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时护理干预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良好产时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阴道分娩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78例GDM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阴道分娩的178例非GDM产妇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产妇实施良好的产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之间产程时间、会阴侧切情况、产钳助娩情况、宫颈裂伤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采用新生儿窒息评估分析GDM产妇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时间分别为(9.82±1.14),(7.35±1.25),(2.47±0.40)h,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42.36±5.56),(14.31±3.59)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2.22,2.64,2.36,1.9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产钳助娩情况、宫颈裂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5,0.21,0.84,0.41,0.35;P>0.05)。

结论

在良好的护理干预下GDM产妇自然分娩是安全的,应该鼓励无明显阴道分娩禁忌的GDM产妇选择自然分娩。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小组扁平化管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双重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菏泽市立医院首批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消化内科为试点病房,采用小组扁平化管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双重模式护理患者,比较实施此护理模式前后6个月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呼叫器响铃次数。结果实施小组扁平化和临床护理路径双重模式后消化内科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各
目的观察疮灵液原装玻璃瓶开启后,在不同使用温度(常温与低温)及不同打开频次(每天打开1次或3次)下的细菌培养结果,探讨疮灵液开启后安全使用时间。方法前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尚未开启的疮灵液40瓶,平均分为4组,常温组(15~25 ℃)模拟临床使用,每天打开1次、3次,低温组(2~8 ℃),模拟临床使用,每天打开1次、3次,连续15 d进行细菌培养,记录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常温下,每天开启1次与3次比
目的通过PDCA护理管理模式,解决和改进医疗设备在维护和保养方面的维修合格率,提高医疗人员对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服务满意度。方法通过运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制定PDCA护理管理的具体细则,对PDCA护理管理的实施结果进行反馈性改进。结果经过2年的PDCA护理管理医疗设备合格率由原先的51.67%~68.89%提高到70.00%~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人员的满意度由63
目的了解护生创新能力与学习积极主动性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和改善其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0—2013级护生260例,应用创新能力水平自我测试问卷评估护生创新能力,应用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评估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结果护生创新能力得分为(63.04±10.99)分,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分为(72.96±6.17)分;男护生在学习驱动力维度明显高于女护生(P<0.05);农村护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小组的建立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选择实施TU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观察组建立预见性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头宣教形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03%
目的通过模拟具体生动的产房中产后出血抢救场景进行演练,培养产科医生及助产士的急救意识,加强急救过程中的人员分工和医护配合的能力,规范产科急救的流程。方法于2013年3—6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医护人员,以产科产后宫缩乏力出血为例,模拟产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救过程,通过开展急救演练并在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对急救演练前后1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发生产后出血的平均出血量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