生立刻充满兴奋,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二)图片导入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导入,使学生回归自然,具有亲切感,学生兴趣很浓。例如我在教《世界的气候》内容时,首先用骆驼和猩猩居住的环境图片作比较,骆驼说:“我住的地方全年都很热”,而猩猩说:“我的也是”,提问:“它们俩居住的环境一样吗?”;然后我又出示骆驼和企鹅居住的环境图片,骆驼说:“我居住的地方全年降水都很少。”而企鹅说:“我的也是”,又提问:“它们俩居住的环境一样吗?”。通过两组学生感兴趣的图片,直接引出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效率很高,学生一目了然就领悟了全球气候差异很大。
  (三)其他富有情趣的导入
  用诗词古诗名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导入,可以使人耳目一新、身临其境,例如在讲地球大小时可以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在讲气候垂直分布时可以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还有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无疑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再例如讲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时,就可以用猜谜语式:猜地理谜语(打一学习用具)非球也非蛋,手推它就转,别看个子小,载着山和川。在讲“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就可以用声像式:你喜欢听戏曲吗?(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一段秦腔和一段黄梅戏)问哪段是黄梅戏?它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剧种?漫画、歌曲、歇后语、顺口溜、读图提问等等。总之这些导入新课的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效果非常好。
  二、有效的提问,容易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开始于问题。有效甚至高效的设问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也是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之所在。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呢?问题的质量和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进行精心的设计而是课上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内容的关键或仅仅限于较低水平提问或是流于形式。为避免提问的随意性,教师应在上课之前对教材进行全面的认真的分析,对本节课的所有设问有整体设计,注意问题的设计必须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形成问题链,问题之间的前后联系,应讲求逐步深入,层层递进。例如在讲俄罗斯是可以这样提问:1、沿北纬60°探险,会遇到什么艰难?(地形区)2、我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俄罗斯行吗?(地形地势)3、在西伯利亚,冬季人们取牛奶只用一只木柄就行,你认为可能吗?(气候冷)4、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为什么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沿南部山区修建?(资源分布)这种有效的提问即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更从方法与过程等角度使学生整体掌握了地理知识。
  三、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工具,而教师课前精心备课的内容,设计的各种教学方法,必须借助语言方能有效实施。
  (一)科学严谨,生动形象
  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要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准确,严谨与规范,使学生得到科学的信息,这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教学语言来不得丝毫含糊,要严防因随意性甚至指鹿为马,而对学生产生误导,误人子弟。同时,地理知识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极易因记忆疲劳而失去学习兴趣概括,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授知识。如学同幅地图比例尺的性质,可用“大小详、小大略”(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的原则概括。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是未经感知过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   (二)充满情感,富有激情
  教学过程中,语言要富有激情,以自身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煽起学生的思维热情,要讲究抑扬顿挫,惟妙惟肖,富有感情色彩和强烈的情感,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的投入,使其如痴如醉,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又比如学“土地资源遭毁灭性破坏”时,我绘声绘色地描述美国“黑风暴”事件:“1934年5月9-11日,黑风暴从美国西海岸刮起,一直吹到东海岸,形成东西长2400千米、高达3千米的……”这样的语言创设了一种环境,使学生陶醉,并从中了解了风暴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保护土地资源,制止掠夺性开发的重要意义。
  (三)体态语言的辅助教学
  体态语言是教师的第二张嘴,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来配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则可以运用自如地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唤起学生的注意,长时间保持兴奋姿态,精神振奋,增强学生记忆。比如“手势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在初中地理中可多处运用:体态语言弥补了教师口头传授、文字板书等方面的不足,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直观性为一体,达到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形象化,将未见过的事物直观化,将平面图的内容立体化,将死板的图形动感化等效果从而渲染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富有生机和活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百闻不如一见”,这样就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如在学习“长江”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怎样让学生认识长江的水能和水运俩大利用价值及防洪的重要性。教师如空口表述,学生可能不会有兴趣,我就通过选择网络视频:(1、播放长江上繁忙的运输船只,以及码头忙碌的景象。2、我国长江三峡的建造及三峡大坝合拢时的片段。3、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部队官兵抗洪抢险的片段。)通过多媒体演示的场面再现,学生兴趣昂然。随着视频的网络播放,接着我设计了探究问题:(1、看到长江上这么多船来回航行,你觉得长江在这方面有什么利用价值?2、三峡大坝有何作用?长江水能怎样?3、看到军人抗洪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通过网络视频的播放,学生深刻体会到了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价值以及防洪的重要性。
  五、充分利用情感教学,使学生对地理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一)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
  发现并肯定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但有身体差异、智力差异,而且会有学习兴趣差异。鲜花需要阳光,青草也需要阳光,我们不要吝啬对青草的爱,要用爱心放飞希望。我们要特别关爱地理的“后进生”,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部分对地理学习兴趣不大的同学,教师不能责怪,而应常常和其他教师交流鼓勵,并耐心点拔和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这种带希望的鼓励会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会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
  (二)多一点微笑,少一点怒气
  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人类最有效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微笑上课,就一定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感到放松,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在和谐的教学气氛学习知识,师生的沟通是快乐的、积极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不仅准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准备一个好心情。如果上课能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微笑,就一定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喜欢他们的,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能感染学生的情绪,可想而知,教学效果肯定是很理想的,从而教师也就有了迷人的魅力,也许就是一节成功课的必要前提,为此,我要对所有的教师们说:“今天,你微笑了吗?”,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六、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一生对地理都产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课外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外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课外活动对巩固学生课堂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有着积极作用。
  如我在初一教完“地球”一节之后让学生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初二教完中国政区之后,指导学生剪制政区拼图板、政区扑克等。在教完水污染之后,带领学生调查了学校边上的小河的污染情况,并作了记录,还让他们写了一份“一江春水送北京”的倡议书,并向社会发出倡议来保护水资源。所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七、总结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时可以明显地提高学习地理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势利导,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地理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2003年09月
  [2]《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3]《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年第2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社会生活中美的蕴含;开放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向现代化、电教化、现实化方向发展;开放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开放师生关系,稳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等。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开
【摘 要】 学案导学模式是实施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而实施这种模式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进行学案编写,因此教师如何根据课型、学情编制精品学案是进行学案导学模式的关键.本文就学案编制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设计原则、基本要求作简要论述,并谈一下自己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学案编学水平,促进高效课堂的实施.  【关键词】 新课标;导学案;利弊;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处理它。从而大面积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认真的剖析和探讨。  【关键词】 素质教育;两极分化;学困生;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
【摘 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列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明显的体现出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角度,浅议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實施。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文化交际;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
期刊
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月平均利率和月成交t变化图13%11%—拆借利率一成交t成交.亿元26002400220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B00 800 400200。眠戏岛既平均利率1%.JJJ1 999 01月
【摘 要】 当代学科教学的发展不仅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的发展变化,更是教学形式、教学策略及教学途径的发展和更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体系,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学科教学中。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无疑,合作学习也适合于外语教学中。它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正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
作为一名高三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复习习惯,从而更好的备战高考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重要话题,学后反思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复习方法,
【摘 要】 在众多的现代家居设计风格中,中式风格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前几年欧洲古典主义比较流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的回归,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式风格。如今在我国的室内设计作品中中国元素的广泛运用正是说明它在设计中所处的位置极其广泛的使用基础。中国元素作为我们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应该被重视的。  【关键词】 室内设计;中国元素;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近年来,小学英语在乡村也逐渐普及,但学生们两极分化严重,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处于一种被动、盲从的状态。如何改善这一局面?我认为,农村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是特别重要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完成大纲列出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