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优化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为了能够使得学生提前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素养,我国在小学课程上也加入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但实际上,小学还是重在学习基础科目,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时长短,节数又少,严重影响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各小学在思考策略来优化信息课堂教学,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优化教学策略做出以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所以我国小学所设的学习课程内容的难度相对适中。而小学阶段还是学生玩心较重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往往好奇心较重,即使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所以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并不容易,需要学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老师的潜心教导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概述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简介
  小学所设的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介绍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技术上的领先人物,优秀的技术等,可能有些小学会设计一些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能因此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自主学习,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下,能够及时更新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储备知识以及了解信息技术的现状,提前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为我国发展信息技术注入新动力。此外,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着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能够在以后国家建设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根据多次的实际听课结果,可以得出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以下现状。一是课程设置的节数少,并且每节课的课程时间较短。二是教学模式不够先进,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流程基本上是老师讲大致半节课,剩余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练习或者进行上机实践活动[1]。三是教学水平方面分布的较为不均衡,有些小学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师资配备齐全,教学生的老师上课能够有效地把握住课堂的节奏,不拖延,不浪费课堂时间,学生听完课后基本上都有很多收获;有些小学的老师,教学水平较低,上课不仅不能够有效的把握住课程的重点,有时讲课还有停顿,还极易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最终让学生听得是云里雾里的,确实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更无教学效果可言。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优化教学策略
  (一)学校应引进专业性的师资力量,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目前,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课老师,教课水平相对不均衡,这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的不足之处。学校应加大聘请老师的投入力度,选择那些专业性较强的老师,壮大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资力量,让学生接受更专业的老师的教导,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能够更加地集中注意力,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环境,可以请有关的信息技术老师带领着全校共同参与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在全校都参与的情况下,学生更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才会愿意努力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这样也将有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二)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各种新的先进技术也不断被发明应用,整体上,社会呈现出不断创新的趋势。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也为了能够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需要从小学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更有效,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便是“情境教学”,这一模式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在课堂中融入一些娱乐性、实用性较强的要素,尤其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从而能够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2]。
  (三)改进教学设计,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教学设计关系着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以及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应着重把握的一项内容。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的教学设计是讲课内容,怎样给学生讲好,讲得清楚明白,而忽略了小学生的特点,他们不太愿意听老师讲一节课,而更愿意花一节课时间去动手实践。考虑到这一点后,就需要教课的老师能够花费心思去优化教学设计,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课过程中,压缩讲课时间,多留课上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他们自己去动手实践,以此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四)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课老师因为讲的是信息技术课程,在传统的眼光看来,这门课不仅节数少,课程内容也不够有营养,与三大主课,语文、英语、数学相比更是显得尤其不重要,这使得信息技术老师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教学地位没有三大主课的高,也致使信息技术的教课老师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潜心钻研小学的信息技术这门课,更想不出什么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而实际上,现代的最有前途的课程便是信息技术,那三大主课是基础科目固然重要,但信息技术可是能够引领着时代来发展的,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更应该认清现在的形势,立足实际,努力钻研学信息技术课程,想出有效的策略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好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
  (五)课堂上渗透学习方法教育,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实际上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便是自主学习,包括不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自己的学习模式。而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够理解这些,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想按着自己的思路去走。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课老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渗透一些学习方法,对小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导,其中最好是能够时常鼓励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在思考不出来时,能够及时的请教同学,请教老师,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一起思考,有助于在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上[3]。这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策略。
  三、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信息技术的时期,也是学生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做出很多方面的努力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从而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为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梁毅. 以班为本,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J].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 2015(10):50-52.
  [2]邬技科.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5):82-83.
  [3]聂凯.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6(1):83-85.
其他文献
摘要:走进写作,直视真实的自己,聆听内心的旋律,邂逅不一样的自己。  关键词:写作;积累;范例;材料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困难,最为意见分歧的项目,改进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经成为许多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在教学上做到循序渐进的指导,层层递进的渗透,衔接好积累与实践的纽带,本人做出了以下五项的教学部署:  一、透视内涵,与写作握手为伴  什么
期刊
摘要:同伴交往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认知能力、积极情感、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中班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着交往对象有限、交往方式单一、交往策略简单等问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创设条件鼓励异性同伴交往、帮助幼儿运用合理的交往方式、教给幼儿多种交往策略以及引导幼儿形成积极交往行为等解决中班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  随着身心发展与幼儿园生活经验的积累,中班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是一个孩子今后学习生涯的第一步,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也可以使孩子们思考、认知事物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能够启迪幼儿思维的数学学科,更需要老师的注意,而开展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游戏化教学。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时期是一个人的基础教育时期,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奠基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模仿能力强,好奇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让生活成为初中生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品质的动力源泉,如何通过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当下初中思想思想品德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据此,本文浅析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教学策略旨在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摒弃传统的“模板式、官方式”的教学基调以及千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在教学过程中被逐渐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目前所有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数学课作为小学生接触数学课程的开端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的感受和接触数学知识,还有利于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给师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但其
期刊
摘要:境教学法(Situational Approach)诞生于英国,由应用语言学家率先提出这种方法,在1930—1960年得以逐步发展和完善。在情境教学法下,教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具、把问题纳入到教学情境设计之中,引人入胜,使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教师设计的情境之中。情境教学法对应用到小学作文课程,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尤其是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明显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和拓展
期刊
摘要: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研究和提出疑问,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是现在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标准之一。采取相应的提问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学习,是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能力体现。  关键词:提问;课堂教学;应用  学生的疑虑和问题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源泉,是学生分析和解决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初中数学教材也与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区别。二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所以要引起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很多学生在刚接触“二次函数”的相关内容时都会感觉到很难学习。究其原因可能与他们之前固有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传授“二次函数”时,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改变,研究新的数学模式,这是对初中数学教师的一种挑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二次函数”教学遇到的问题
期刊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对多媒体教学工具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其中一些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演示一遍实验过程后,并没有亲自动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而是放任学生依据实验步骤随意操作;一些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就是简单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凭借多媒体的演示对实验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实验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学生实验性
期刊
摘要: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数与形作为主要的对象予以研究,同时也是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当前在教学模式不断进步与改革的背景下,对于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被普遍推广,实践证明该种方法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学习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主要对于初中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模式,展开具体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数形结合;实践  作为初中教学重要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