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案例与反思

来源 :课堂内外·教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每个学生都在经历着的生命历程,学生渴望着这个历程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一些例子都能引起他们为之思考、争论、兴奋、抱怨,那是因为师生共同的“演绎”让课堂成为富有经历与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小学;三角形;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一性质判定指定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索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和兴趣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能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并能灵活实际运用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熊要建一座小竹屋,什么形状的屋顶美观又稳固?(三角形)
  2、小熊已搭好了一条8m的边,从3m、4m、5m的竹子中再选两根,合起来做三角形屋顶,可以怎样选择?
  3、学生操作演示(实物投影):老师事先准备了4根分别注明是8cm、3cm、4cm、5cm的小棒(老师说明:cm代表m)
  3cm、4cm、8cm (不能围成)
  3cm、5cm、8cm (不能围成)
  4cm、5cm、8cm (能围成)
  4、看到结果,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到底怎样的3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有什么关系?)
  5、让我们像数学家一样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你有信心和勇气吗?
  二、实验探索:
  1、分组实验,合作探索:
  从3cm、3cm、3cm、4cm、5cm、6cm、9cm共7根小棒中选三根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画一画(自己选择数据画三角形)、量一量(量已有三角形的各边)、折一折(用纸折三角形)等其它方法来试一试。将实验结果填在报告单中:
  (附实验报告单):
  3cm、3cm、3cm、4cm、5cm、6cm、9cm
  第一边长度cm第二边长度cm第三边长度cm能否围成(能√,否×)比较三条边关系
  3453+4○54+5○35+3○4
  2、小组内分析数据,交流探究结果。
  三、发现结论
  1、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能围成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①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有一组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
  如:3+4<9 3+3=6
  ②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发现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2、归纳结论:
  同学们,祝贺你们探索和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让我们自豪地再说一遍这个结论。
  四、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了。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三根小棒,说说为什么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
  生1:我的信封中的三根小棒中有两根小棒的长度和没有第三根长,所以围不成。
  生2:我的信封中的三根小棒中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所以也围不成。
  师:看来只有当三根小棒的长度满足三角形边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几组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1)3厘米 4厘米 6厘米 ( )
  (2)1厘米 2厘米 3厘米 ( )
  生1:因为3+4>6、4+6>3、3+6>4,满足了三角形边的关系,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生2:因为1+2=3,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快速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生1:可以直接看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如果大于就说明能围成,反之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2:我同意,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长边和短边之和肯定就大于另一条短边了。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说几组线段让同学们用这个方法快速判断一下。(同桌互说)
  五、完成书上的例题填表然后集体交流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关于三角形边的关系还有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比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什么样的关系?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探索。
  反思: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三角形一点都不陌生,所以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把较多的时间放在了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方面了,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从“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借助了小棒、画图等手段,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探索意识。
  我首先创设有趣的、具有生活实践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活动,进行探索。通过小熊造房子盖三角形屋顶这一具体情景,创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其次,我设计了摆三角形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角形内在的特征,教学时采用的一般操作活动是很难让学生自主体验的,因此,我由指向明确的问题导入:是不是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继而组织学生展开探索性学习活动,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后,组织全班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其中,着重解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并引导学生形成思维: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指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正确认识。这一过程,使学生既加深了对三角形内在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又通过此过程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再次,我安排了探究意味很浓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不是简单的强化和巩固,而是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我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通过练习,学生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
  课堂是每个学生都在经历着的生命历程,学生渴望着这个历程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一些例子都能引起他们为之思考、争论、兴奋、抱怨,那是因为师生共同的“演绎”让课堂成为富有经历与创造的过程。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大胆猜想、勇于实践、积极创新,用数学的眼光去探索和发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但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时,怎样引导学生有序地、有目的性地去合作探索?这是值得我去探索,去继续努力的。
  参考文献
  [1] 荀步章.“问题连续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8(9).
  [2] 李其进.构建自然的小学数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12).
其他文献
我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 ,2 0 0 1年 1 2月 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管理委员会主任徐光春指出 ,
作为组成现代服装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材料表面形成的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对人的审美取向和服装设计有重要作用.服装材料的肌理形态多种多样,不同肌理形态所产生的美感各不相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2005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我省集中开展对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的整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优秀旅游人才的需求随之大幅增加,旅游英语教学在此类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对高职院校旅游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世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痴呆——这个公共健康的“定时炸弹”即将被引爆.老年痴呆因其高度的智力致残以及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沉重负担,已引起社会
【摘 要】以小学语文人教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课时为教学内容,从导入课题、品读课文、总结全文和延伸作业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文;小学;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学中,情感是灵魂,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感受语言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情感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不可
宣传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简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企业要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就需要对企业简介进行英文翻译.目前,针对企业简介的翻译,存在着一些语言、功能及文
山东省地矿局成立于1958年,是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局。现有职工1.4万人。建局47年来,完成了山东省所有的基础地质工作,探明了全省80%的矿产资源,完成了全省97%的地下水源地勘
马蒂斯是当之无愧的色彩大师,他的作品色彩绚烂而沉稳,处处律动着澎湃的生命之舞.身处图像时代的当下,重新审视马蒂斯的作品我们依然能深切感受到其中永恒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